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三、沙门菌病
    来源:辈宠网

沙门菌病又称禽副伤寒,是各种家禽都发生的常见传染病,主要危害幼禽,呈急性或亚急性经过,表现为腹泻、结膜炎和消瘦等症状,成年禽呈慢性或隐性经过。

(一)流行特点

沙门杆菌广泛存在于禽类、啮齿类、爬行类及哺乳动物体内和环境中,引起多种动物的交叉感染,并通过食品等途径传染给人,引起人的胃肠炎,甚至败血症,因此本病在公共卫生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家禽中,本病最常见于鸡、火鸡、鸭、鸽子等,呈地方流行性。幼禽对副伤寒最为易感,常在2~5周龄内感染发病,患病雏鸭从雏室取出第一天即开始死亡,损失率为1%~60%。1月龄以上的家禽有较强的抵抗力,一般不引起死亡,也往往不表现临床症状。

本病主要通过蛋及消化道感染传播,但也可能通过呼吸道或损伤的皮肤感染。感染禽的粪便是最常见的病菌来源,病愈禽则是最主要的带菌者。而经蛋传播使疾病的清除更为困难。对家禽来讲,污染的饲料、饮用水和蛋壳是主要传播媒介,野鸟、猫、苍蝇甚至饲养人员也都可能成为沙门杆菌的机械传播者。畜舍闷热、潮湿、卫生条件不好,过度拥挤,饲料缺乏维生素或矿物质等都有助于本病的流行。

(二)临床症状

1.鹅:经蛋垂直传染的雏鹅,在出壳后数日内很快死亡,无明显症状。出壳后感染的雏鹅,表现食欲不振、口渴、腹泻,粪便呈稀粥样或水样,常混有气泡,呈黄绿色;肛门周围被粪便污染,干涸后封闭泄殖腔,导致排粪困难;眼结膜发炎、流泪、眼睑水肿、半开半闭;鼻流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腿软、呆立、嗜睡、缩颈闭目、翅膀下垂、羽毛蓬乱;呼吸困难,常张口呼吸;多在发病后2~5天死亡。成年鹅无明显症状,呈隐性经过。

2.鸭:不同日龄的鸭感染沙门杆菌后,其临床表现不尽相同。

(1)胚胎:是由于鸭蛋带菌或在孵化中被感染而死胎,或啄壳后死亡。

(2)幼雏:多发生。胎毛松乱,腿软,拉稀粪,腥臭,肛门周围羽毛常被尿酸盐黏着。眼半闭,两翅开张或下垂,不愿走动,有渴感,腹部膨大,卵黄吸收不全,脐炎,常在孵出数日内因败血症、脱水或被践踏而死。

(3)雏鸭:2~3周龄的鸭发病后常见精神委顿,不食或少食,翅下垂,眼有分泌物,下痢或正常,颤抖,共济失调,最后抽搐,角弓反张而死;少数慢性病例可能出现呼吸道症状,表现呼吸困难,张口呼吸,或出现关节肿胀。

(4)育成鸭:很少出现急性病例,常成为慢性带菌者,如在病毒性肝炎、大肠杆菌或鸭疫里杆菌存在的情况下,可使病情加重,加速死亡。

(5)成年鸭:多无可见的临床表现,成为带菌者。

(三)病理变化

1.鹅:主要病变在肝脏,肝肿大、充血、表面色泽不均,呈黄色斑点,肝实质内有细小灰黄色坏死灶(副伤寒结节);胆囊肿大,充满胆汁;肠黏膜充血、出血,淋巴滤泡肿胀,常突出于肠黏膜表面,盲肠内有白色豆腐样物;有时有卵巢、输卵管、腹膜的炎性变化。

2.鸭:初生幼雏的主要病变是卵黄吸收不全和脐炎,俗称大肚脐,卵黄黏稠,色深,肝脏有淤血。10日龄大的雏鸭常见肝脏肿胀,表面见有坏死灶。最特征的变化是盲肠肿胀,呈斑驳状,内有干酪样的团块。直肠和小肠后段亦有肿胀呈斑驳状。有的小鸭气囊混浊,常附有黄色纤维素的团块。腿关节主要是膝关节和臂关节有肿胀、发炎。亦有出现心包炎、心外膜炎或心肌炎的病例。脾脏肿大显著,色暗淡,斑驳状,由德克萨斯沙门杆菌引起的败血症还可见到皮下、胸肌、心内、外膜、肾广泛出血。肝脏青铜色,有针尖大灰白色坏死点。胆囊肿大,胆汁浓稠,呈黑绿色。

