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三、传染性法氏囊病
    来源:辈宠网

★ 概述

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为甘保罗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以破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为主要发病机制的病毒性传染病。

病鸡精神委靡、翅膀下垂

本病的特征是突然发病、传播迅速、病程短、发病率高,呈尖峰状死亡曲线。

目前本病呈世界性流行,变异毒株和超强毒株的出现及其引起的免疫抑制给世界养鸡业造成严重的危害,已成为主要传染病之一。

▲ 注意 因法氏囊受到损伤而导致免疫抑制,致使病鸡对大肠杆菌、沙门杆菌、鸡球虫等病原更易感,尤其会导致马立克病、新城疫等病的发生。

★ 流行病学

目前发病日龄范围广、病程长,并且免疫鸡群仍可发病。本病的高发期为4~6月。

易感家禽:为2~6周龄的鸡。

传染源:病鸡和带毒鸡。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鸡排泄物污染的饲料、饮水和垫料等经消化道传染,也可以通过呼吸道和眼结膜等传播。

病鸡腿肌出血

病毒特点:本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法氏囊和脾脏等器官内,而且该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极强,外界环境一旦被病毒污染可长期传播病毒。

▲ 注意 本病常与新城疫、支原体病、大肠杆菌病、曲霉菌病等混合感染,死亡率明显增高,可达到80%以上,甚至鸡群全部淘汰。

★ 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为2~3天,自然宿主是鸡和火鸡,其他禽类未见发病,所有的鸡均可发病,以2~6周龄的鸡多发。

病程一般在1周左右,发病2天后,病鸡死亡率明显增多且呈直线上升,5~7天后达到死亡高峰,其后迅速下降,即死亡曲线呈尖峰式。

病鸡精神委靡,羽毛蓬乱,翅下垂,闭目打盹,1~2天内可波及全群。

病鸡食欲下降或废绝,饮水量剧增。

发病后期体温下降,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或消失。

★ 病理变化

病鸡胸肌出血

病鸡严重脱水,鸡爪发干。

病鸡大腿外侧肌肉、胸肌有刷状或丝状出血。①

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出血点或出血带。

肾脏肿大呈花斑肾,有尿酸盐沉积。②

法氏囊肿大,严重的呈紫黑色葡萄状,以后逐渐萎缩变小,囊内有奶油样或干酪样渗出物。

▲ 注意 只要具备①、②两条即可认为已经感染法氏囊病毒并开始发病。

★ 鉴别诊断

病鸡肾脏肿大、出血,呈花斑样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与硒和维生素E缺乏症均有肌肉出血,但缺硒和缺维生素E时无法氏囊病变,饲料中补充硒和维生素E后,病症逐渐减轻或消失。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与鸡新城疫均可能出现腺胃乳头及其他器官出血,但鸡新城疫病程长,有呼吸道和神经症状,无法氏囊特征性病理变化。

★ 诊断

本病根据发生突然、传播迅速、病程短、发病率高,呈尖峰状死亡曲线的特点,并结合肾脏、肌肉以及法氏囊等病理变化,是可以确诊的。

本病与新城疫、鸡传染性贫血病、硒和维生素E缺乏症、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病等有相似之处,但是在临床诊断中,只要注意观察并结合流行病学和法氏囊病的典型特征是可以区分的。

★ 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失败的原因

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失败的现象较为常见,尤其传染性法氏囊疫苗质量的优劣可以决定免疫的效果。

● 影响免疫失败的因素

病鸡法氏囊肿大

母源抗体的干扰:母源抗体可干扰弱毒疫苗的免疫效果。若雏鸡群中母源抗体效价较高或参差不齐,过早接种疫苗时,母源抗体则会中和一部分疫苗病毒,免疫效果就不会理想;若接种过晚,母源抗体水平低的雏鸡又会受到环境中法氏囊强病毒的感染而发病。

