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症状
疾病性不孕是由家畜生殖器官和其他器官的疾病或者机能异常引起的,不孕是这些疾病的一种症状。主要包括卵巢静止、持久黄体、卵泡萎缩、卵巢萎缩、卵泡囊肿与黄体囊肿等。
(1)卵巢静止 有些母牛不发情,虽然卵巢大小、质地正常,却无卵泡,又无黄体。直肠检查可见卵巢表面光滑,无卵泡、无黄体,或残留陈旧黄体的痕迹,大小如蚕豆、较软,而有些卵巢则质地较硬、略小。相隔7~10d,甚至1个性周期后再做直肠检查,卵巢仍无变化。子宫收缩乏力,体积缩小,外部表现与持久黄体的母牛极为相似,有些母牛消瘦,被毛粗糙无光泽。
(2)持久黄体 母牛性周期停止,个别母牛出现不排卵、不爬跨、不易被发觉的隐性发情。营养状况、毛色、泌乳等都无明显异常。外阴收缩呈三角形、有皱纹,阴蒂、阴道壁、阴唇内膜苍白、干涩。直肠检查卵巢质地较硬,有肉质感觉,有如蘑菇状的黄体,有的黄体中间凹陷成火山口状,由于持久黄体的存在,即使在同侧或对侧卵巢出现1个或数个如绿豆或豌豆大小的发育卵泡,但都处于静止或萎缩状态。子宫多数位于骨盆腔和腹腔交界处,两侧子宫角不对称,松软下垂,触诊无收缩反应。
(3)卵泡萎缩 在发情开始时,卵泡的大小及外表发情症状与正常发情一样,但卵泡发育缓慢,发育至中途停止,保持原状3~5d后逐渐缩小,波动及紧张性也逐渐减弱,外部发情症状逐渐消失。发生萎缩的卵泡有1~2个甚至2个以上,可发生在一侧或两侧。在发情时,一侧卵巢原来正在发育的卵泡停止发育,开始萎缩,而在对侧或同侧卵巢上又有数目不等的卵泡出现并发育,但不到成熟又开始萎缩,此起彼落交替进行。最后结果是其中一个卵泡成熟并排卵,从此再无新的卵泡发育,母牛停止发情。卵泡交替发育的外表发情症状有时旺盛,有时微弱,母牛表现连续或断续发情。发情期拖延2~5d,有时长达9d,一旦排卵,1~2d就停止发情。
(4)卵巢萎缩 母牛发情周期紊乱,极少出现发情和性欲,即使发情,表现也不明显,卵泡发育不成熟、不排卵,即使排卵,也排出无受精能力的卵细胞,屡配不孕,发情周期停止。直肠检查卵巢缩小,仅似黄豆或豌豆大小,卵巢上无黄体和卵泡,质地坚硬,子宫收缩微弱、弛缓,子宫缩小。
(5)卵泡囊肿 母牛发情反常,发情周期短,发情期延长,性欲旺盛,特别是慕雄狂的母牛经常追逐或爬跨其他牛只,引起运动场上其他牛乱跑而不得安宁。阴户经常流出黏液。多数牛体膘过肥,毛质粗硬,泌乳量逐渐下降,食欲逐渐减少。由于骨骼缺钙和坐骨韧带松弛,在尾根两侧处凹陷明显,臀部肌肉塌陷。直肠检查卵巢上有1个或数个大而波动的卵泡,直径0.3~3cm,大的可如鸽蛋。
(6)黄体囊肿 临床症状是不发情,直肠检查可以发现卵巢体积增大,多为1个囊肿,大小与卵泡囊肿差不多,但壁较厚而软。黄体囊肿母牛血液中血浆孕酮浓度可高达3 800μg以上,比一般母牛正常发情后黄体高峰期还要高,促黄体素(LH)浓度一般都比正常的牛高。
2.诊断
(1)卵巢静止 长期不发情,结合直肠检查可作出诊断。
(2)持久黄体 要与妊娠黄体相区别。妊娠黄体较饱满,质地较软,有些妊娠黄体似成熟卵泡。而持久黄体不饱满,质硬,经过2~3w直肠检查无变化。妊娠黄体的子宫是渐进性的变化,而持久黄体的子宫无变化。
(3)卵泡萎缩 根据外部发情表现结合直肠检查可作出诊断。
(4)卵巢萎缩 根据外部表现结合直肠检查即可作出诊断。
(5)卵泡囊肿 根据外部表现结合直肠检查即可作出诊断。
(6)黄体囊肿 根据外部表现结合直肠检查即可作出诊断。
3.治疗
(1)卵巢静止
1)按摩 隔天按摩卵巢、子宫颈、子宫体1次,每次10min,4~5次为1个疗程
