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新生猪溶血病
    来源:辈宠网

新生猪溶血病又称仔猪溶血性黄疸,是由于血型不合而配种所引起的一种免疫性疾病。该病发生于个别窝仔猪中,刚出生仔猪吃初乳不久即引起红细胞大量溶解。由于该病目前缺乏有效药物,病死率可达100%,给养殖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病因分析】

该病主要由于母猪与仔猪的遗传性血型不相合而引起。孕期若母猪与仔猪血型不合,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血循环,母体便产生胎儿红细胞抗体,红细胞抗体通过初乳进入胎儿血循环使红细胞破坏发生溶血,同时新生猪酶发育不成熟,不能有效地结合和转化血液中的非结合胆红素而表现为黄疸症状。

【诊断要点】

1.该病临床症状的轻重与溶血程度有关,多数仔猪于出生后24小时内迅速出现黄疸和贫血,并在48小时内明显加重,眼结膜黄染,白皮肤仔猪还可见全身苍白。

2. 不吃奶,嗜睡,震颤,后躯摇晃,尿液呈透明红色。

3. 有的可因贫血较重而发生心力衰竭,如溶血严重,间接胆红素升高至342~427.5毫摩尔/升以上时,可透过血脑屏障与神经组织结合,出现神经症状,称“核黄疸”。核黄疸早期(又称警告期)表现嗜睡,吸吮、反射减弱和肌张力减低,经过0.5~1天进入痉挛期,此时仔猪可发热,轻者两眼凝视、瞬眼及阵发性肌张力增高。

4. 重者有角弓反张,有时烦躁尖叫,病猪多数因呼吸衰竭或肺出血而死亡。若能渡过痉挛期,2天内进入恢复期,先是吸吮力和对外界反应逐渐恢复,继而呼吸好转,痉挛消失。

5. 最急性型病例,仔猪出生时正常,吸吮初乳后突然发病,只表现急性贫血,在黄疸、血红蛋白尿尚不明显的情况下,出生后12小时内即陷入休克而死亡。

6. 后遗症状常在生后第2个月出现,表现为肢体徐动症、眼睛运动障碍、听力障碍、牙釉质发育不全等。

7.剖检猪胴体、脂肪和肌肉均呈黄染色,肝脏上有程度不同的肿块。脾呈褐色,稍肿大,肾脏肿大而充血。膀胱内积聚暗红色尿液。

8. 实验室诊断:

(1) 试管凝集试验。

①红细胞悬液制备。试管内加适量草酸钠等抗凝剂,新生仔猪脐静脉采血100毫升,离心去血浆,加生理盐水洗涤2~3次,最后用生理盐水配成2%红细胞悬液备用。

②检液稀释。取试管数支,第1管加生理盐水0.3毫升,其余各管加0.2毫升,第1管加被检血清或初乳0.1毫升,混匀后取出0.2毫升加第2管内,依次稀释至最后1管,从中弃掉0.2毫升,使各管稀释倍数分别为4、8、16、32、64、128、256、512……

③凝集感作。各管加2%红细胞悬液0.2毫升,混匀,置37℃水浴或温箱内1小时,或置3~5分钟后离心。

④结果判定。管底红细胞层边缘不整齐,轻摇试管出现红细胞凝集块或颗粒的,为阳性反应,记录其凝集效价; 管底红细胞层边缘整齐,轻摇试管红细胞即均匀散开而无凝集颗粒的,为阴性反应。

(2)溶血试验。方法与试验凝集试验基本相同,不同稀释倍数的被检血清或初乳内分别添加2%红细胞悬液和补体,充分混匀,置37℃水浴30分钟后判断结果,完全溶血的为阳性反应。

(3) 直接Coombs试验。试管内经过至少3次洗涤而制备的2%红细胞悬液0.1毫升,再加入免抗球蛋白血清0.2毫升,室温下感作15分钟,低速(1000转)离心1分钟,轻轻振荡观察判定结果。红细胞凝集的为阳性反应,表明被检仔猪红细胞被母猪特异性抗体所致敏。

