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四)繁殖方法
    来源:辈宠网

1.配种方式

獭兔的科学配种方式有两种,即人工辅助交配和人工授精。

(1)人工辅助交配:在公、母兔分群或分笼饲养情况下,当母兔发情时,将母兔放入公兔笼内,在人员看守和帮助下完成配种过程。优点是能有计划地进行选种选配,避免近亲繁殖;能合理安排种公兔的配种次数,延长种兔的使用年限;能有效防止疾病传播,提高獭兔的健康水平。缺点是需用人力较多,配种适期较难掌握。根据当前獭兔的养殖情况,应提倡和推广这种配种方式。

要想获得理想的配种效果,必须抓好以下工作。

①公、母兔的健康检查:配种前对公、母兔的健康状况进行严格检查,发现体质瘦弱、性欲不强、患有疾病的种兔一律不能参加配种;患有恶癖或生产性能过低的公、母兔均应严格淘汰。

②公、母兔的饲养比例:据实际观察,采用人工辅助交配,种兔的公、母比例以1∶8~1∶10为宜,即每一只健康公兔在一般情况下可承担8~10只母兔的配种任务。公兔的配种频率最好是2天一次或每周配种3~5次。

③配种环境和时间:配种时应将母兔放入公兔笼内,切勿将公兔放入母兔笼内配种。配种时间,春、秋两季最好选在上午8~11点,夏季利用清晨和傍晚,冬季利用比较暖和的中午时进行,以提高母兔的受胎率。

④配种后的母兔检查:配种结束后,应立即将母兔从公兔笼内取出,检查外阴部,如无假配现象即将母兔臀部提举,并在后躯部轻轻拍击一下,以防精液逆流,然后将母兔放回原笼。及时做好配种登记工作。

(2)人工授精:这种配种方式是对獭兔进行繁殖改良最经济、最科学的方法。其优点是能够充分利用优良种公兔,迅速推广良种;可减少种公兔的饲养数量(公、母比一般可按1∶80~1∶100,为防止近亲交配,一个有繁殖母兔100只左右的兔场需饲养公兔4~6只),降低饲养成本;可有效地减少疾病传播,提高母兔的受胎率等。

①采精:采精是人工授精的关键环节。采精时可将发情母兔放入公兔笼内,一手抓住母兔两耳及颈部皮肤,固定母兔头部,另一手握假阴道置于母兔腹下两后腿之间,当公兔爬跨交配时将阴道口对准公兔阴茎伸出方向,就可采精。一般健康成年公兔,日采精次数不宜超过2次,连续采精3~4天后应休息一天。

②精液检查:精液采集后需要进行品质检查,以便决定能否用于输精。检查项目包括:射精量、精液色泽、气味、精子活力和密度等。正常成年公兔平均每次射精量为0.5~2毫升,正常精液一般为乳白色,肉眼可见云雾状的翻滚现象,这是精子密度大、活力强的标志;新鲜精液一般有特殊腥味,但无臭味,精子活力受温度影响很大,温度高时精子活动加强,养分消耗快,死亡也快;温度过低则精子活动缓慢,甚至发生“冷休克”,影响精子生存能力。因此,进行精液品质检查,宜在35~37℃的环境温度下进行。

③精液稀释:目的是扩大精液量,增加输精的母兔数;便于精液的保存、运输和延长精子的存活时间。常用的稀释液一般由不同效应的物质组成:为了扩大精液容积可用生理盐水(0.9%的氯化钠)或5%葡萄糖溶液;补充精子能量的营养物质可用葡萄糖、蔗糖、牛奶或卵黄等;保护剂常用的有青霉素、链霉素等。精液稀释后应立即输精,可用生理盐水、5%葡萄糖溶液或5%葡萄糖生理盐水溶液进行稀释。稀释倍数为1∶3~1∶5,保持每毫升精液中约有1 000万个活力旺盛的精子。稀释后的精液可保存在冰箱或内放冰块的广口瓶中,保存温度以0~5℃为宜。

④输精:输精是人工授精的最后一环,输精前可先用结扎输精管的健康公兔进行交配刺激,或静脉注射黄体生成素10单位,目前多采用肌注促排卵素3号5微克。在排卵处理后2~5小时,用特制的兔用输精器或用普通注射器和胶管插入母兔阴道内7~8厘米,输入精液0.3~0.5毫升。

