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外肉鸡标准化生产相关标准
早在20世纪70年代,食品药物残留问题就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20世纪8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成立的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下设了食品中兽药残留法典委员会(CCBVDF)。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于1980年制定了《有机食品生产和加工基本标准》,并且每两年修订一次,虽然这不是一个官方的标准,但是很多国家在制定相关的标准时都参考了该标准。
欧盟于1971年发布《饲料添加剂导则》,首次提出控制药物残留的问题。1990年颁布了《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的最高残留限量(MRL)标准》。1991年制定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法,随后多次进行修法工作,补充相关细则,包括农场层级的有机生产原则、可使用的肥料与土壤改良剂、杀虫剂、喂食物质、喂食添加物、动物营养剂、动物厩舍的清洁与消毒剂等项目与施用标准,以及验证机构必须具备的验证条件与预警措施,甚至是有机标志的说明内容(如字形、字体)与有机标志的使用标准,均有明确的规范。
美国于1975年即开始实施国家药物残留计划(NRP),1982年建立了《避免动物源性食品药物残留数据库》,明确规定了动物源性食品药物残留限量标准,供兽医和养殖者查询,现已发展成为国际性数据库。1990年,美国国会通过《有机食品生产法》,规定所有在美国流通的有机农产品和畜禽产品,均须向有机农产品认证机构,申请辅导与通过认证,才可以有机农产品和畜禽产品的名义贩卖。
日本农林水产省于2000年发布了关于有机食品的检查和认证标准,2004年又制定了《日本有机畜产品农业标准》,标准中对有机畜禽饲养设施条件、饲料的供给、饲养、有机畜产品加工管理、有机畜产品卫生保健、畜禽来源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并将其纳入《日本农业标准法实施法令》(JAS),规定在所有的有机畜产品得到JAS认证后,方可允许加贴“有机”或类似术语的标签,才能进入日本市场。
2.国内肉鸡业标准化生产相关标准
标准化健康养殖业是以安全、优质、高效、无公害为主要内涵的可持续发展的养殖业,是在以追求数量增长为主的传统养殖业的基础上,实现数量、质量和生态效益并重发展的现代养殖业。我国为了保障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也在大力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出台了一系列的标准。与肉鸡业相关的有:《良好农业规范 第10部分:家禽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GB/T 20014.10—2008),规定了家禽生产良好农业规范的基础要求,对养殖场选址、家禽品种、饲料和饮水的供应、场内的设施设备、家禽的健康、药物的合理使用、家禽的养殖方式、家禽的公路运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养殖生产过程中的记录和追溯以及员工的培训等提出了要求。《商品肉鸡生产技术规程》(GB/T 19664—2005),规定了商品肉鸡全程饲养的生产技术规程,包括饲养管理、卫生防疫、药物残留控制、环境保护等方面,适用于大型现代快长型商品肉鸡饲养企业和中、小型商品肉鸡专业饲养场。《无公害食品 家禽养殖生产管理规范》(NY/T 5038—2006),规定了无公害食品肉鸡的饲养管理条件,包括产地环境、引种来源、大气环境质量、水质量、禽舍环境、饲料、兽药、免疫、消毒、饲养管理、废弃物处理、生产记录、出栏和检验,适用于肉用仔鸡、优质肉鸡及地方土杂鸡的饲养。以上三个标准对肉鸡生产各个环节做了全面的要求,涉及各个具体的方面,我们也可以参照具体的相关标准,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与生产环境处理相关的标准:相关标准包括:《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畜禽场环境质量评价准则》(GB/T 19525.2—2004),《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NY/T 682—2003),《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T 388—1999),《标准化肉鸡养殖场建设规范》(NY/T 1566—2007),《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NY 5027—2008)等。
(2)与鸡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相关的标准:《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 7959—87),《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2001),《畜禽场环境质量及卫生控制规范》(NY/T 1167—2006),《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NY/T 1168—2006),《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设计规范》(NY/T 1222—2006),《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 81—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497—2009),《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 16548—2006),《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2001)等。
(3)与饲料配制相关的标准:《产蛋后备鸡、产蛋鸡、肉用仔鸡配合饲料》(GB/T 5916—2008),《饲料卫生标准》(GB/T 13078—2001),《配合饲料企业卫生规范》(GB/T 16764—2006),《颗粒饲料通用技术条件》(GB/T 16765—1997),《鸡饲养标准》(NY/T 33—2004),《无公害食品 家禽养殖生产管理规范》(NY/T 5038—2006),《饲料标签》(GB 10648—1999)等。
(4)与饲养管理和肉鸡产品相关的标准:《肉鸡屠宰操作规程》(GB/T 19478—2004),《黄羽肉鸡产品质量分级》(GB/T 19676—2005),《鲜、冻禽产品》(GB 16869—2005),《畜禽养殖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通则》(NY/T 1569—2007),《肉鸡屠宰质量管理规范》(NY/T 1174—2006),《肉鸡生产性能技术测定规范》(NY/T 828—2004)等。
(5)与疫病防治相关的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规范》(1992),《兽药质量标准》(2003),《进口兽药质量标准》(2003),《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2001),《畜禽产地检疫规范》(GB 16549—1996),《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 16548—2006),《绿色食品 兽药使用准则》(NY/T 472—2006),《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养兽医防疫准则》(NY/T 5339—2006),《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 5030—2006),《鸡伤寒和鸡白痢诊断技术》(NY/T 536—2002),《鸡传染性鼻炎诊断技术》(NY/T 538—2002),《鸡病毒性关节炎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方法》(NY/T 540—2002),《产蛋下降综合征诊断技术》(NY/T 551—2002),《禽支原体病诊断技术》(NY/T 553—2002),《鸡传染性喉气管诊断技术》(NY/T 556—2002),《禽霍乱(禽巴氏杆菌病)诊断技术》(NY/T 563—200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