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种类不同,解剖生理特点也有所差异,尤其禽类有着特殊的结构和生理功能,在临床检查中要分别对待,不可千篇一律。
临床基本检查,禽类采用视诊,畜类采用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以获得异常的病理变化,为分析和判断病性打下基础。基本检查所获得的资料,与检查人员业务水平和临床经验有关,尤其是并发症,临床表现和剖解病理变化会十分复杂,难免有失误。为做出正确诊断,禽类可采取剖检观察病变及采取病料进行实验室检查,畜类可采取血样、粪、尿、分泌物等进行实验室检查,则是最客观、准确的。临床认症首先从基本检查开始,重点包括以下项目:
一、体态检查
通过视诊和触诊,判断畜禽的体格(大、中、小)、发育(良好、不良)、营养(良好、不良)、精神状态(有无异常)、体态姿势(有无异常)。
1.体格
发育良好的畜禽,结构匀称、粗壮,肌肉丰满,生产性能好,抗病力强,如发生急性病,及时处理易康复。发育不良的畜禽,结构不匀称、瘦弱,生产性能不好,抗病力不强,易发病,经治疗康复时间也较长,极易死亡。
2.营养
营养良好的畜禽,皮毛有光泽、平顺,皮肤有弹力,肌肉皮下脂肪丰满,骨不外露,生产性能好,抗病力强,如发生急性病,及时处理易康复。营养不良的畜禽,皮毛无光泽、不平顺,皮肤无弹力,肌肉皮下脂肪不丰满,骨外露,生产性能不好,抗病力低,易发病,经治疗康复时间较长,极易死亡。
3.精神状态
精神状态是畜禽中枢神经系统机能活动的反应。健康畜禽姿态自然、动作灵敏、协调。相反,如畜禽出现过度兴奋或过度抑制等异常行为,则为病态。如脑炎、脑脊髓炎、脑水肿、狂犬病、伪狂犬病、中毒,畜禽前期表现兴奋,后期表现抑制。
4.体态姿势
体态姿势指畜禽在静态和动态时所表现的姿态,发病时常表现异常姿势。
【强迫姿势】畜禽只站立不能卧下。如破伤风,畜禽因肌肉强直不能卧下;腹膜炎、胸膜炎、牛创伤性网胃、心包炎,畜禽因压痛而不能卧;鸡马立克病,因神经受损两腿呈劈叉不能站立;鸡病毒性关节炎、大肠杆菌、葡萄菌性关节炎、鸡滑膜霉形体病,因关节痛、外伤性肢骨折,因肢骨完整性破坏不能负重,多卧不站。
【站立不稳】畜禽时站时卧、站立不安,见于神经性疾病和痛性疾病,如狂犬病、伪狂犬病、中毒、禽脑脊髓炎等,神经机能障碍,肠阻塞导致的腹痛。
【扭颈、转圈】见于脑炎、脑室积水、犬瘟热、鸡新城疫,因神经机能障碍而出现。
【卧下不起】见于骨关节病、骨折、久病衰弱、牛产后瘫痪、维生素B2缺乏、维生素A缺乏等。
二、表被状态检查
表被状态检查采用视诊和触诊。
1.皮毛状态
注意畜禽皮毛的光泽、颜色,有无脱毛。
【皮毛无光泽、色淡】见于营养不良症。
【脱毛】见于皮肤病、脱毛癣、湿疹、食毛症、啄羽症,也见于换毛季节。
2.皮肤状态
注意有无肿胀、弹力、波动感、温度高低、敏感度、有无出血。
【炎性肿胀】炎性肿胀有热痛,因炎性渗出而使局部肿胀,见于创伤性感染、气肿疽、蜂窝织炎、葡萄球菌病,犬脚垫肿为犬瘟热。
【皮下水肿】因血循障碍出现漏出,局部肿胀,肿胀部有凉感,无热有压痕,见于心血管病、肾病、葡萄球菌病。