(四)诊断

根据临诊症状和剖检变化,再结合病史分析可作出初步诊断。最后确诊取决于分离和鉴定病原体,整个过程需几天时间。盲肠内容物和盲肠扁桃体是最好的取样部位,嗉囊可能是所有年龄鸭鹅副伤寒持续感染的病原贮存所。经卵传播几乎只有在空肠才可分离到病原体。因为从粪便排菌是间歇性的,所以泄殖腔拭子培养的诊断意义不大。从母禽泄殖腔分离到病原体或从死于蛋壳内的胚中分离到病原体表明后代存在副伤寒疾病。环境样品以及产蛋箱垫料的分离率最高。用于病原体分离的其他样品有新鲜粪便、灰尘、孵化室内的羽绒毛、19~21日龄死亡胚的卵黄、1日龄雏禽的泄殖腔拭子、蛋壳和壳膜以及饲料。幼禽急性病例可直接取肝、脾、心血和肺等进行培养。

病雏或死雏的新鲜器官可用来直接接种营养性琼脂平板或斜面,所有的粪样和处于分解状态的样品都应在选择性肉汤中增菌24~48小时,然后再接种选择性琼脂。增菌培养的温度最好为42~43 ℃。用得最多的选择性增菌肉汤为四磺酸盐亮绿BG肉汤、亚硒酸盐BG磺胺肉汤和亚硒酸盐F肉汤。固体选择性培养基以BG琼脂最常用。从饲料等样品中分离沙门杆菌时,在移种选择性肉汤前应接种于乳糖肉汤进行前增菌。选择在琼脂平板上出现的典型菌落接种三糖铁和赖氨酸铁琼脂斜面,对呈典型反应者进行生化试验并做最后鉴定。

(五)防治

1.预防措施:由于本病是经多种途径传播的,所以,必须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才能奏效。

(1)防止蛋壳被污染:

1)禽舍应在干燥清洁的位置设立足够数量的产蛋槽。槽内勤垫干草,以保证蛋的清洁,防止粪便污染。不要轻视这项工作,它是保证蛋减少污染的关键,否则一旦细菌污染并侵入蛋壳内,则任何消毒措施都将无济于事。

2)勤捡蛋,保持种蛋的清洁干净。对那些产在院落、运动场、河岸或河内的蛋严禁入孵,因其多被细菌污染,在孵化过程可能发生爆破而污染整个孵化器。

3)搜集的蛋应及时入蛋库或蛋室,并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

4)孵化器的消毒是防止蛋壳被细菌污染的重要措施。孵化器的消毒应在出雏后或入孵前或以循环入孵者,应于入孵后12小时内进行福尔马林熏蒸消毒。严禁于入孵后24~96小时内进行消毒,因此时胚胎对甲醛敏感。原在孵化器内已入孵的蛋可能多次受到福尔马林熏蒸消毒,不过没有害处。

(2)防止鸭雏感染:接运鸭雏用的木箱或接雏盘应于使用前或使用后进行消毒,防止污染。接触后应尽早地供给雏鸭饮水,然后添加饲料,并在饲料内加入适当的抗菌药物,这也是防止发生细菌感染的有效措施之一。但是不能过分地依赖药物预防,必须综合上述措施才能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3)防止幼雏发生脱水致死:幼雏感染本病后常由于败血症或脱水而死。因为被感染幼雏体弱,再者由于水盆或饮水器的位置不当或过少,都导致幼雏饮不到水而死于脱水。一般应将水盆置于热源附近,靠近饲槽或食盘,这样便于幼雏寻找水源。

2.治疗措施:对已发病的雏鹅群可进行药物治疗和预防,在治疗之前进行细菌分离和药敏试验,选择最有效的药物用于治疗。常用药物有:

(1)磺胺甲基嘧啶和磺胺二甲基嘧啶:将两者混在饲料中投喂,用量为0.2%~0.4%,连用3天,再减半量用1周。

(2)环丙沙星或氟哌酸:按0.05%~0.1%混饲,连喂3天;或每只用氟哌酸半粒,口服,连用3天。

(3)鲜大蒜:捣烂后按1份大蒜加5份清水,制汁内服,既可预防,也可治疗。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