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烧伤是由于高温(火焰、热液、蒸汽)作用于组织,且超过组织细胞所耐受的温度,使细胞内的蛋白质(包括酶)发生变性而引起的热损伤(热液所引起的,又称为烫伤)。热损伤的程度取决于温度和作用的时间,表皮组织的坏死是70℃作用1秒,或50℃3分钟,42℃作用6小时可引起皮肤全层的坏死。
轻度过热可引起不明显的可逆性的细胞损伤,过热的程度加剧时,不可逆的损伤细胞灶遍布活组织中。热损伤超过临界水平,整块组织便发生坏死。作用于机体局部组织的温度高于58℃可发生液化坏死,高于65℃则发生凝固性坏死。在液化的初期,组织结构看似正常,一段时间后,由于细胞酶的消化作用,核仁和细胞解体,坏死组织液化。凝固性坏死时,是由于热损伤因子使细胞内的蛋白质凝固,多肽呈随机排列,蛋白质结构消失,细胞内蛋白质变得无功能。热损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损伤的面积和深度、部位和有无感染及机体状况等。小面积或轻度烧伤容易治愈,大面积、重度或有并发症的烧伤,预后不良,往往丧失经济和使役价值。
【症状】
烧伤程度主要决定于烧伤深度和烧伤面积,但也与烧伤部位、动物的年龄和体质等有关。临床上常依烧伤深度和烧伤面积,来判断烧伤的预后和制定治疗措施。
1.烧伤深度 烧伤深度是指局部组织被损伤的深浅,烧伤深度越深,伤情越重。根据烧伤的深度,有三度、四度和六度分类法,以三度分类法为常用。
(1)一度烧伤:皮肤表皮层被损伤。伤部被毛烧焦,留有短毛,动脉性充血,毛细血管扩张,有局限性轻微的热、痛、肿,呈浆液性炎症变化。一般7天左右自行愈合,不留疤痕。
(2)二度烧伤:皮肤表皮层及真皮层的一部分(即浅二度烧伤)或大部分(即深二度烧伤)被损伤。伤部被毛烧光或被毛烧焦,留有短毛,拔毛时能连表皮一起拔下(浅二度)或只有被毛易拔掉(深二度)。伤部血管通透性明显增加,血浆大量外渗,积聚在表皮与真皮之间,呈明显的带痛性水肿,并向下沉积。牛及水牛可见有水泡,而马可偶见水泡。浅二度者,一般经2~3周愈合,不留疤痕。深二度者,痂皮脱落后,伤面残留有散在的未烧坏的皮岛,通过它们的生长,经3~5周创面愈合,常遗留轻度的疤痕。深二度伤面,常因发生感染而变成三度伤面。
(3)三度烧伤:为皮肤全层或深层组织(筋膜、肌肉和骨)被损伤。此时组织蛋白凝固、血管栓塞,形成焦痂,呈深褐色干性坏死状态,有时出现皱褶。三度烧伤因神经末梢和血液循环遭到破坏,伤面疼痛反应不明显或缺乏,伤面温度下降。伤后经1~2周,死灭组织开始溃烂、脱落,露出红色的创面,极易感染化脓。小面积的三度烧伤,其创面修复靠创缘上皮细胞向中心生长而愈合。如创面较大时,应进行植皮促使愈合。三度烧伤愈合后,遗留疤痕。
【防治】
1.现场急救 主要任务是灭火和清除畜体上的致伤物质,保护伤面,抢救窒息病畜,有条件者注射止痛药物等进行防休克措施。
对火燃烧伤,首先要将病畜牵离火场,使其安静,防止乱跑助长火势,防止病畜再次冲入火场。同时也要防止病畜啃咬身上的火焰,以免发生口唇、鼻端及眼部烧伤。对畜体上的火焰,可就地取材,用水或用某些覆盖物灭火。对凝固汽油的火焰(红色火焰并带有大量黑烟),可用湿布覆盖或用水来灭火,但不可扑打灭火。灭火时,要注意保护伤面。呼吸道烧伤并有严重呼吸困难者,可进行气管切开。有条件者,应注射吗啡止痛。
