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养管理柞蚕和柞蚕幼虫期摄食、生长发育及结茧的场地,俗称蚕场、柞岚、柞坡。
根据柞蚕不同龄期对柞树树种、树龄及坡位、坡向的不同要求,在柞蚕1化性地区,分为固定蚁场、大蚕场、营茧场。在2化性地区,春蚕期分为春用保苗场、大蚕场和营茧场;秋蚕期,移一次蚕时,分为秋用保苗场、营茧场、移两次蚕时,分为秋用保苗场、大蚕场、营茧场。根据柞蚕场的形成过程可分为天然次生林场和人工林场两种。柞蚕场内柞树树种很多,主要养蚕树种有尖柞、蒙古柞、辽东柞、栓皮栎、锐齿栎、槲和白栎等。为便于放养柞蚕,柞蚕场坡度以35度以下为宜;柞树树型,分无干、中干拳式和中干有支干3种;养蚕用的柞树枝条,要求1~6年生;柞蚕场柞树密度,无干树型每市亩150墩以上。中干树型100墩左右。人工林柞蚕场要环山等高,与其它肥地植物相间密植,以利保持水土和肥山旺柞。
柞蚕场建设包括开发天然柞林为柞蚕场,利用荒山、草坡营造人工林柞蚕场,建设柞蚕保苗场及蚕场水土保持、种植绿肥等项。
开发天然柞林为柞蚕场 中国天然柞林资源丰富,几乎遍及各省(区)。利用养蚕的柞林面积,仅占宜蚕林面积的10%左右,可以开发的潜力很大。由于天然柞林树龄大,高低不一,稀密不匀,生有其它树种,不符合放养柞蚕要求。在开发柞蚕场时,须采取砍伐、补植、修剪树型等措施,使其重新萌发新枝,成为适合放养柞蚕的经济林。天然柞林开发为柞蚕场的条件是:①新开发柞蚕场,柞林面积要在50亩以上;②柞树占其它树种60%以上;③很少有珍贵树种;④不是母树林、防护林、水土保持林等特殊林种;⑤树龄在40年之内;⑥坡度在35度以下;⑦林下植被完整,地表有枯落层;⑧无面蚀、沟蚀等土壤侵蚀现象,开发为柞蚕场的天然柞林第1次砍伐时,要根据树龄大小确定培养的树型类型。10年生以上柞树,以齐地砍伐养成无干树型为好,砍伐时间在休眠期,砍伐后第一、二年要注意抚育管理,在休眠期或生长期清除高草、杂草;划区修作业道,修筑水土保持设施,要保护场内的豆科植物,缺墩场地要补栽柞树。柞蚕场开发5、6年后,再次轮伐时,根据树种和土质情况,留中干树型;还要在一个人管理的养蚕面积内,划分出保苗场、大蚕场及营茧场,分先后轮伐,创造出不同年生的枝条,供不同龄期柞蚕食用。
利用荒山、草坡营造人工林柞蚕场 在营造人工林柞蚕场前,要根据场地的坡向,坡位条件及养蚕需要,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优良树种。营造方法有直播或移栽两种:①直播法营造柞蚕场较为简便省工,适当密植,加强管理,4~6年可放养柞蚕,播种时间分春秋两期,秋播在种子药杀处理后到封冻前进行,适合无兽害的场地;春播在早春进行,新建设的柞蚕场、保苗场、大蚕场和营茧场要配套。②用移栽法营造柞蚕场,便于集中管理,种子少受损失,在种子缺少地区和技术较强条件下可行。缺点是比较费工,经过起苗过程,伤根多,移栽成活率受影响。直播或移栽建设柞蚕场,第1、2年要清除柞树周围的杂草。直播后2、3年或移栽后当年,要进行齐地砍伐,促进树苗地上部分生长,以利提前成林养蚕。砍伐柞树在休眠期进行。建设人工林柞蚕场,用柞树与豆科绿肥间种,使柞蚕场长期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柞蚕保苗场的建设 选择适合小蚕生长发育的场地和小蚕喜食的树种,营造密植形式的人工林柞蚕场,专供放养1~3龄柞蚕。柞蚕保苗场能克服天然次生林柞蚕场树稀、树种杂、面积大、管理难、敌害多等缺点,适合小蚕饲养管理,还可提高结茧率20%左右。
营造方法 选择土质较好,适合栽植的树种生长,又要利于小蚕发育并与大蚕场相邻的场地。树种选择,主要根据叶内含水份、蛋白质充足,利于小蚕生长发育的要求,在2化性蚕区,春用保苗场选用蒙古柞、尖柞;秋用保苗场选用尖柞,蒿柳、辽东柞。在1化性蚕区,多用尖柞、栓皮栎营造保苗场,保苗场种植前,按照场地大小,准备好无病虫害的蒿柳枝条及柞树种(用种数量如下表)。种植形式,可分为床式、垅式及穴式3种。
每亩柞蚕保苗场用种(条)数量
种别 用种条数 形式 | 蒿柳条 (米) | 柞树种(千克) | ||
尖柞 | 辽东柞 | 蒙古柞 | ||
床 式 垅 式 穴 式 | 2,500 2,000 1,000—1,500 | 160 140 45 | 100 80 25 | 120 110 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