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缺乏症
    来源:辈宠网

(一)常量元素缺乏症

1.钙缺乏症:钙是鸡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也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矿物质元素,对于骨骼的形成、血液凝固、肌肉收缩、心脏的正常活动、机体的酸碱平衡、细胞膜的通透性和神经系统的正常传导等都具有重要作用。鸡的日粮中钙的需要量:雏鸡和青年鸡一般为0.90%,产蛋鸡为2.70%~3.75%。据分析,产1枚蛋至少需要3~4克钙,鸡体内贮存的钙一般不超过1.5克,所以在形成蛋壳的16小时内,蛋壳的钙约有60%必须直接来源于饲料。产蛋母鸡如果日粮中缺钙,可导致蛋壳粗糙、变薄、易碎,产软壳蛋或产蛋量下降甚至停产,同时还会影响正常的生理代谢功能,血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体重减轻,严重者可发生瘫痪,或因心肌衰竭和组织出血而死亡。雏鸡缺钙时常发生佝偻病;青年鸡可发生软骨症。防治本病除在日粮中给予足量的骨粉、贝壳粉、石粉等含钙丰富的矿物质外,还应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鸡群的光照。但是如果日粮中含钙过量,则对雏鸡和青年鸡的危害较大,可以形成钙盐沉积在肾内,损害肾脏,影响尿酸正常排出,导致鸡群发生痛风。所以,适当的钙磷比例也很重要,钙、磷(有效磷)比例,雏鸡一般为2.2∶1;青年鸡为2.5∶1;产蛋鸡为6.5∶1。

2.磷缺乏症:磷在鸡体内的含量仅次于钙的含量,在常量元素中排第二位。鸡群对动物性饲料中的磷利用率较高,对植物性饲料中的磷利用率为30%左右,所以,鸡群日粮缺乏动物性饲料就会造成磷缺乏。

鸡群磷缺乏时,食欲减退,精神不振,易发生异食癖。雏鸡生长发育缓慢,骨骼发育不良,严重时如鸡群缺钙一样发生软骨症和佝偻病,产蛋鸡群产蛋率下降。

治疗措施主要是合理配合饲料,保证动物性饲料和骨粉的供给,饲料中添加维生素D和鱼肝油,保证充足的光照,磷缺乏症可以治愈,但是骨骼已经变形的难以恢复。

3.镁缺乏症:镁是构成骨骼所必需的元素。缺镁可影响钙、磷平衡,生长停滞,骨骼、蛋壳变形,昏睡,下痢,严重的可发生神经性震颤、喘息和惊厥。防治本病应使饲料中含镁量为0.02%~0.04%,缺乏时可在饲料中添加硫酸镁或氧化镁。

4.硫缺乏症:缺硫的鸡群长期处于惊慌状态,多数寻找安静地方躲避。一旦鸡群稍有集中,部分鸡就会啄食另一些鸡的羽毛,并将羽毛下皮肤扯下,被啄鸡背部、尾尖或翅膀两侧由于受伤而大量出血。缺硫一般对采食、饮水、消化等无影响。防治本病可在饲料中加入2%~3%的石膏粉,以补充硫元素。

(二)微量元素缺乏症

1.铁缺乏症:铁缺乏时可导致血红蛋白过少性小红细胞性贫血,使血浆中非血红素铁的含量减少,并阻碍有色品种羽毛色素沉着。产蛋鸡缺乏铁可使所产蛋在孵化时发育中的胚胎产生贫血,并使孵化率降低。孵化时活下来的雏鸡很弱、不愿运动,但是补充铁后可以恢复。产蛋初期母鸡的血红蛋白水平会降低。鸡群铁缺乏时表现消化不良,雏鸡生长发育缓慢,羽毛蓬乱,鸡冠、肉髯苍白、贫血,羽毛褪色。在配合饲料时保证每千克饲料中硫酸亚铁130~200毫克,同时保证铜和维生素B6的供应。

2.硒缺乏症:硒缺乏多发生于3~6周龄的雏鸡,雏鸡渗出性素质及幼火鸡肌胃与心脏白肌病,死于硒缺乏的小鸡表现出肌胃、小肠平滑肌、心肌、骨骼肌等组织的坏死以及心脏积水和腹水症等症状。维生素E和硒在预防中有相互协调的作用。严重缺硒的雏鸡表现为生长不良和羽毛发育不好,脂肪消化不良,胰脏萎缩与纤维化。治疗选用亚硒酸钠与维生素E混合制剂或两种制剂单独添加(0.1%亚硒酸钠注射液每千克水中1~1.5毫升,每千克饲料中10 000单位)。