【防治方案】

1. 一般疗法: 发现新生仔猪溶血病应立即停止吮吸母乳,并由近期分娩的母猪代哺或人工哺乳。也可用适量多维电解质或能量合剂溶化于水中任仔猪自由饮用,以补充能量。

2. 西药治疗:

(1)强的松按每天每千克体重1~2毫克或氢化可的松按每天每千克体重6~8毫克,将药融化于水中灌服。

(2)酶诱导剂。苯巴比妥按每天每千克体重5~8毫克或尼可刹米按每天每千克体重100毫克,分早晚2次将药溶化于水中灌服。

3. 中药治疗:

(1) 基本处方。大黄9克,茵陈60克,栀子18克,丹参18克,桂枝12克。

(2)处方原则。本方为茵陈蒿汤加减。方中茵陈有清热化湿、利胆退黄之效,为治疗黄疸、溶血病的首选药物; 栀子清三焦之湿热,大黄泻下解毒,行淤活血,有加速黄疸清退之功; 丹参入药,活血化淤; 桂枝温通经脉。诸药同用,共奏清热利湿、活血祛淤之功。热重者加黄芩18克、黄连6克; 浮肿者加泽泻12克、茯苓12克、车前子9克,使湿热从小便而去; 腹胀、厌食者可加枳实18克、厚朴12克,行气导滞; 神昏抽搐者,加菖蒲18克,宁心开窍。

(3)使用方法。将药放入药罐中,加入1500毫升水,文火煎开,煎至药液只剩500毫升左右时,离火去药渣,药液平分成2份,早晚各灌服1次。本方1剂适用于8~10只仔猪,具体可视仔猪的数量多少而按比例增减。

4. 针刺疗法: 主穴为脾俞、肝俞、三里、六脉、涌泉; 配穴为山根、玉堂、寸子。

针法: 主穴以补法为主,留针10~20分钟,配穴以平补平泻为主,不留针。

5. 光照疗法: 间接胆红素经光照射后可氧化水解为一种水溶性物质,由胆道排泄,以蓝光作用效果最佳。一般可用40瓦蓝光荧光灯为光源,光源与病猪距离控制在45~55厘米。照射时,需用黑布或黑纸遮盖病猪双眼,以免灼伤病猪眼睛,影响视力。除睾丸外尽量使皮肤裸露,症状轻者可持续照射24~36小时,重者可持续照射48~72小时。如无蓝光设备,也可利用白炽灯或自然光照射,自然光照射的时间长短,可依症状的轻重和季节的不同而相应调节,一般冬春季照射时间可在48~72小时,夏秋季照射时间可在18~24小时。

治愈判断标准: 黄疸消失; 血清胆红素连续72小时保持在34.2毫摩尔/升以下。

【专家提示】

1. 新生猪溶血病为常见病,发现后及时正确诊疗、对症处理、加强护理是治疗该病的关键。

2. 建立健全繁育母猪和配种公猪的健康档案、繁育档案,实行规范化管理是预防该病发生的根本措施。

3. 仔猪出生后膘情良好,一切正常,吮吸初乳后数小时到十几个小时整窝小猪发病,这是新生猪溶血病的诊断要点,临诊时据此就可做出诊断并用药,不必待检验结果,以免耽误病情。

4.对于既往有过溶血症的母猪,产前7天服用“活血化淤散” (益母草50克、白芍18克、木香10克、当归15克、川芎15克,共磨研为细末),每次15克,1日1次,至分娩。

5. 发病后有条件的最好立即将该母猪所生的仔猪由其他母猪代喂乳或人工哺乳,同时人工定时挤掉母乳,经过3天后母乳方可喂仔猪。如果有产仔期相近的母猪,且2只母猪性情都较温顺的话,则可以将整窝仔猪调换哺乳,以防止仔猪溶血病的发生。

6.运用光照疗法时,注意做好通风。夏季用自然光照射时不能直接在强光下暴晒,同时注意补充足够的液体,每4小时测体温1次,并采取必要的防暑降温措施。对哺乳期的母猪和断奶后的仔猪要饲喂富含铁、铜等微量元素的饲料,适当给予骨粉和食盐,同时要加强运动,促进体质的康复。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