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二、兔场场址选择
    来源:辈宠网

具有一定规模的兔场,在建场之前,必须对场址进行必要的选择,因为场址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投产后场区小气候状况、兔场的经营管理及环境保护状况的好坏。在进行兔场设计前,必须调查拟建场地的自然条件即地形、地势、水源、土壤、地质水文资料、历史上的自然灾害和畜禽疫情等,熟知当地建筑习惯,场地周围的工厂、居民点和其他牧业情况,必须了解当地自然社会经济状况、畜产品市场状况、饲料及能源供应、粪污处理能力、劳动力市场情况、交通运输条件、建设投资能力、资金来源及当地农牧业的发展规划等情况。通过以上资料对当地的场地进行分析,能否为兔场所利用,同时考虑确定兔场场内建筑区的地段,确定兔场的位置。

(一) 面积

场地面积应根据养兔规模、饲养管理方式、集约化程度和饲料供应情况 (自给或购进) 等因素,本着节约用地的原则,确定足够的场地面积来满足宿舍、兔舍、饲料贮存、粪便处理等的需要来建设。我国兔场建筑物一般采取密集型布置方式,建筑系数一般为20%~35%。建筑系数指建筑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物占地的面积与用地总面积之比,以百分率计。用以说明建筑物分布的疏密程度、卫生条件及土地利用率。合理的建筑系数应在节约用地的原则下,尽可能满足建筑物的通风、采光和防火、防爆等方面的空间要求,并保证足够的道路、绿化和户外活动场地。一只基础母兔和它的仔兔按1~1.5平方米建筑面积计算,规划占地3 ~5平方米; 一只商品肉兔按0.12~0.2平方米建筑面积计算,规划占地0.3~0.5平方米。

场地要开阔整齐,利用原有房屋、树木、河流、沟坎等,可减少施工前清理场地的工作量或填挖土方量。要避免选择过于狭长或边角太多的场地,因为地形狭长,会拉长生产作业线和各种管线,不利于场区规划、布局和生产联系。而边角太多,则会使建筑物布局零乱,降低对场地的利用率,同时也会增加场界防护设施的投资。根据生产规模和经营项目,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考虑节约使用土地,并为今后的发展扩建留有余地。充分利用场地,紧凑安排可以缩短道路、管线的长度,节约建场投资和投产后的经营费用。

(二) 地形、地势

兔场的场地应选在地势较高、干燥平坦、排水良好和背风向阳的地方。

地势是指场地的高低起伏状况。牧场场地应地势高燥,有利于保持地面干燥,防止雨季洪水的冲击; 若地势过高,容易受到寒风侵袭。兔场地势过低,地下水位过高,容易造成潮湿环境,且地势低洼容易积水而潮湿泥泞,这将有利于蚊蝇和微生物滋生,降低兔舍使用寿命,提高舍外围护结构的导热性。一般要求,场地至少应高出当地历史洪水线以上,地下水位在2米以下。地势平坦,可减少建场施工土方量,降低基建投资。场地稍有坡度,便于场地排水。但场地坡度不宜过大,一般要求不超过20%; 否则,会加大建场施工工程量,而且也不利于场内运输。在坡地建场宜选择向阳坡,因为我国冬季盛行北风或西北风,夏季盛行南风或东南风,所以向阳坡夏季迎风利于防暑,冬季背风可减弱冬季风雪的侵袭,对场区小气候有利。

平原地区一般场地比较平坦、开阔,选在较周围地段稍高的地方,以利排水。地下水位要低,以利于建筑物地基深度0.5米以下为宜。

山区建场时应选在稍平缓坡上,坡面向阳,总坡度不超过25%,建筑区坡度在2.5%以内。

(三)土质

适合于建立兔场的土壤,应该是透气透水性强、毛细管作用弱、吸湿性和导热性小、质地均匀、抗压性强的土壤。沙壤土由于沙粒和黏粒的比例比较适宜,兼具沙土和黏土的优点。既克服了沙土导热性强、热容量小的缺点,又弥补了黏土透气透水性差、吸湿性强的不足。且抗压性较好,膨胀性小,适于做兔舍地基。尽管沙壤土是建立兔场较为理想的土壤,但在一定地区内,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选择最理想的土壤是不容易的。这就需要在兔舍的设计、施工、使用和其他日常管理上,设法弥补当地土壤缺陷。

(四) 水源

建立一个兔场,必须有充足、卫生的水源。河、塘、渠的流水、自来水、井水均可使用,但水质应清澈透明,无色、无臭、无污染。如附近有自来水公司供水系统,则尽量使用。如没有,则自建水塔,采用深层水作为主要供水来源。兔场水源的水量,必须满足兔场内的人员生活用水、家兔饮用及饲养管理用水 (清洗调制饲料、冲洗兔舍用具等) 和其他生产、生活用水,便于取用和卫生防护,并应考虑消防、灌溉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水源要求水质良好,符合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若水源水不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时,需经净化和消毒处理后使用。若水源水含有某些矿物性毒物,还须进行特殊处理,达到标准后方可使用。

生活用水可按每人每天24~40升计算,成年兔按每天每只3升计算,包含了家兔饮水、冲洗兔舍兔笼、调制饲料等饲养管理用水。幼兔可按成年兔的50%计算; 消防用水按我国防火规范规定,场区设地下消火栓,每处保护半径应不大于50米,消防水量按每秒10升计算,消防延迟时间按2小时考虑。灌溉用水根据场区绿化、饲料种植情况确定。

供水和排水要统一考虑。

(五) 风向

根据当地的主导风向,兔场应位于居民区的下风处且地势较低处,但要避开其污水排出口。既要考虑到有利于卫生防疫,又要防止兔场有害气体及污水对居民区的危害,距离在300米以上。兔场不能位于化工厂、屠宰场、制革厂等易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的下风处或附近。

(六) 社会联系

社会联系是指兔场与周围社会的关系,如与居民区的关系,交通运输和电力供应条件等。

1.地理位置与交通 兔场位置应建在环境比较安静、交通方便的地方,要避开主要交通干线和人流来往频繁的市场。兔场设围墙与附近居民区、道路隔开。这样既利于场内外物资运输,又利于安全生产。

兔场场址的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公共卫生准则,使兔场不致成为周围社会的污染源,同时也要注意不受周围环境的污染。因此,兔场与居民点及其他牧场应保持适当的卫生间距: 与居民点及其他养殖场之间的距离,一般兔场应不少于300~500米,大型兔场应不少于1000米。

兔场场址应尽可能接近饲料产地和加工地,靠近产品销售地,确保其有合理的运输半径。方便物资需求和产品供销,兔场外应有公路,虽然兔场饲料和产品的出入要求交通方便,但交通干线又往往是疫病传播的途径,车辆来往及其他原因产生的噪声也影响着家兔的生长和健康,在选择场址时,使兔场与交通干线保持适当的卫生间距,兔场距主干道一般300米以上。

2. 电力 选择场址还应考虑供电条件、饲料的方便供应和废弃物的就地处理与利用,特别是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大型兔场,必须具备可靠的电力供应。在一些电力不足地区,则需自备发电机,保证兔场供电的稳定可靠。为了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减少供电投资,应尽量靠近原有输电线路,缩短新线架设距离。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