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二)繁殖阶段的饲养管理
    来源:辈宠网

繁殖阶段种鸭的饲养管理,对母鸭、公鸭应同样重视。此阶段要注重“五率” ,即产蛋率、种蛋合格率、入孵蛋受精率、受精蛋出雏率和健雏率。对五率指标进行考核与分析,以便及时弥补和修正饲养管理中的不足。繁殖阶段饲养管理稍有不慎,产蛋率就会下降,产蛋率一旦下降,就很难很快恢复到正常。获得良好的产蛋效果是饲养种鸭的目的所在。下面就繁殖阶段的饲养管理介绍如下:

1.环境管理

鸭群由育成期进入产蛋阶段后,环境要求适宜、稳定,环境的细微变化都会导致种鸭产蛋率下降。因此必须做好产蛋期种鸭的护理工作。

(1)温度控制 温度对种鸭的产蛋影响较大,特别是夏季,由于天气炎热,鸭群采食减少,很自然地会影响到种鸭的产蛋率、合格蛋率、受精率及孵化率,如果突然遇上超常高温天气,鸭群很容易引起热应激反应,导致产蛋率突然下降甚至发病。夏季对种鸭管理重点要搞好防暑工作,这项工作是预防性工作,必须在夏季未到来之前就做好一切防暑准备。在冬季随时注意天气变化,突然发生大雪降温天气,要尽量把室温控制到正常温度,以免影响产蛋率和受精率。

(2)湿度与垫草卫生 鸭舍内要始终保持垫草干净、干燥。每天要在早上8点及晚上8点铺垫草,垫草要铺得厚,并保持干燥。铺垫草时应就地摊放,铺垫草时不要腾空撒放,灰尘飞扬。垫草必须来自非疫区的新鲜柔软的稻草或稻壳,并且应在使用前进行熏蒸消毒。在保持垫草干净的同时,还要注意预防鸭只因戏水后携带水分打湿垫草。使用设计合理的饮水槽,这样既能使鸭能饮水又不会打湿羽毛。饮水槽下或旁边应有排水沟,能及时排出溢水。

(3)通风 良好的通风能排除灰尘和污浊的空气,同时降低相对湿度和垫草水分。平时注意通风设备的正常维修,保持完好,确保鸭舍环境空气新鲜和干净。若有条件,应进行空气质量检测,氨的含量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超过20毫克/克。

(4)光照控制 从20周龄开始,将自然光照改为每周逐步增加人工光照时间,至26周龄应保证稳定的光照制度,即每天17小时的光照时间(早晨4点到晚上9点),室内光照强度不低于10勒,以确保种鸭的良好的产蛋性能。下面提供一个樱桃谷鸭父母代种鸭SM3产蛋期的光照程序,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针对温和气候及大陆性气候,每天17小时一直维持到淘汰;另一种是针对炎热气候情况下从18~22周由17小时逐步增加至18小时,时间从凌晨2点到晚上8点,光照强度为20勒。产蛋期间,绝对不能改变光照程序,否则,将会影响鸭群的产蛋效果。

(5)合适的饲养密度与避免应激 产蛋种鸭自育成后期进入18周龄起,每只鸭至少应有0.55平方米的场地,分圈栏饲养以250只为宜。在饲养过程中要保持环境的相对稳定,保证环境安静舒适。

2.饲养要点

繁殖阶段的饲料、饮水质量,喂法、喂量都直接的影响着产蛋率及蛋的品质。

(1)饲料喂饲管理 从育成期进入繁殖阶段,饲料要随之由育成鸭料转为产蛋鸭料。从育成期饲料改为种鸭产蛋期饲料,每只鸭每天增加10克喂食量。开始产蛋大约在23周龄,每只鸭每天喂食量再增加15克,到产蛋达到5%以后,每天再适当递增约5克饲喂量,增加1周后,使鸭只过渡到随意采食。产蛋期饲喂原则是自由采食,饲料营养必须达到要求。进入产蛋中后期也可试着适当限食,以免后期采食量大、脂肪蓄积而影响产蛋率及蛋的品质,并且可以延长种鸭的使用期限。限食是技术性很强而又严肃的一项工作,应把握一个原则,即以不影响产蛋率及产蛋质量为准。

