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繁殖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养兔生产的效率和效益。国内与国外养兔的繁殖力有较大差异,如每只母兔的年产仔数,发达国家平均40~50只,我国平均15只左右;3月龄肉仔兔死亡率,发达国家为15%左右,我国为30%,有的甚至高达50%。实践证明,影响兔繁殖力的因素除品种、季节、年龄和营养以外,主要是公、母兔自身的原因。例如,来自公兔的原因包括睾丸发育不全(如睾丸缺乏弹性、缩小、硬化、生殖上皮活性下降等)、单睾或隐睾(如一侧或两侧隐睾、睾丸炎和附睾炎等)、高温疾病或炎夏中暑症(易造成睾丸萎缩、性欲减退、精子畸形等)、维生素缺乏(特别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E等长期缺乏易造成生殖上皮萎缩),以及导致公兔种用价值降低的疾病(如患密螺旋体病、脚皮炎、生殖器官损伤等可造成局部炎症、奇痒、疼痛等症状)等;来自母兔的原因包括卵巢或子宫发育不全(影响到卵泡的发育和成熟)、卵巢囊肿(引起内分泌失调)、子宫炎或先天性梅毒(影响到受胎和胎儿正常发育)、子宫肌瘤或输卵管炎(可导致不孕)、饲料营养不全价(主要是指缺乏钙、磷和维生素易导致死胎或畸形)等。
1.加强种兔的选留
(1)选择繁殖性能稳定的种兔:种公兔要性欲强,生殖器官发育良好、睾丸大而匀称,精液质量好等;评定三代以内的繁殖性能,淘汰多次配种不孕或累计受孕率低于50%的公兔。种母兔健康无病,性欲旺盛,体况中上等,乳头4对以上。最好从优良母兔的3~5胎中留种,淘汰产仔少、母性差、受胎率低的母兔。
(2)进行全面选择:主要指标有6个,即,年产总仔数,指一年内产出的活仔数与死仔数的总和,一般为20~30只,高者40~50只。仔兔成活率,指断奶仔兔数占产活仔数的百分比,一般为60%~70%,高者80%~90%。断奶仔兔数,断奶时成活的仔兔数。初生窝重,指仔兔全窝出生后吮乳前的重量,每只初生重一般是中型50克,大型70克左右。母兔泌乳力,指仔兔21日龄时的窝重减去初生窝重。断奶仔兔窝重,指断奶时全窝仔兔的窝重。
另注意观察流产与否、拉毛筑巢能力、哺乳能力、有否食仔恶癖、性欲表现等。
2.科学应用诱发发情
造成母兔乏情的主要原因是应激反应或暂时性条件变化等。应用诱发发情的首要方法是改善条件,然后再实施科学有效的方法。
(1)激素诱发法:又称激素催情法。常用的方法有:皮下或肌肉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12~20国际单位、促卵泡生成素5~10国际单位,连续2~3天,可使母兔发情率达到80%~90%,受胎率达70%~80%,平均每胎产仔5~7只。肌注氯前列烯醇催情率可达100%,发情时间多数在注射后49~72小时,排卵数平均为21~25个。
(2)公兔刺激法:又称性诱催情或信息催情法。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将长期不发情或拒绝交配的母兔放入公兔笼内,通过追逐、爬跨等刺激后,再把母兔放回原笼,经2~3次后即可诱发母兔发情,表现为外阴变红,有发情征候,实践中,一般是早上催情、傍晚配种,受胎效果较好;二是将公、母兔交换笼位,经24小时后把母兔放回原笼,经公兔的追逐后即可促母兔发情和配种,此法简单易行,受胎率较高,但要选择健康、性欲强的公兔,且母兔留在公兔笼内的时间不能少于20小时。
(3)强制配种法:本交时,一手固定母兔双耳和颈皮,另一手托母兔后躯。当公兔爬跨时则托高臀部5~10厘米。人工授精时,在输精的同时肌注促排2号5~10国际单位,不孕再配,以调节生殖活动。