变异毒株和超强毒株的存在:标准毒株疫苗的免疫很难保护超强毒株和变异毒株的攻击而发病。

鸡舍环境中法氏囊病毒的污染:因法氏囊病毒的抵抗力较强,一旦污染鸡舍,就可长期存在。如果雏鸡在接种疫苗前就已感染了法氏囊病毒,尤其是在母源抗体较低或有其他因素致使鸡群抵抗力降低时,则会发生免疫失败。

病鸡法氏囊黏膜严重出血,内有乳白色液体

疫苗使用不当:日龄过小时使用较强毒株的疫苗,常引起免疫抑制,有时会导致发病;接种时疫苗剂量过小,起不到免疫作用,剂量过大又可能引起鸡群免疫麻痹,甚至发病。

其他因素的影响:当雏鸡感染马立克病、球虫病、鸡传染性贫血等病及霉菌毒素中毒和其他药物中毒、鸡体营养缺乏(尤其是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硒)、饲养管理不善、各种应激反应等,都可导致法氏囊疫苗的免疫失败。

★ 防治措施

● 严格的卫生消毒措施,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

鸡法氏囊病毒对各种理化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病毒可在鸡舍内存活较长时间,因此如何清除饲养环境中的法氏囊病毒就成为控制本病的关键。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科学处理病死鸡、鸡粪等,同时要搞好卫生消毒工作,消灭环境中的病毒,减少或杜绝强毒的感染机会,可以明显提高法氏囊疫苗的免疫效果和延长其免疫持续时间。

● 加强饲养管理

加强日常管理,提供优质的全价饲料,可以提高鸡群体质。做好日常饲养管理,给鸡群创造适宜的小环境,尽量减少应激。

●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病鸡肌胃与腺胃交界处出血

制定免疫程序应根据当地的疫情状况、饲养管理条件、疫苗毒株的特点、鸡群母源抗体水平等来决定。

● 确定恰当的免疫时间

一种方法是用琼脂扩散试验(AGP)测定,通过1日龄雏鸡母源抗体水平的情况,推算合适的首免日龄。如果阳性率低于80%,鸡群应在10~17日龄进行首免;若阳性率达80%~100%,在7~10日龄再采血测定一次,如阳性率低于50%,鸡群应在14~21日龄首免,若超过50%,鸡群应在17~24日龄首免。

另一种方法是根据种鸡的免疫情况确定首免时间。种鸡开产前和产蛋期注射过灭活疫苗的,鸡群应在14~18日龄首免;种鸡没有注射灭活疫苗的,其后代母源抗体一般比较低或没有,鸡群应在1~5日龄首免。

法氏囊病引起的肝脏病变:病鸡肝脏呈黄灰色或土灰色

● 正确选择疫苗的种类及合理的应用

法氏囊病疫苗可分为两大类:灭活疫苗和活疫苗,目前应用最多的是活疫苗。灭活疫苗可分为囊源灭活疫苗、细胞毒灭活疫苗和鸡胚毒灭活疫苗,其中以囊源灭活疫苗的效果最好。

活疫苗可分为三种:强毒力型、中毒力型和温和型。温和型活疫苗对法氏囊没有损害作用,但接种后抗体产生较慢,抗体效价也较低,容易受到母源抗体的干扰;中毒力型活疫苗和强毒力型活疫苗免疫效果优于温和型活疫苗,受母源抗体的影响也较小,但是接种雏鸡后,对法氏囊容易造成损伤,特别是在无母源抗体的条件下,容易导致雏鸡发病。

● 发病后的措施

鸡群发病后,要隔离病鸡,用福尔马林、强碱或酚制剂等消毒剂对舍内外进行彻底消毒。

对于发病初期的病鸡和假定健康鸡,全部使用高免卵黄液或血清进行治疗,注射剂量为:20日龄以内的鸡每只注射高免卵黄液0.5毫升,20日龄以上的鸡每只注射1~2毫升,治疗后8~10天使用中等毒力的疫苗两倍量进行免疫接种。

▲ 建议 在注射卵黄的时候配合头孢噻呋钠粉针,同时供应充足饮水,饮水中添加电解质和适量的抗生素会降低死亡率。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