2.防治休克 中等度以上的烧伤,病畜都有发生休克的可能,尤其体质衰弱、幼龄和老龄动物更易发生,应及早防治。伤后使病畜安静,注意保温,肌内注射氯丙嗪,皮下注射杜冷丁、吗啡,静脉注射0.25%盐酸普鲁卡因液200~300ml。为了维护心脏,可静脉注射樟脑磺酸钠等。为了增高血压、维护血容量、改善微循环,应补液。如病畜能经口饮水,可加适量的食盐,可减少静脉内给予的数量。如病畜拒饮,可经静脉补以大剂量的液体,其数量可根据临床和血液化验决定。补液种类为胶体液、血浆代用品及电解质溶液。有酸中毒倾向时,可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溶液。
3.伤面处理 及时合理地处理伤面,是防治感染、预防败血症和促进创伤愈合的主要环节,一般应在抗休克之后进行。
首先剪除烧伤部周围的被毛,用温水洗去沾污的泥土,继续用温肥皂水或0.5%氨水洗涤伤部(头部烧伤不可使用氨水),再用生理盐水洗涤、拭干,最后用70%酒精消毒伤部及周围皮肤。眼部宜用2%~3%硼酸溶液冲洗。
(1)一度烧伤:一度烧伤伤面经清洗后,不必用药,保持干燥,即可自行痊愈。
(2)二度烧伤:二度烧伤伤面可用5%~10%高锰酸钾液连续涂布3~4次,使伤面形成痂皮,也可用5%鞣酸或3%龙胆紫液等涂布;或用京万红或紫草膏等油类药剂纱布覆盖伤面,隔1~2天换药一次,如无感染可持续应用,直至治愈。用药后,一般行开放疗法,对四肢下部的伤面可行绷带包扎。
伤面的晚期处理,仍可控制感染,加速创面愈合。为了加速坏死组织脱落,特别是干痂脱落,可应用上述油膏。对三度烧伤的焦痂,可采用自然脱痂、油剂软化脱痂和手术切痂的方法。焦痂除去后,可用0.1%新洁尔灭液等清洗,干燥后涂布上述油膏。
(3)三度烧伤:三度烧伤面积较大,伤面自然愈合时间较长,并由疤痕挛缩,使机体变为畸形,影响机体功能。因此对其肉芽创面应早期实行皮肤移植手术,以加速创面愈合,减少感染机会和防止疤痕挛缩。
4.防治败血症 良好的抗休克措施,及时的伤面处理,合理的饲养管理是预防全身性感染的重要措施,应予重视。对中等度以上的烧伤病畜,应在伤后2周内,应用大剂量抗生素,以控制全身性感染。青霉素和链霉素联合应用,一般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必要时也可应用广谱抗生素。有败血症症状时,按败血症治疗。
5.皮肤移植术在皮肤移植术中,以皮片移植最为常用。皮片按其厚度分为薄层皮片、中厚皮片和全厚皮片,其中以中厚皮片为常用。中厚皮片包含表皮和真皮的一部分,相当颈部皮肤全厚(2.5~3mm)的1/3~2/3。此皮片较易成活,成活后质地较柔软,经得起一般的摩擦和挤压,取皮区能自行愈合。
微粒植皮在我国兽医界也有报道。微粒植皮是将自体中厚皮片制成微粒皮浆,其方法是将皮片用锐利剪刀剪成微小碎粒(无菌操作下),加入少量自体血浆或自体血清,再加入Hank生理溶液,使之成为皮浆。植皮时,将此皮浆均匀地涂抹在健康肉芽创面上。植皮后7~10天,即可见到微粒皮岛。1个月后,白色皮岛上有色素出现,并开始互相融合。用皮面积按植皮区面积的1:10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