定时喂饲,每天3次。应该考虑青绿饲料的使用。

(2)饮水管理 鸭的饮用水与生长期的饮水要求一样,请参照执行。

3.管理要点

繁育阶段的管理要求,重点是要通过对员工的管理从而实现各项生产技术的管理。首要的管理措施是要建好员工的岗位责任制,其次是生产技术管理措施,主要是指对鸭的管理、对蛋的管理和对疫病的预防等。

(1)明确员工岗位责任制 对不同岗位的任务、责任、权力、利益等做详细的规定,使工作的质量、数量、效益与工资、福利挂钩,并形成书面文件。

(2)控制好公母配比 原则上应保持1∶5的公母配比。有的为了节省公鸭的使用量,采用1∶6的公母配比也得到了比较好的受精率效果,也有模仿鸡的人工授精技术进行操作,这些都在试验之中。公母鸭到了产蛋后期,种蛋的品质偏差,为了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于46周龄以后把老公鸭更换成进入成熟期的青年公鸭,效果也比较好。至于种鸭能延长使用多久,应以蛋产量、品质及效益3个指标综合考虑而定。

(3)种蛋生产管理 少数种鸭开始出现产蛋在23周龄或24周龄,但是只有鸭群达到5%的产蛋率时,才认为是产蛋开始。在产蛋初期,相当比例的蛋产在产蛋槽外面,随着产蛋数的增加,这一状况会很快改变。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在产蛋初期有相当比例的蛋过小或过大,随着产蛋数的增加,这一现象也会很快过去。蛋留在产蛋槽中的时间越短,蛋越干净,被污染的可能性也越小。因此收蛋要及时,同时避免产蛋种鸭产蛋争巢而引起蛋的破裂。每天早晨5点左右即开灯捡蛋,6点第2次捡蛋,7~8点第3次捡蛋。有一些鸭只白天产蛋,所以每天下午4点再捡第4遍蛋。每次捡蛋后及时挑选,剔除不合格蛋(包括破蛋、双黄蛋、小蛋、砂壳蛋、畸形蛋等)。对脏蛋要单独码放,然后将合格蛋及时码盘、消毒。为了强化对产蛋种鸭饲养人员的责任监督,种鸭场与孵化场要密切配合,对不同批次、不同栋别、不同日期的种蛋挑选后分别存放,并且要做好标志。种蛋不宜长久存放,存放不要超过7天,每个环节不能将标志搞错,以便考核种蛋的受精率、孵化率和健雏率。有条件的还可做微生物检测,通过这些监督手段来促进饲养水平的提高,以确保种蛋质量。

(4)搞好种鸭的卫生防疫 种鸭的饲养、种蛋的质量最主要是搞好卫生防疫,严格控制疫病。种鸭场对外要严格隔离,出入种鸭场、孵化繁殖场及生产区的一切人员、设备、车辆、物品都要进行严格有效的消毒。强化饲养管理,提高鸭群的抗病能力。在场内无病或周边社会上没有疫病发生的情况下,不要使用疫苗,为了确保安全,避免意外情况发生,应在兽医指导下使用。对病死鸭要按兽医卫生要求严格处理。种鸭场不养其他畜禽,工作人员在岗期间不吃其他禽类肉品和同类鸭产品,还要注意控制野鸟及鼠、蝇类的危害。

(5)做好生产记录 做好各项生产记录,以备查考,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总结改进。生产记录主要包括:①每天记录鸭群变化,包括死亡数、淘汰数、转入隔离间鸭数和实际存栏数。②每天产蛋数、合格蛋数、不合格蛋数、破蛋数、脏蛋数等。③每天按实际喂料的重量记录采食情况。④称合格蛋重,并及时记录。⑤记录预防接种日龄、疫苗种类、接种方法。⑥每天大事记。⑦收入、支出、赢利或亏损等情况。

(6)运动与洗浴 在正常气候条件下,每天上午、下午让鸭群到运动场活动,并下水洗浴,每次洗浴的时间为30~50分钟。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