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疫病综合防控体系,是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免疫程序、药物保健等构建的一系列防控措施,各系统和谐应用,达到疫病的控制目的。
1.技术、组织人员体系 一切生产任务的体现都是要在科学技术的指导下,依靠技术人才去实现,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念,建立技术机构和组织,保持防疫、技术、管理人员的相对稳定性,制定规划,使得防控体系不能有断层,保证防控制度和措施始终连续一致。
2.科学的饲养、饲料体系 养殖场的疾病控制和防疫工作,不单单是饲养员、技术员和兽医的事情,应该是在管理者清醒认识的指导下,多方位所有人员密切配合的事情。引种、饲料采购、饲料加工运输、屠宰、产品销售运输、后勤保障、接待等各个方面都要以防疫为主,共同协作,促进生产健康、稳定、全面发展。
(1)饲料原料安全:及时了解周围疫情和同行业沟通交流,采购来自非疫区没有污染的原料;坚决杜绝霉菌污染,坚决杜绝生长激素,做到饲料生产安全。使用质量稳定、可靠的预混料,绝对不能为片面地降低成本而采购发霉变质饲料和使用违禁药物。
(2)饲料配方科学:使用优质的原料,依据不同阶段猪群的营养需要和采食量,制定合理、科学、实用、低成本的饲料配方,并及时进行检测和调整,使营养全面化、成本最低化、操作可行化。
(3)饲料品质检测和运输贮存:坚持原料、成品的检测监控,为配方提供科学依据,并且要注重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注意储存时间,不要让饲料长时间处于高湿度状态,保持干燥,时刻检查料仓、料槽,清除发霉变质饲料。
(4)合理的饲喂体系和饮水:饲喂要定时定量,建立自己的喂料习惯(吃干喝稀、湿料、发酵料等),按年龄、体重、性别、强弱进行分群、分圈,按不同标准饲喂,同时保证充足和清洁的饮水。
3.环境保护体系 猪场环境的美化至关重要,良好的绿化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也可以杀灭细菌。猪场保持原生态式的整体环境治理是猪场安全防疫的一个重要环节。循环经济模式所构筑的清洁体系是决定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集约化猪场必须高度重视猪场的环境美化。
4.消毒体系
(1)消毒药品的选择、使用:消毒药的使用和选择一定要考虑其理化性质,依据消毒目的合理配比,注意配伍禁忌,定期更换,交替使用。
(2)消毒制度:始终坚持常规、紧急、终末消毒相结合,建立完善的消毒制度,从人员、车辆、物品、环境、器械、病料、粪便等多方面入手,务求建立彻底的消毒制度并监督实施。
5.监测分析体系 规模化猪场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免疫监测、消毒药剂选择及效果监测、药物敏感试验、病原监测和净化等,尤其是对种猪要加强监测。通过监测检查,有针对性地调整全场饲养制度和免疫预防措施,这个工作是今后规模化猪场工作的重点。实验室检测和监测是疫病防治的有效手段,通过准确的疫病诊断,才能对防疫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所以,作为一个大型规模化猪场,实验室检测体系的建设势在必行。完整准确的实验室检测和监测是疫病防治的科学武器,要充分利用。一般实验室都必须通过免疫抗体水平的监测和分析来正确指导免疫程序和计划,通过药物敏感试验来正确指导药物的使用,对特定病原检测和监测以便于疾病的净化。
6.动物福利和保健体系 在健康检查的基础上,严格控制饲料质量、饮水卫生等,认真全面掌握猪群体况、毛色、粪便、姿态、饮食的情况,实行猪场定时巡视、记录、汇报制度,有针对性地调整日粮水平,改善气候通风条件,加入保健药剂,加强饲养管理,使群体保持良好的生理状态,提高自身抗病力,减少患病危险。
(1)福利化养猪:工厂化养猪,猪所生存的内外环境条件已经远离了猪的生物学需要,几乎超出了猪的适应极限;同时与猪有关的病毒、细菌等正以超出人类控制能力的速度急剧变异,各种传染病肆虐猪群。抗生素与添加剂的滥用,耐药性对猪及人类安全的威胁,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肉产品的安全等,使得猪场面临困境。高密度的饲养不仅造成大量粪尿、臭气、噪声的污染,同时引发各种疾病流行,导致猪的行为表达紊乱,出现咬癖、斗癖等,使猪的免疫力下降、肢蹄病增加,种猪使用年限缩短等。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大家逐步认识到猪只有福利饲养,才能提供优质安全的肉品。因为只有改善猪的饲养方式和生存环境,善待猪、保证它基本的生存福利,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抗病力才是从根本上控制疫病暴发的重点。研究表明,各种重大疫病的发生与高密度饲养方式、恶劣的生存条件密切相关。
(2)猪群的保健:抗生素在控制猪的疾病感染、促进生长、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和滥用,如药物不对症、不合理配伍、久用产生耐药性等,导致治疗无效和药物残留,直接危害了人类健康。在目前规模化猪场还不能对所有疾病都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时,群体药物预防和治疗,是猪群保健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抗菌药物的应用必须特别注意,制定完整的各类猪群保健程序,掌握适应证、选好给药途径、用药剂量要准确。同时要注意观察,及时修改方案,防止耐药性产生,控制耐药菌的传播;也要防止影响免疫反应,严格控制休药期。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注意配合使用和配伍禁忌。要有针对性地投放维生素、氨基酸,满足和增强机体抗病力。
7.科学合理的免疫体系 对猪场猪群进行不同疫苗的接种是保障猪场安全生产的基础,给猪接种疫苗,可以有针对性地净化猪场的疾病和抑制疾病的发生,是防控体系建设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点。首先,要依据当地疫情发展规律和猪群健康状况制定合理的科学免疫程序。其次是要依据疾病流行、抗体水平制订接种计划。再次是要严格依据计划进行接种和监测。不但要注意疫苗的运输、保存、质量,同时还要注意注射方法的正确性、疫苗类别、使用范围和剂量。做到预防接种和紧急接种的统一、随机和计划的统一,才能有效发挥这一体系的作用。
8.治疗体系 集约化猪场致病因子众多,养猪生产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出现疾病,作为一名管理者和兽医技术人员,一定要树立发散思维、多因子论理念,从多方面考虑病因,千万不可武断。从环境、管理、应激、营养、免疫状态、消毒多种因素认真分析,多管齐下,采用综合措施,才有可能控制疾病的流行。任何一个猪场,即使没有大的疫情发生,但是疾病仍是不可避免的。
对疾病进行及时诊断和治疗,建立相应的治疗体系,结合免疫预防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免疫是群体,治疗则主要是针对个体。只有个体的健康才能保证群体的健康。个体的健康得不到及时处理,弱毒就会变成强毒,贻害群体。所以,治疗是必要的,也是必须及时的。防和治是一个统一体,密不可分。
9.快速应急处理体系 出现疫情后,建立快速的应急体系,是有效及时扑灭疫情的有效手段。所以,必须建立完善的应急方案,便于有效的领导和物资准备以应对不测风云,包括紧急预案的制定、启动,紧急屠宰等。
总之,建设一个有效的疫病综合防控体系,必须遵循系统论的理念,在以上九个体系共同、完整协调和密切的配合下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缺失其中任何一个,都有可能是功亏一篑。所以我们必须从各方面入手,只有每个体系都做到尽善尽美,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