为了提高母兔的受胎率和产仔数,在人工授精的整个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严格消毒,实行无菌操作。凡可能与精液接触的各种器具,均须严格清洗消毒,实行无菌操作。消毒操作顺序,一般先清洗擦净,用生理盐水冲洗后用75%酒精棉球消毒,再用生理盐水冲洗数次后擦拭干净。第二,采精时的室温应保持在15℃以上,假阴道内壁温度应保持在40~41℃,稀释时稀释液的温度应与精液等温(25~35℃),防止因过冷或过热刺激而降低精液品质。第三,输精时动作要轻缓,输精部位要准确。输精前,母兔的外阴部应用浸过1%氯化钠液或6%葡萄糖冲洗液的纱布或棉球擦拭干净。如有可能,最好给每只母兔输一次精液调换一次输精器。

2.妊娠检查

配种后母兔是否受孕,需要进行检查,以查出空怀母兔及时进行补配。

(1)复配检查:一般在配种后5~7天,将母兔放入公兔笼内,若母兔卧地掩盖臀部,不让公兔接近,拒绝交配,或发出“咕、咕”的叫声,表明母兔已经妊娠。如果乐于接近公兔,愿意接受交配,则表明没有受孕,应及时补配。复配法的缺点是易造成妊娠母兔流产,引起不必要的损失。

(2)称重检查:母兔配种前先行称重,10~15天后复称一次,因母兔妊娠后,食欲增强,采食量将增加。如果体重比配种前有明显增加,且毛色光润,腹围增大,下腹突出,则表明已经受孕;如体重相差不多,甚至减轻者,则表明没有受孕,必须及时进行复配。

(3)摸胎检查:母兔配种后10~12天即可摸胎。检查时,固定母兔头部后,检查者左手抓住母兔双耳和颈部皮肤,右手作“八”字形向前向后沿腹壁轻轻探摸,如腹部柔软如绵,即没有受孕;如能摸到黄豆或花生米粒样滑动而富弹性物,则表明已经受孕。但要与粗硬的粪粒相区别。兔的粪球多为扁圆形,没有弹性,表面较粗糙,在腹腔分布面广,无一定的位置。摸胎应在空腹时进行,动作要轻而细心,以免引起流产。

3.分娩与护理

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熟以后,由母体内排出体外的过程,即为分娩。

(1)分娩预兆:母兔的分娩预兆比较明显,多数母兔在临产前3~5天,乳房开始肿胀,并可挤出少量乳汁;外阴部肿胀充血,黏膜潮红湿润。临产前1~2天,开始衔草拉毛筑窝,用嘴拉下自身胸腹部的毛,铺垫于产仔箱内。母兔拉毛筑窝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可刺激乳腺发育和泌乳,一般来说,母性好的兔拉毛早而多,初产或母性差的兔产前多不拉毛。因此,对初产或不会拉毛的母兔,应人工辅助拉毛,以启发母兔自行拉毛,促进乳腺发育和泌乳。临产前数小时,母兔表现情绪不安,频繁出入于产箱,并有四肢刨地、顿足、拱背努责和阵痛等表现。

(2)分娩过程:母兔分娩多在安静的夜间,不喜欢在光线明亮处筑窝产仔。母兔分娩时多呈犬卧姿势,一边产仔一边咬断仔兔脐带,吃掉胎衣,舔干仔兔身上的血迹和黏液,分娩即告结束。一般产完一窝仔兔需20~30分钟,且无需人员照料。但也有个别母兔在产下一批仔兔后间隔数小时再产下第二批仔兔。因此,在母兔产完一批仔兔后应及时检查母兔腹部,判别是否还有胎儿,以免不测。

(3)产后护理:母兔产仔后即跳出产箱寻找饮水,如果找不到饮水就会跑回产箱咬食仔兔。因此护理分娩母兔,最重要的是及时准备好充足的清洁温水、米汤、淡盐水或麸皮汤。产仔结束后,应及时清理产仔箱,清点仔兔数量。哺乳前应测定窝重或个体重,做好记录,作为评定母兔繁殖性能和育种指标的依据。根据生产实践,每只健康母兔以哺育仔兔6~8只为宜,多余者可交其他产仔的母兔代养,对体重过小或体弱的仔兔,应予以淘汰。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