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由金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葡萄球菌染色为革兰阳性,圆形或卵圆形,能产生8种毒素。葡萄球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干燥脓汁或血液中能生存数月,80℃30分钟能被杀死,在常用消毒药中以3%~5%石炭酸溶液消毒效果最好。该病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致死性脓毒败血症和各器官各部位的化脓性炎症。
一、诊断要点
【流行特点】
(1)金色葡萄球菌广泛存在于饲料、饮水、空气及土壤、物体的表面等。
(2)经创伤口及天然孔道、呼吸道和消化道或直接接触而感染。人和动物都有易感性,但兔最为敏感,各年龄段均可感染。
(3)仔兔吸吮病母兔乳汁也可发病。仔兔和有些敏感兔常呈败血性经过。
【临床症状】病的潜伏期为2~5天,根据感染的部位和病菌在体内扩散情况不同,临床常见病症如下:
(1)仔兔脓毒败血症:仔兔出生后2~3天,皮肤上出现粟粒大的脓疱,多数病例2~5天呈败血症死亡;少数病例的脓疱逐渐变干,消失而痊愈。发病窝的母兔多发。
(2)仔兔急性肠炎:仔兔吃了患乳房炎母兔的乳汁而引起急性肠炎,一般是全窝发生。病兔肛门周围后肢被稀粪污染,粪便腥臭,昏睡、体弱,经2~3天死亡,死亡率很高。
(3)乳房炎:多见于母兔分娩后的头几天,急性时病兔体温升高、沉郁、食欲不振,乳房肿胀、发红,甚至呈紫红色。乳汁中混有脓液、凝乳块或血液。慢性乳房炎时,乳头或乳房实质局部形成大小不一的硬块结节,以后结节软化变为脓肿,化脓性乳腺炎也可发展为全身性脓毒败血症。
(4)脓肿:原发性脓肿常位于皮下或某一脏器,以后可引起脓毒血症,并进而在肺、肝、肾、脾、心等部位发生转移性脓肿。这些脓肿大小不等、数量不一,初期呈小的红色硬结,以后增大变软,有明显包囊,内含脓汁。皮下脓肿1~2个月自行破溃,流出脓汁,破溃口经久不愈,偶尔因脏器或浆膜脓肿破裂而引起胸腔或腹腔积脓。
(5)脚皮炎:兔脚掌下的皮肤充血、肿胀、脱毛,继而化脓,破溃能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病兔行动困难,食欲减退、消瘦,有的病例转为全身感染,呈败血症死亡。
(6)呼吸道感染:引起鼻炎,如病兔用爪抓搔鼻部,又可引起眼炎和化脓性结膜炎。
【剖检】
(1)病兔不同部位皮下和内脏器官有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脓肿结节,疱膜完整,内含浓稠的乳白色脓液,或破溃而流出脓汁。
(2)仔兔肠炎型,肠尤其小肠黏膜充血、出血,肠内有稀薄的内容物,膀胱扩张,充满淡黄色尿液。
【实验室诊断】
(1)用无菌方法取脓疱内的脓汁或小肠内容物涂片,染色镜检可见革兰阳性、卵圆形葡萄状或短链状的球菌。
(2)将该菌培养并将培养物给健康兔皮下注射1毫升,能引起局部皮肤溃疡与坏死。
(3)如将病料接种于鲜血平皿培养基,菌落呈金黄色,有溶血环。
二、防治要点
【预防】
(1)做好周围环境的日常卫生和消毒工作,保持兔笼、产箱与运动场干燥清洁卫生。
(2)防止皮肤受伤,有了外伤要及时处理。刚产出的仔兔可用3%碘酊、5%龙胆紫等深擦脐带口部,防止脐带感染。
(3)及时观察母兔的泌乳情况,适当调剂精料与多汁饲料的比例,防止母兔发生乳房炎。
(4)母兔分娩前3~5天,饲料中添加土霉素粉每千克体重20~40毫克,或磺胺每千克体重0.1~0.15克,可预防本病的发生。
(5)患病兔场,有条件的可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液制成菌苗,对每只健康兔皮下注射1毫升,效果良好。
【治疗】
(1)局部疗法:局部脓肿与溃疡按常规处理,涂擦3%碘酊、5%碳酸溶液、青霉素软膏、红霉素软膏等药物。
(2)全身疗法:新青霉素Ⅱ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内服或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5天;卡那霉素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5天;金霉素每千克体重100毫克,口服,每天1次,连用4天。
三、诊疗失误产生的原因及纠正
本病容易与兔坏死杆菌病、兔疥螨病、兔巴氏杆菌病、兔波氏杆菌病、兔绿脓假单胞菌病产生误诊。
(1)兔坏死杆菌病:以皮肤、皮下组织(尤其是面部、头部与颈部)、口腔黏膜的坏死、溃疡和脓肿为特征,病灶处有恶臭味,病原体为革兰阴性的多形态杆菌。
(2)兔疥螨病:病兔皮肤损伤多发生在无毛或少毛的部位,其中足、趾最常见,而足心部不发生。病料镜检,可查出疥螨。
(3)巴氏杆菌病:亚急性和慢性型表现浆液性化脓性鼻炎,有的发生中耳炎、关节炎,喉头和气管黏膜出血,其管腔中有红色泡沫,肺出血水肿,该菌革兰染色阴性。
(4)兔波氏杆菌病: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以鼻炎、支气管肺炎和脓胞性肺炎为特征,而葡萄球菌病虽然能引起家兔肺脏的脓性病灶,但所占比例很少,鉴别时可将脓汁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如为阳性球菌,即葡萄球菌病,呈阴性、多形态小杆菌,即为波氏杆菌病。
(5)兔绿脓假单胞菌病:本病除引起家兔发生败血症外,还在肺脏和内脏器官形成脓疱,突出特点脓疱和脓汁呈淡绿色或褐色,而葡萄球菌形成的脓汁呈乳白色。
四、案例及分析
【案例】某养殖场养长毛兔750只,尤其是6~9月常发生母兔乳房炎、哺乳兔急性肠炎,呈败血死亡。患病兔粪便腥臭、昏睡、体弱,很多是全窝发生,有的仔兔皮肤上出现粟粒大的脓疱。有的青年兔和成年兔有鼻炎、眼炎和化脓性结膜炎。剖检:内脏器官有的有大小不一的脓肿结节,仔兔尤其是小肠黏膜充血、出血,大部分膀胱扩张,充满淡黄色尿液。场内兽医卫生员开始认为是仔兔轮状病毒病,治疗效果不佳。后按葡萄球菌治疗,饲料中拌料磺胺嘧啶或交替饮水中加恩诺沙星,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分析】本病例只观察到哺乳兔严重腹泻、死亡率高这一点,就认为是仔兔轮状病毒是不正确的。轮状病毒具有暴发性,传播速度较慢,青年兔和成年兔呈隐性感染,不表现症状。而葡萄球菌病不具备暴发性多为散发;传播迅速较慢,除致死性脓毒败血症外,各器官各部位有化脓性炎症或脓肿结节,青年兔、成年兔均可感染发病。该场6~9月发病严重,主要是气候潮湿,有利于细菌繁殖,再加上管理消毒不够,所以容易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