2)激素治疗 肌内注射促卵泡素100~200IU,出现发情和发育卵泡后再肌内注射促黄体素100~220IU,注射时均用5~10ml生理盐水溶解后使用;或肌内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20~40ml,隔日1次,2次为1个疗程。或连续肌内注射黄体酮数天,每次20mg,再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可使母牛发情;也可肌内注射促黄体释放激素400~600IU,隔日1次,连用2~3次。
另外,可采用直肠把握法,子宫灌注“促孕灌注液”50~100ml,隔日灌注1次,连用3次。
(2)持久黄体 可采用激素治疗。将促卵泡素100~200IU,溶于5~10ml生理盐水中肌内注射,经7~10d后做直肠检查,如不消失可再进行1次,待黄体消失后,可注射小剂量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使卵泡成熟和排卵。也可用前列腺素4mg,肌内注射,或加入10ml灭菌注射用水后,注入持久黄体侧子宫角,效果显著。用药1w内可出现发情,但用药超过1w发情的母牛,受胎率很低。个别母牛虽在用药后不出现发情表现,但经直肠检查,可发现有卵泡发育,按摩子宫时有黏液流出,呈隐性发情,如果配种也可能受孕。肌内注射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400IU,隔日1次,连用2次,经10d左右做直肠检查,如仍有持久黄体可再进行1个疗程。还可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皮下或肌内注射1 000~2 000IU。也可采取黄体酮和雌激素配合应用的治疗方法,每日注射黄体酮1次,每次100mg,连用3d。第二天和第三天注射时,同时注射促卵泡素100IU,效果较好。也可用氯前列烯醇,一次肌内注射0.2~0.4mg,隔7~10d做直肠检查,如无效,可再注射1次。
另外,可采用直肠把握法子宫灌注“促孕灌注液”50~100ml,隔日1次,连用3次。
(3)卵泡萎缩 肌内注射促卵泡素100~200IU,每日或隔日1次 可促进卵泡发育成熟排卵。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卵巢上已有的卵泡有促成熟和排卵生成黄体作用,可以与促卵泡素结合使用,肌内注射需5 000~20 000IU,静脉注射需3 500~5 500IU,同时肌内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1 000~2 000IU。
(4)卵巢萎缩 肌内注射促性腺释放激素类药物1 000IU,用生理盐水5~10ml稀释,隔日1次,连用3次,然后用三合激素4ml做肌内注射。或肌内注射促黄体素100~200IU,用灭菌生理盐水5~10ml稀释,隔日1次,连用2次。1w后做直肠检查,看卵上是否有黄体,如果有黄体,可再用灭菌生理盐水5~10ml稀释促卵泡素100~200IU,肌内注射。
(5)卵泡囊肿 每天静脉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 000IU或肌内注射2 000IU,同时肌内注射黄体酮10mg,连用14d。如从外表上看症状有所减轻或产生效果,可继续用药,直至好转为止。或用促黄体素一次肌内注射200IU,用后观察1w,如效果不明显可再用1次。也可用促性腺释放激素0.5~1mg肌内注射。治疗后产生效果的母牛大多在13~23d发情,基本上起到了调整发情周期的效果。
(6)黄体囊肿 可用激素治疗,肌内注射15—甲基前列腺素4mg,或直接灌注患侧子宫角。也可进行手术治疗,实施囊肿穿刺,吸收囊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