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猫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通常归因于以下两种病毒:Ⅰ型猫疱疹病毒(FHV-1),它是猫病毒性鼻气管炎的病原,另外一种是猫杯状病毒(FCV)。许多种其他细菌和病毒抗原,包括支气管败血性博德特(氏)菌、鹦鹉热衣原体、猫白血病病毒或猫免疫缺陷病毒等,都能同时造成患有病毒性上呼吸道疾病的猫感染,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因此也使临床疾病更加复杂化。
FHV-1是一种双股DNA病毒,在宿主体外很容易发生变异。该病毒在潮湿环境下只能存活几个小时,普通的消毒剂就可以将其杀灭。而FCV则是小的单股RNA病毒,当处于宿主以外的环境时,其抵抗力比FHV-1更强一些。与FHV-1不同的是,有几种FCV毒株经过鉴定后发现在它们的毒性和抗原性上存在差异。尽管用于抵抗FHV-1和FCV的疫苗应用很广泛,但这些病毒仍在家猫中具有较高的发病指数,尤其在动物避难所和群猫饲养的环境里。
病因学 通常从感染猫到易感猫的病毒传播是由于直接接触所导致的。尽管在环境中病毒的持续感染相对简单,但已知生活在高密度群体的猫明显易被具有传染性的分泌物感染。此外,急性感染的幼龄猫康复以后,可能转为FHV-1或FCV的长期病毒携带者。这种慢性携带病毒状态通常可持续几个月或几年,FHV-1则可能为终生携带者,而且尤其在大量幼龄猫生活的群体中,极有助于病毒在猫群中存活。
病理生理学 FHV-1具有潜伏性。应激反应过后,例如寄宿、全身麻醉、皮质类固醇治疗等,排毒传播阶段可能持续1~2周。这段时间猫可能很少表现临床症状,但能够向外界排出强毒。有一部分FCV康复的猫成为病毒的携带者。尽管首次感染以后,慢性携带者排毒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但它们确实从口咽部持续排放病毒,像这样就对幼龄猫和成年猫造成了显著的危害。
临床症状 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症状有打喷嚏、常伴有浆液性或脓性的鼻液和眼分泌物、脱水、食欲减退和不同程度的结膜水肿(图1.46)。
在FCV感染的猫中咽部溃疡十分普遍,但是FHV-1感染时这种症状却很少出现。在猫感染FHV-1比感染FCV更可能出现角膜炎、角膜溃疡和严重的结膜水肿(图1.47)等症状。然而试图从临床症状上将两种病毒区分开却相当困难。通常临床症状和病史足以对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作出诊断。只要选择了有效的治疗方法,区分两者病毒就不那么重要了。
图1.46 一只患有猫病毒性上呼吸道10周龄的幼猫继发感染了细菌性鼻炎/结膜炎。
图1.47 角膜结膜炎和树状角膜溃疡的成年猫复发了猫疱疹病毒感染。
FCV的病猫可能表现为继发性慢性细菌性鼻炎和鼻窦炎。在给以抗菌剂治疗时,特征性临床症状明显减退,但停药以后72小时内症状还会重新出现。FCV也与慢性口腔炎和伴有牙齿脱落的齿龈炎的恶化有关。FHV-1携带者更可能表现出间歇性体征,典型的症状像结膜炎、结膜水肿或角膜炎等。其可能为单侧或者双侧发病。
鉴别诊断 幼龄猫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可能与鹦鹉热衣原体感染症状一样,尽管病毒性感染可造成更严重的口腔或呼吸道症状。支气管败血性博德特(氏)菌可以导致肺脏的急性条件致病菌感染,而且在患有急性病毒性呼吸道疾病的幼龄猫中可发生突然死亡。长期病毒携带者可能表现完全正常,也可能有慢性细菌性鼻炎/结膜炎、齿龈炎或舌炎症状。慢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猫,通常采用淋巴细胞-浆细胞性齿龈炎部位的活组织检查法进行诊断。
急性、复发性FHV-1感染最容易表现出与外伤性角膜炎(水肿、新血管化)或者与有无产生溃疡的结膜炎同样的症状。
FeLV和FIV与猫慢性病毒性呼吸道疾病症状形成十分重要的鉴别诊断。
诊断 提供病毒分离的商业化实验室数量非常有限。用无菌的棉棒在口咽部收集样本。在组织培养前应该先把棉棒接种到组织培养液中。由于大量的预防接种和频繁的长期携带状态,血清学检测的意义就不大了。
治疗/预后 无论致病抗御是FHV-1还是FCV,对于上呼吸道感染的幼龄猫的治疗关键就是提供良好的护理、能量供应、补液和抗菌疗法以抵抗细菌的继发感染。脱水可导致分泌物黏稠和呼吸困难。重新水合作用的优先途径是口服补液,而不是注射补液。常规使用鼻胃管给感染猫输送液体和能量,这使操作更加容易(图1.48)。
还没有特异的抗病毒疗法。常见治疗疱疹病毒的药品阿昔洛韦,在感染猫中研究表明对抗FHV-1的疗效并不理想。然而当猫患有与FHV-1有关的角膜溃疡时,可以局部给以眼科使用的1%三氟尿苷,每次使用间隔4小时,直到1周以后临床症状减弱时停药。人医上使用的局部抗充血药可用于缓解病猫症状而进行短期治疗。这些药品长期使用会导致鼻腔再次发生充血,甚至发生呼吸困难。
从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康复的病猫如果进行支持疗法,其预后良好。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大部分感染局限在10~14天。然而继发的细菌感染可能变得严重。肺炎对幼龄猫机体具有相当的破坏性,尤其是支气管败血性博德特(氏)菌素,可能导致同窝出生的幼龄猫很高的死亡率。长期预后依赖于长期病毒携带状态和相关的临床症状。在长期病毒携带状态中,FCV表现出与最明显的上呼吸道疾病和口腔疾病相关的症状。
图1.48 为厌食的患有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疾病的猫安置鼻胃管插管,可以为其提供水和能量。
图1.49 为猫局部实施二价FHV-1/杯状病毒疫苗接种。仅限局部使用的疫苗可通过此种方式进行接种。
预防 无论是注射免疫还是局部(鼻内/眼内)免疫的疫苗都可使用。幼龄猫接种免疫在9周龄和12周龄时接受免疫是相当重要的。尽管注射免疫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而局部免疫(图1.49)可以提供快速的免疫激活(72小时),在感染部位产生免疫应答,同时不受口鼻黏膜水平的母源抗体干扰。
然而有1/3幼龄猫采用局部接种疫苗途径时,会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症状。应该只有在疫苗被认定可以通过此途径免疫时采用局部(口鼻途径)接种免疫。在预期情况下这些症状可以忽略掉,因为在3~5天内症状会自然消失。疫苗接种产生的症状一旦变得严重就必须采用支持疗法。在幼龄猫群体中接种疫苗相当重要。可是近来研究表明:1岁以上的猫,每3年加强免疫一次就足够了。
公共卫生 有时患有上呼吸道感染畜主会把病毒性上呼吸道疾病传染给猫。尽管担心人类感染疾病是与病猫接触有关,但是这种感染被认为是独立的。无论FHV-1还是FCV,都不是感染人类的病原体,如此说来它们是不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