3.锌缺乏症:锌缺乏症是由于缺乏锌引起的以羽毛发育不良、生长发育停滞、骨骼异常、生殖功能下降为特征的缺乏症。一般的饲料如玉米、鱼粉、骨粉、麸皮、酵母、花生饼、大豆等均含有大量的锌。

雏鸡缺锌时羽毛生长不良,跗关节肿大,皮肤形成鳞片,尤以脚部更明显。两腿无力,步态僵硬。成年鸡产蛋量下降,蛋壳变薄,孵化率降低,易发生啄蛋癖。胚和孵出的雏鸡畸形。

防治措施:正常鸡每千克饲料中应含有50~100毫克锌,可通过增加鱼粉、骨粉、酵母、花生饼等的用量以及添加硫酸锌、碳酸锌或氯化锌补充。缺乏锌时每千克饲料添加60毫克氧化锌治疗,直至康复。

4.锰缺乏症:锰是多种酶的构成成分,同时锰又是多种酶特异激活剂,缺锰时,多糖聚合酶和半乳糖转移酶活性降低,导致硫酸软骨素合成受到干扰,因而影响骨骼的形成。此外,锰离子与脂肪的代谢、糖的代谢、氮的平衡、神经系统的完整性及繁殖功能密切相关。

鸡锰缺乏最显著的特点是骨骼生长异常。雏鸡表现为软骨合成障碍,生成缺陷。膝关节异常肿大,胫骨变短增粗(骨粗短症),胫骨的远端部和跗骨的近端部向外弯转,最后腓肠腱脱出原来正常的位置(滑腱症),形成异常定位。病鸡的腿部变弯或扭曲。膝关节变扁平,无法支持体重,病鸡不能站立,强迫运动时胫与跖关节着地。产蛋母鸡缺锰时,可导致产蛋减少,蛋壳易破,所产鸡蛋的孵化率显著降低,鸡胚大多在18~20天快要出壳时死亡。残废鸡胚的软骨营养不良,腿变短而粗,翅膀变短,头呈圆球形,腹部突出,胚体显著水肿,缺锰母鸡产的蛋即使能孵出雏鸡,这种雏鸡常表现为神经功能障碍,运动失调,骨骼短粗。

根据鸡的各个生长阶段的特点,合理搭配使用各种矿物质和其他营养物质。育雏期及育成期饲料中钙、磷的补充应恰当,防止钙、磷成分过多,相应加大锰的使用量。每千克饲料添加60~100毫克的锰。发现缺锰时,可用高锰酸钾治疗,同时配伍使用氯化胆碱、维生素B6。使用方法:1克高锰酸钾溶解于2千克常水中,每天2次饮水,连用2天,停药后再使用2天。同时在每千克饲料中加入氯化胆碱1~2克,每千克饲料加入维生素B6 20~40毫克,连用5天,对早期缺锰症疗效较好。

5.碘缺乏症:碘是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对物质代谢起重要作用。鸡对碘的需要量为每千克饲料0.35毫克。缺碘会发生甲状腺肿大病,成年鸡群产蛋量和蛋的孵化率降低,雏鸡和青年鸡生长减慢,骨骼发育不良,羽毛不丰满。鱼粉和海产贝壳粉含有丰富的碘,碘缺乏时每千克饲料中添加碘化钾0.46毫克,折为纯碘0.35毫克。如果配制饲料没有用鱼粉和海产贝壳粉,而是用淡水鱼肝、淡水产的贝壳粉及石粉,配料所用的食盐应当是碘化食盐,即每10千克食盐加入碘化钾2克。由于碘化钾的稳定性比较差,碘化食盐配好后放置的时间不宜过长。

6.铜缺乏症:铜是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物歧化酶等多种酶的组成成分,铜又是羽毛正常色素沉着所必需的元素。另外,铜与铁有协同作用,铜是形成血红蛋白所必需的元素,缺铜时,日粮中的铁被吸收后贮存于肝脏和其他部位,但不能合成血红蛋白,还会影响骨骼的形成。雏鸡群缺铜时,表现贫血、羽毛褪色、骨骼变形、动脉血管弹性降低,易出血破裂。产蛋鸡群缺铜时,表现产蛋率减少,种蛋孵化率降低、死胚增多。治疗:每千克饲料中加入硫酸铜40~50毫克,直至症状消失为止。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