(4)按摩催情法:用手轻轻按摩母兔外阴部或以快速频率拍击母兔阴部,每次1~2分钟。母兔自愿举尾时,说明催情成功,将母兔放入公兔笼内配种,受胎率较高。
(5)药物催情:常用的方法有,用2%碘酊涂于母兔外阴部,可刺激母兔发情,有效率可达70%以上。用10~15毫克硫酸铜溶于1毫升蒸馏水中,静脉注射后立即配种,受胎率可达60%以上。每兔每日内服维生素E1~2丸,连用3~5天;或内服中药淫羊藿5~10克/天,均有良好的催情效果。
3.实行重复或双重配种技术
(1)重复配种:在第一次交配后6~8小时,再用同一只公兔配一次或数次。据试验,此法受胎率可达95%~100%,产仔数6~8只/胎,适用于种兔和商品兔。原理是第一次刺激母兔排卵,第二次正式受孕。
(2)双重配种:将一只母兔连续与两只不同血缘关系的公兔交配,中间相隔时间不超过30分钟。据试验,此法的受胎率比对照组提高25%~30%,产仔数提高10%~20%,仅适用于商品兔生产。原理是利用精子竞争性,以增加卵子的选择性。
4.降低热应激
兔生活的最适温度为15~20℃,耐受极端温度为5℃和30℃。人工降温是降低热应激的最好方法,具体可选择风扇散热、增加夜间给饲量和每周定期采精一次。
5.提高冬繁效果
增温是保证冬繁的首要条件,增加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也可明显提高母兔受胎率和仔兔成活率。据试验,在20~24℃和全暗的环境条件下,每平方米补充1瓦光照2小时,母兔虽有一定的繁殖能力,但受胎率很低,一次配种受胎率仅30%;若光照增加到15瓦/米2,光照时间延长到12小时,则一次配种受胎率可达50%左右;若光照强度为15瓦/米2,光照时间延长到16小时,则母兔受胎率可达65%~70%,仔兔成活率也明显提高。因此,在生产中推荐冬繁的光照制度是每天应补光3~5小时,使每天光照时间保证在16小时左右。同时,每天补给多维素或鲜胡萝卜,则有助于正常受胎。
6.应用频密繁殖技术
频密繁殖是指母兔产后短期内发情配种的连续血配制度,适于工厂化肉兔生产,最好成绩是每年产8~10窝。频密繁殖又称“血配”,使母兔在哺乳期内配种受孕,做到了泌乳与妊娠同步进行,可大大提高母兔的繁殖速度。但研究频密繁殖的投入产出比,确定应用价值和方法是有必要的。
(1)实施频密繁殖的基本条件:一是肉兔品种应具有高产性,二是要有良好而稳定的饲养与环境条件,三是仔兔必须采用早期断奶即25天左右,四是备有优质全价的仔兔料。例如,我国小型地方品种可采用频密繁殖生产肉兔。原因是体形小,营养需要少,耐粗饲,繁殖力高。
(2)应用频密繁殖注意的问题:频密繁殖不适于培育种兔。据观察,在较好的条件下,种兔频密繁殖两窝以后,仔兔的初生重、断奶窝重、日增重、成年体重都将全面下降(杜玉川,1995),故种兔繁殖年产四窝左右已达最高水平。侯明海等(1995)利用60只新西兰白兔研究了肉用母兔适宜繁殖强度的效果,试验表明,山东温度适宜,阳光充足,母兔适宜的繁殖时间在10个月左右,故建议种兔场每年适繁窝数应控制在5~6窝,每窝6~7只,年只母兔可提供优良断奶仔兔35只左右。商品肉兔饲养户,尤其是适度规模饲养户,母兔繁殖窝数应控制在6~7窝,每窝6~7只,年提供断奶仔兔42只左右。原因是在我国现有的自然和生产条件下,母兔达到年产8窝以上有一定困难,主要是出现“产多死多”的状况;二是要改变“重繁殖轻饲养”的观念,做到保证母兔体质健壮,正常繁殖,而仔兔成活率高、生长正常且有较短的出栏时间,方可达到最佳的年只母兔(或笼位)效益;三是在生产中宜采用间歇性频密繁殖即半频密繁殖,具体方法是连续频密繁殖2~3胎,稍休息1~2个月后再频密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