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三)发酵床养鸭技术
    来源:辈宠网

随着养鸭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常用抗生素来抑制或杀灭消化道内的有害微生物,以提高其生产性能,但是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有副作用,如导致鸭体内菌群失调,产生抗药性以及药物残留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等,也日益引起业界的关注,许多国家已经越来越多地禁止用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

微生态制剂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在养鸭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微生态制剂是在微生态理论指导下,利用对宿主有益的、活的正常微生物或其促生长物质经特殊工艺制成的制剂,以达到调整体内微生态平衡的目的。它可通过动物消化道生物的竞争性排斥作用,抑制有害菌甚至杀灭有害菌,形成优势菌群或者通过增强非特异性功能来预防疾病,维护肠道生态平衡,从而促进动物生长和提高饲料转化率。

1.发酵床养鸭原理

在我们生活的大自然里,生活着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细菌,我们称它们为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中存在有益的也有有害的。微生态制剂就是多种有益微生物细菌的混合体,具有极强生命力和抗逆性适应性,有很强的分解能力。然后把益生菌与各种垫料混合放到鸭舍里面,通过有益菌的活性来分解转化鸭粪,达到鸭粪无排放,零排放的目的。

鸭的消化肠道比较短,粪便中还有70%左右的有机物没有被分解。那粪便怎么处理呢?它水度大,有机养分高,如果不及时稀释分解,会变质发臭。鸭拉出粪便后,被发酵床垫料上的很多益生菌分解成了菌体蛋白等营养物质。鸭还可以吃这些菌体蛋白等来补充营养,维护肠道健康,提高免疫力,减少饲料的喂养量。鸭舍里面一般产生臭气(即为氨气),里面的氨气重了之后,就会影响鸭的健康,诱发呼吸道疾病等。呼吸道疾病轻时,造成它采食量下降,产蛋减少;严重时,导致鸭死亡。春新益生菌能够有效除臭,充分快速分解粪便,大大减少鸭舍的氨气量。鸭舍就不会再产生难闻的臭味。粪便分解的同时,微生态制剂还能够有效防止寄生虫的传染,减少鸭的发病率。

2.微生态制剂在动物体内的积极促长作用

(1) 维持肠道消化道微生态平衡 畜禽肠道菌群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并与畜禽保持相对平衡稳定状态,对畜禽生长发育和抵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一旦平衡失调,便会出现生产性能低下和疾病状态。在微生态系统中,优势菌群对整个菌群起决定作用,一旦失去优势种群,则该微生态平衡失调。使用微生物益生菌则通过补充某一特定微生物,维持有益细菌菌群的优势地位,保持菌群的正常。

饲料中添加微生物益生菌是通过以下4种方式维持有益细菌的优势的:

1)直接充实有益的优势菌群,并使之在肠道内定植。

2)与有害菌竞争养分或竞争附着部位,形成生物屏障作用。

3)与病原菌竞争营养物质,消耗消化道内的氧气,造成不利有害菌的环境。

4)产生不利有害菌的产物,例如产生乳酸、过氧化氢、溶菌酶和抗菌物质等。

正常情况下,动物肠道内优势种群为厌氧菌,占99%以上,其中主要包括拟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消化杆菌、优杆菌等;而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只占1%。如该优势种群发生变化,上述专性厌氧菌显著减少,而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增加,此时使用微生态制剂,拟杆菌、双歧杆菌等优势种群可逐渐恢复正常,而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等逐渐降低,从而恢复肠道菌群平衡。

(2) 生物夺氧促进生长 肠内大肠杆菌活动增强,导致蛋白质转化为氨和胺,两者都具有刺激性和毒性。饲喂微生物添加剂可使肠道、粪便及门静脉血液中的氨量降低,阻止肠道内细菌产生胺及中和肠内毒素等。一些微生物需氧菌特别是芽孢杆菌能消耗肠道内的氧气,营造成厌氧环境,有利于乳酸杆菌等有益微生物的生长,限制了有害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增殖,从而使失调的有益菌群恢复到正常状态,达到治病促生长的目的。

