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五、神经系统的临床检查
    来源:辈宠网

(一)中枢神经系统机能检查

中枢神经系统机能检查乃指动物精神状态的检查。动物精神状态包括精神兴奋和精神抑制两种现象。检查方法主要是问诊和视诊。

1. 精神兴奋 是中枢神经机能亢进的结果。临诊上表现为不安、易惊,对轻微刺激即产生强烈反应,甚至攻击(咬、踢)人、畜。病理上为脑及脑膜充血、炎症,颅内压升高及各类中毒病(日射病、热射病、猪食盐中毒等)和少数传染病(如狂犬病)等。

2. 精神抑制 是中枢机能障碍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乃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网状结构占优势的表现。根据程度不同可分为精神沉郁、昏睡和昏迷3种。病理多因神经组织的代谢障碍所致。

(二)颅和脊柱检查

1. 颅腔检查

(1)头部外形:应对称,大小和形状符合品种特点,如角距、耳距、眼距适度且两侧对称。幼龄动物颅顶骨不完全闭合属于正常现象,有些动物颅顶可以终生不闭合,如吉娃娃和小鹿犬等。

(2)头部运动:正常头部抬高、降低、侧转灵活,头部的耳孔和鼻孔通畅,眼、耳、嘴活动自如。

2. 脊柱检查 正常脊柱包括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和尾椎5个部分,位于体正中背侧,呈一定的曲线。脊柱各部位的活动范围明显不同。尾椎活动范围最大,其次是颈段和腰段,胸段的活动度极小,荐椎几乎不活动。脊柱变形有脊柱病理性上弯、下弯或侧弯。脊柱活动受限见于软组织损伤、韧带劳损、骨质增生和骨质破坏等。

(三)运动机能检查

1. 四肢骨骼与关节检查

(1)一般检查:以视诊和触诊为主,观察软组织状态、肢蹄位置、活动度等。

(2)肢蹄运动功能检查:留意神经、肌组织的损害,关节的损害,跛行等。

2. 肌肉检查

(1)肌力:为肢体作某种主动运动时肌肉最大的收缩力。除肌肉的收缩力量外,还以动作的幅度与速度衡量。观察动物自主活动时肢体的活动幅度和协调性,触诊肌腱的张力及硬度,再对肢体做他动运动以感受其抵抗力。

(2)肌体积:观察肌肉的外形及体积,触摸肢体、躯干乃至颜面的肌肉有无肌萎缩、肥大,并将两侧对称部位进行比较。

(3)肌张力:是静息状态下的肌肉紧张度,由脊髓的基本反射所维持。除触摸肌肉测试其硬度外,还应测试完全放松的肢体被动活动时的阻力大小。两侧对比。

3. 不随意运动 不随意运动亦称不自主运动,是随意肌不自主地收缩所发生的一些无目的的异常动作。常见异常如痉挛、震颤、肌纤维颤动、强迫运动等。

4. 共济失调 共济失调指患畜的肌肉收缩力正常,但在运动过程中,各肌群不协调,使病畜的体位、运动方向、顺序、匀称性及着地力量等发生改变。分体位平衡失调和运动性失调。运动性失调分脊髓性失调、前庭性失调、小脑性失调、大脑性失调等。

(四)感觉机能检查

1. 浅感觉检查 指皮肤和黏膜感觉,包括痛觉、触觉、温觉和电的感觉等。

(1)检查方法:尽可能使动物安静,最好由其熟悉人员在旁。将动物的眼睛遮住,用针头以不同的力量针刺皮肤,观察动物的反应。由感觉较差的臀部开始,沿脊柱两侧向前,直至颈侧、头部。四肢则从末梢部开始逐渐向近心端进行环形针刺。注意反复对比。健康动物针刺后,即表现相应部位被毛颤动,迅速回头、竖耳,身躯晃动,或做踢咬动作。

(2)常见病理变化:

①感觉过敏。轻微刺激或抚触即可引起强烈反应。

②感觉能力减退及缺失。对针刺的感觉能力降低或感觉程度减弱,甚至完全缺失。

③感觉异常。不受外界刺激影响而自发产生的异常感觉,如痒感、蚁行感、烘灼感等。动物表现对感觉异常部的舌舔、啃咬、摩擦、搔抓,甚至咬破皮肤而露出肌肉。

2. 深感觉检查 深感觉(本体感觉)指位于皮下深处的肌肉、关节、骨、腱和韧带等的感觉,将关于肢体的位置、状态和运动等情况的冲动传到大脑,产生深部感觉,借以调节身体在空间的位置、方向等。

(1)检查方法:临诊检查深感觉时,人为地使动物的四肢采取不自然的姿势,使动物的两前肢交叉站立,或将两前肢广为分开,或将前肢向前远放等,以观察动物的反应。在健康动物,当人为地使其采取不自然的姿势后,其便能自动地迅速恢复原来的自然姿势。较长时间内保持人为的姿势而不改变肢体的位置,则为深感觉发生障碍。

(2)常见病理变化:深感觉障碍多同时伴有意识障碍,提示大脑或脊髓被侵害,例如慢性脑室积水、脑炎、脊髓损伤、严重肝脏病(肝昏迷)及中毒等。

3. 特种感觉检查 特种感觉乃由特殊的感觉器官所感受,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

(五)反射机能检查

1. 通常检查的反射活动及方法

(1)耳反射:用纸卷或毛束等轻触耳内侧被毛,正常时动物会摇耳或转头。神经反射中枢位于延髓和脊髓的第1、第2颈椎段。

(2)髻甲反射或肩峰反射:轻触髻甲部被毛,正常时肩部及髻甲部必出现收缩、抖动。神经反射中枢位于脊髓第7颈椎段和第1~4胸椎段。

(3)腹壁反射:用针轻刺腹部皮肤,正常时相应部位的腹肌收缩、抖动。神经反射中枢位于脊髓胸椎、腰椎段。

(4)肛门反射:刺激肛门周围皮肤时,正常时肛门括约肌迅速收缩。神经反射中枢位于脊髓荐椎段。

(5)角膜反射:神经中枢位于延脑,传入神经是眼神经(三叉神经上颌支)的感觉纤维,传出神经为面神经的运动纤维。

(6)膝反射:使动物侧卧位,让被检测后肢保持松弛,用叩诊锤背面叩击膝中直韧带。对正常动物叩击时,下肢呈伸展动作。神经反射中枢位于脊髓第4~5腰椎段。

(7)跟腱反射:检查方法与膝反射检查相同,叩击跟腱。正常时跗关节伸展而球关节屈曲。神经反射中枢位于脊髓荐椎段。

2. 反射机能的病理变化

(1)反射减弱或反射消失:反射弧的路径受损伤所致。

(2)反射增强或亢进:反射弧或中枢兴奋性增高或刺激过强所致;或因大脑对低级反射弧的抑制作用减弱、消失所引起。

(六)自主神经功能检查

1. 交感神经紧张性亢进 交感神经紧张性亢进表现为心搏动亢进、心音增强、心率增数、外周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肠蠕动减弱、瞳孔散大、出汗增加(马、牛)和高血糖等症状。

2. 副交感神经紧张性亢进 副交感神经紧张性亢进呈现与前者相拮抗作用的症状,即心动减缓、外周血管紧张性下降、血压降低、贫血、肠蠕动增强、腺体分泌过多、瞳孔收缩、低血糖等。

3. 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紧张性均亢进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二者同时紧张性亢进时,动物出现恐怖感、精神抑制、心搏亢进、呼吸加快或呼吸困难、排粪与排尿障碍、子宫痉挛、发情减退等现象。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