【气肿】皮下积气,按压有捻发音,见于皮肤创伤进气,如鸡鼠害、牛气肿疽。
【蹄皮肤出现水泡】见于牛口蹄疫、猪水泡病。
【皮肤出现结节】见于牛皮蝇、皮肤结核、皮肤型鸡马立克病。
【皮肤局部脓肿】见于化脓性感染,如葡萄球菌病。
【皮肤局部血肿】见于损伤出血。
【疝】在腹壁、脐部、阴囊部出现疝,见于肠管脱出于皮下而形成疝。
【皮肤弹力降低】皮肤松弛无弹力,见于营养不良、脱水。
【皮肤局部有波动感】见于皮下囊肿、皮下淋巴液渗出、血肿、脓肿。
【皮肤温度升高】全身皮肤温度升高,见于热性病,尤其是传染病;如局部温度升高,见于皮炎、局部感染、关节炎、肌炎。
【皮肤出血】局部皮肤出血见于创伤;全身性出血见于败血性病(如猪瘟、猪蓝耳病、猪丹毒、出血性素质病)和禽病毒性病(如鸡法氏囊病、鸡新城疫、鸡住白细胞原虫病)。
【皮肤发绀】多因血循严重障碍发生缺氧,血中还原血红蛋白多,皮肤呈紫色,多见于传染病,如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猪蓝耳病、禽流感、新城疫、呼吸道病(肺炎、气囊炎)、中暑、中毒(如亚硝酸盐、氢氰酸中毒)等。
【皮肤黄染】因血中胆红素增多,皮肤呈黄色,见于肝病、胆管阻塞、溶血性病、霉菌毒素中毒。
【足鳞出血】见于禽流感。
【鸡冠皮肤点状出血】见于鸡白冠病。
三、浅表淋巴结检查
通过触诊检查畜禽颌下淋巴结、肩浅淋巴结、膝淋巴结,触摸有无肿胀、坚硬度、温度、波动。
1. 淋巴结肿胀
急性肿胀见于感染性病,如咽炎、喉炎引起的颌下淋巴结肿胀、发热、敏感;慢性肿胀见于结核及其他传染病。
2. 淋巴结化脓
触压有波动、有热感,见于化脓性淋巴结炎引起的淋巴结肿胀化脓,液化后有波动。
四、可视黏膜及眼的检查
通过视诊检查眼黏膜、口黏膜、鼻黏膜、肛门、阴道黏膜的状态,注意色泽、分泌物和有无肿胀变化,以及眼的变化。
【黏膜潮红】见于热性病、中毒、眼炎。
【黏膜发绀】见于传染病引起的血液循环障碍或呼吸障碍,如新城疫、流感、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喘气病,也见于缺氧引起的呼吸障碍(呼吸道病、血液病、空气缺氧)、中毒。
【黏膜发白】见于贫血性疾病(大出血、传染性贫血病)、营养不良症。
【眼分泌物】见于热性病及眼炎、感冒、鸡慢性呼吸道病。
【阴门流出分泌物】见于阴道炎。如分泌物恶臭,见于子宫内膜炎、流产。
【眼脸肿胀】见于眼炎、猪水肿病、鸡大肠杆菌病、鸡慢性呼吸道病、鸡传染性鼻炎。
【瞳孔放大】见于阿托品、氰化物、乙醇、霉菌毒素等中毒。
【瞳孔缩小】见于有机磷、烟碱、巴比妥、毛果芸香碱、新斯的明等中毒。
五、体温检查
应用体温计施行肛门测温,或用电子测温仪测温,观查其体温升降,也可用手触摸感觉,判断发热状态。
【正常体温】牛37.5~39.5℃,羊38~40℃,猪38~39.5℃,犬37.5~39℃,猫38.5~39.5℃,兔38~39.5℃,鸡40~42℃,鸭41~43℃。
【体温升高】见于各种热性病,如感冒、急性传染病等。
【体温下降】为衰竭表现,处于频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