(3) 生物拮抗作用 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菌在体内对病原微生物有生物拮抗作用。这些有益菌可抑制病原微生物黏附到肠黏膜上皮细胞上,促使其随粪便排出体外。试验证明,雏鸭使用春新益生菌后,大肠和盲肠内肠球菌的数量减少到原来的0.003%,大肠杆菌减少到原来的5%,多形性细菌减少到原来的0.01%以下。用春新菌液饲喂鸭后发现,其对雏鸭肠内大肠杆菌和沙门菌有极显著的拮抗作用。在体外试管培养试验中表明,乳杆菌(LB—9703)微生态制剂对致病性鸭白痢沙门菌具有很强的生物拮抗作用。

(4)调节鸭消化代谢提高增重效率与肌体免疫力 微生态制剂是良好的免疫激活剂,能有效地提高抗体水平和巨噬细胞的活性,通过产生抗体和提高噬菌作用活性等刺激免疫、激发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增强肌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认为:

1)有益微生物可产生各种消化酶(例如酵母菌和芽孢杆菌能产生水解酶、发酵酶、呼吸酶、脂肪酶、淀粉酶和蛋白酶等),直接消化饲料营养成分,有些微生物还能产生分解复杂碳水化合物的酶或植酸酶,改善消化道食糜的物理特性或消除日粮中的抗营养因子,直接提高饲料转化率,加速蛋白质等的沉淀与转化,促进动物的快速健康生长和生产。尤其在15日龄以后。给鸭添加1%的益生菌,其消化道的淀粉酶和总蛋白酶活性大大提高,这对鸭早期生长和提高饲料转化率有良好的效果。

2)有益细菌可产生B族维生素及多种酶等营养物质如生物素等,提供营养物质,促进鸭的生长和提高生长性能。此外,微生物益生菌可提高动物体内抗体水平或提高巨噬细胞等的活性,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发现纳豆芽孢杆菌能增强雏鸭抗绵红细胞抗体的产生,进一步试验表明,该菌能显著提高鸭脾脏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比例,增强鸭的细胞免疫反应。用芽孢杆菌等益生菌饲喂雏鸭后,发现试验组的中枢免疫器官发育比对照组快,胸腺内淋巴细胞密度加大,T细胞数量极具增加,法氏囊黏膜形成皱壁数量增加,血液中T细胞值亦较高。

3.鸭(舍)棚建设

(1)鸭(舍)棚根据自己养殖需求来建设,东西走向,坐北朝南,长宽比例6∶1。

(2)建设鸭(舍)棚应该考虑通风透气,安装有通风机、天窗等设施,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能够保证温度15~20 ℃。

4.养鸭发酵床的制作

(1)养鸭发酵床垫料配方制作 发酵床养鸭的垫料主要由锯末、稻壳、刨花、蘑菇渣、秸秆粉末、豆渣、花生壳、酒糟、油菜壳等构成,因地制宜的选择垫料,尽量选择当地比较容易找寻的垫料成分,组成垫料的成分多种多样,其营养性更好,会更加快速促进鸭子的健康生长,制作养鸭发酵床时,先把准备好的95%各种垫料与没有化肥农药污染的土5% 搅拌均匀,随后加入微生态制剂与垫料混合搅拌均匀发酵7天左右在舍内设置30~40厘米的地下或地上式垫料坑,做成养鸭所需的发酵床,然后在发酵床表面直接铺上20厘米左右厚的干净稻草或者麦秆等,就可以直接放鸭进来养了。

(2)生态养鸭的两个技术关键 

1)发酵床垫料充分发酵,发酵床垫料中优势微生物有益菌群可提高和稳定鸭床发酵状态、分解鸭的排泄物。发酵床面一年四季始终保持在20 ℃左右的温度。

2)在饲养过程中,饲料中尽量要添加微生物制剂,尽量不添加抗生素。只有做到以上两个关键点,才能保证发酵床的成功,可以一次使用2~3年,根据管理情况甚至可以使用多年。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