母猪配种后18~23天不再出现发情表现,一般就初步认为已妊娠,进入妊娠期。此阶段的中心任务是确保母猪妊娠成功,减少妊娠失败。
(一)妊娠母猪的饲养
1.饲喂方式 依据母猪配种时的体况把妊娠母猪的饲喂方式分为三种:
(1)抓两头顾中间的饲养方式:即对断奶时膘情较瘦(体况差)的经产母猪,在配种前直到妊娠后20天这段时间加强营养,迅速复膘(恢复体况),然后以青粗料为主,到妊娠80天后再加强营养,形成高→低→高的营养水平(后期的营养水平相对于前期要高)。
(2)逐渐增长的饲养方式:对哺乳期间配种的经产母猪和头胎母猪采取这种方式,即配种后0~60天、60~90天、90天以上分三个阶段逐步增长的饲养方式。
(3)前粗后精的饲养方式:对配种时体况良好的经产母猪采用此种方式,在妊娠80天后加强营养。
以上三种饲养方式不是绝对分开的,而是依据配种时母猪的体况来区别对待。对于同一舍中妊娠母猪,依据其体况因个体不同采取不同的饲养方式,最终达到妊娠后期把母猪膘情调控一致,为母猪的产仔提供一个良好的体况。这就牵涉到精细管理问题,如果饲养员和技术员比较细心,这些工作比较到位,母猪的繁殖成绩就应该比较理想。
2.妊娠母猪的饲喂技术
(1)妊娠母猪每天喂两次:上午、下午上班时各喂一次,根据妊娠母猪所处的妊娠阶段及母猪体况合理投喂饲料量。一般情况下配后0~21天,每头日喂料量为1.8~2.0千克;22~84天,每头日喂料量为2.2~2.5千克;84天以后,视母猪膘情日喂料量可以升到3.5~4.0千克,个别膘瘦的母猪可以适当提高(冬季相应提高10%~20%)。其效果可以根据初生仔猪的初生重来检验,肉用型品种初生仔猪的初生重一般应在1.5~1.7千克。
(2)妊娠母猪所喂饲料必须保证质量稳定,严禁喂发霉、变质、腐败、冰冻带有毒性或有强烈刺激性的饲料,饲料的种类尽量保证不变。饲料的营养水平必须满足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
(二)妊娠母猪的管理
1.卫生 保证卫生干净,地面干燥,减少圈内湿度。
2.日常消毒 平时对母猪的带猪消毒保持每周1~2次。
3.环境安静 妊娠母猪的中心任务是保胎,促进胎儿正常生长发育,提供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尽可能减少各种异常的声音和噪声,以免惊群或炸群,引起机械性流产。
4.防暑防寒 妊娠母猪不耐热,尤其在妊娠初期高温可能导致胚胎死亡。在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降低舍温,如安装湿帘降温,增加通风量。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贼风袭击,减少低温应激。
5.驱虫 根据母猪的妊娠阶段,观察妊娠母猪体表疥癣的情况及时驱除体表寄生虫(妊娠前期不宜进行)和体内寄生虫,以减少寄生虫与母猪及胎儿争夺营养。
6.膘情调控 依据母猪配种时的体况及整个妊娠期母猪的膘情,在不同时期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整栋舍内的每头妊娠母猪进行膘情评估,及时合理调整喂料量,减少过肥、过瘦极端体况母猪的数量,调整到比较理想的膘情,为母猪的顺利产仔提供良好的体况保证。母猪膘情过瘦,可能在哺乳期掉膘太多,失去种用价值;如果母猪膘情太肥,难产的概率增加,也有可能引起泌乳功能降低,哺乳成绩不好。这两种情况尽量避免。可以参照以下膘情分级系统。
(1)瘦弱级:脊柱、腰角、肋骨非常明显,脊椎历历可数。
(2)十分瘦级:尖脊、削肩,不用压力便可辨脊柱,膘薄,大腿少肌肉。
(3)稍瘦级:脊柱尖,稍有背膘(配种最低条件)。
(4)标准级:身体稍圆,肩膀发达有力(配种理想条件)。
(5)稍肥级:平背圆膘、胸肉饱满,肋部丰厚(分娩前理想状态)。
(6)肥胖级:太肥,体形横、背膘厚。
(三)妊娠母猪的防疫与保健
1.妊娠母猪的防疫
(1)制订免疫程序:依据当地和养殖场的疫病发病史,结合使用疫苗的种类、接种方法及免疫程度,制订出符合本场实际情况的免疫计划,并能根据免疫效果和当地疫病流行情况的变化定期加以修订,以符合本场的实际需要。
(2)实施预防接种:根据免疫计划和免疫程序,在妊娠母猪的中后期(一般妊娠70天以后)实施预防接种,即常规性免疫(随胎次免疫),另外一种免疫为季节性免疫,如乙脑苗和口蹄疫苗的防疫。
(3)防疫人员的要求:种猪的免疫接种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责任心强,接种操作熟练稳妥,必须坚持防疫操作要求,了解各种疫苗(菌苗)的理化特性、保存稀释条件,认真细致地做好每头猪、每种疫苗(菌苗)的注射。操作人员的责任心是关键。以下几点需要特别注意:①疫苗瓶的真空情况:如果失空,就不能使用;②猪群的健康状况:如果健康状况不佳,就推迟防疫;③发生疫情时的免疫顺序:健康猪群→假定健康猪群→发病猪群;④针头的更换:种猪一猪一针头,发病猪一猪一针头。使用以后注意认真冲洗消毒,消毒最好用蒸汽消毒。
2.妊娠母猪的保健
(1)卫生环境的控制:必须提供干净干燥、舒适的生活环境,以保证胎儿的生长和发育,安静适宜的环境条件既有利于妊娠母猪的自身健康,又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和发育。需要指出的是,有人认为成年母猪的体格比较大,抵抗力相对较强,设备简陋一些影响不大,这是非常错误的。只有健康的母猪才能提供更多更健康的仔猪。
(2)消毒的彻底性及有效性:日常的消毒必须保证质量,不能仅流于形式,每次带猪消毒都要讲究实际效果,真正起到消毒的作用,以尽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中病原的种类和数量,为妊娠母猪的健康创造条件。
(3)定期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妊娠母猪体内外寄生虫时时刻刻与母体及胎儿争夺营养,严重威胁到胎儿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也时刻侵害母体的健康。其主要表现是降低初生仔猪的初生重,增加母猪的流产率,同时也可以传播疾病,这些后果不易被人重视。妊娠母猪在妊娠中后期必须定期地进行体内外寄生虫的防治,以减少因寄生虫引起的额外营养损失和疫病隐患。
(4)抗体检测:为确保胎儿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母猪自身必须健康,有抵抗各种病原的侵袭、保护后代的能力,因此其自身相应的各种抗体必须达标。必须加大母猪抗体检测力度,并进行及时的疫苗防疫或补防。
(5)药物预防保健:对于妊娠母猪来说,大量抗生素药物的使用,对妊娠母猪自身及胎儿都有一定的副作用,使用抗生素不一定就对猪体有益。但在母猪整个妊娠期内,不同阶段有计划地使用敏感药物拌料预防还是有必要的,如在母猪妊娠40天、70天及100天分期、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拌料预防,确实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的猪场在每月的第一周用药物拌料预防,效果也不错。不同的场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订出适宜的药物预防方案。另外,还可以添加一些中草药提取物、抗菌肽、微生物制剂、免疫增强剂来提高母猪的体质,增强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