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肉鸡生产有三个方面的需求,即饲料饮水、环境控制和健康保护。这三个方面对肉鸡生产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不可能把它们的重要性分出先后次序,但是环境控制的可变性最大,也是肉鸡生产者最有可能通过管理来改变的因素,从而提高成活率和生产性能。我们所讲的环境控制,即舍内小气候控制,包括肉鸡舍的建筑结构及使鸡群不受外界不良环境影响的措施。
环境控制,即舍内小气候控制涉及重要的管理因素包括温度、空气质量、垫料质量,这些重要的管理因素是相互作用的,通常肉鸡生产者改进一个因素的同时,也改进了其他因素。例如,鸡舍内增加新鲜空气量,在排出了舍内热空气改善鸡舍温度的同时,也带走了舍内多余的水分改善了垫料质量。
事实上最重要的管理因素是提供可控的空气,这种可控的空气是通过通风和加热向鸡舍内提供合适温度及质量的空气。我们所讲的鸡群感受到的空气温度是由舍内静止空气温度、风冷作用或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空气质量主要受舍内氨气及其他有害气体、灰尘、病毒颗粒、细菌及霉菌孢子的数量的影响,肉鸡生产者对舍内空气质量的管理将对肉鸡生产的其他方面起很大的作用。例如,舍内温度将影响到鸡群对饲料和饮水的消耗量,通风可以降低舍内病毒颗粒的浓度,减少舍内细菌和寄生虫的数量。鸡舍空气中的氨气、影响呼吸道的病毒、有害细菌及霉菌孢子,每个因素都能对鸡群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它们综合起来将对肉鸡的健康生长产生严重的影响。1日龄雏鸡的最大生长潜力主要取决于所选种鸡品种的遗传潜力,这种最大生长潜力在雏鸡到达鸡场时就已成为定局,而这种生长潜力实现多少主要取决于鸡舍内的环境控制。如果鸡群受到温度变化、不好的空气质量或疾病等方面的应激,鸡群就不能采食到足够的饲料和饮水,就不能发挥它的最大生长潜力。因此,鸡舍环境控制是肉鸡生产者实现在最短时间达到最大的体重且成本最低的关键。我们要牢记,在饲料转化为鸡肉的过程中,鸡体首先利用饲料中的营养维持鸡体的需要,例如维持鸡的体温。在鸡的维持需要满足之后,剩余的营养成分才用来满足生长和增重的需要。在鸡舍过热或过冷的情况下,饲料、饮水不足或者鸡群发病,鸡群把24小时采食到的饲料几乎完全用于维持需要而没有用于任何生长或增重。换句话说,一只40天的肉鸡必须先满足维持需要才可能将所获取的营养转换成40天的体重,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为鸡群提供最佳环境条件,这样可以使鸡群利用最少的饲料营养用于维持需要,而使更多的营养成分用于生长需要。鸡体内部的热量平衡是关系到肉鸡最大限度生长的重要因素,如果环境温度过低,鸡体不得不利用饲料中的能量来维持自身的体温;如果环境温度过高而且空气是静止的,鸡体将使用饲料中的能量,抬起翅膀并进行潜促式呼吸,以排出体内多余的热量,从而保持鸡体正常温度。流动的空气可帮助鸡体散发热量。如果静止的空气温度过高而使鸡群感觉不舒适,我们可以使空气流动达到2.5~3米/秒的风速,利用风冷作用来降低鸡体的温度。相反,如果静止的空气温度过低,使鸡群感到不舒适,任何空气流动都将使鸡群利用更多的饲料能量来维持体温。如果鸡舍的环境温度在不太热也不太冷的最佳范围,鸡群的增重应是最好的。同品种两群肉鸡生产性能差异显著,主要是鸡体维持需要不同造成的。而维持需要的不同主要是由温度过低或过高、是否有贼风、空气质量的好坏、喂料和饮水情况不同、是否有疾病等因素造成的。通常鸡群的维持需要越低,饲料中的营养用于生长的就越多,鸡群的生产性能表现越好。
我们同时还要了解,肉鸡的维持需要随着体重的增加而不断增加,这是因为随着肉鸡的生长,更多身体功能需要维持。在肉鸡的生长过程中,它采食的饲料逐渐增加,饲料中用于维持需要的营养成分数量即使在理想环境条件下,也会不断增加。在正常情况下,肉鸡的饲料转化率在早期生长阶段最好,随着体重的增加而不断降低。虽然雏鸡的体型较小,但是这个阶段的生长是最经济和最有效的。随着肉鸡的生长,维持需要不断增加,而饲料转化率却不断降低。从以上的管理内容我们了解到,肉鸡早期的环境管理是最为关键的,它可以获得最经济的体重增长,尽管肉鸡早期体重增加的绝对值较小,但是它对肉鸡后期体重增加将产生很大影响。有资料已证实,雏鸡进场后能立即饮水和采食对鸡群全期的生长性能是有益的。在第一周为雏鸡提供良好的营养水平,使雏鸡的某些系统得到良好发育可为今后肉鸡的生长打下良好基础。换句话说,早期的生长缓慢不能在后期得到补偿。但是我们也应注意,肉鸡育雏前两周管理的重要性也不能被夸大。有一些环境因素对肉鸡生长的影响看上去是不显著的,但这种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例如环境温度或空气质量的微小变化对单个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是有限的,但是在现代肉鸡规模为每场50 000只或100 000只的情况下,我们就需要考虑这种影响。鸡场管理的重点是整体鸡群的平均生产性能而不是鸡群中某一个体的生产性能,这就要求为整个鸡群提供有利于饲养的环境条件。因此,肉鸡场的良好管理将从这种大规模的饲养中得到回报。如果管理不好,情况则正好相反。我们要牢记我们管理的重点不是某一个体而是使整个群体获得最佳的生产性能。温度、空气质量、通风情况、垫料质量等的微小变化对肉鸡某一个体的影响可能是比较小的,但对于不低于20 000只规模的肉鸡群体,影响将是非常大的。下面让我们对上面所讲的对肉鸡个体和20 000只规模的肉鸡群体的影响做一个简单的数学计算。1磅相当于454克,0.1磅约相当于45克,0.01磅约相当于4.5克(现在4.5克相当于一个人一餐中肉、蔬菜等食物的盐分总量)。如果一只肉鸡每天有4.5克增重用于维持需要,我们对它很难测定,而且它对这只肉鸡的生长影响不大,然而4.5克乘以20 000只肉鸡将是90 000克,几乎在一天中损失198磅的增重。
现代的环境管理理论指出,在饲养规模为20 000只、40 000只、100 000只的肉鸡场中,为鸡群提供的环境条件的微小差异都对整个鸡群获得的经济效益有巨大的影响,同时要牢记前面所讲大多数管理因素对鸡群的影响是累加的,我们要为鸡群的早期育雏提供最佳环境条件尤为重要。当我们比较同一场不同群体或不同场的肉鸡生长性能时,毫无疑问,环境条件总是对生产性能最差的批次影响最大,一个养鸡业主的获利潜力主要取决于饲养规模的大小及1日龄雏鸡的遗传潜力,1日龄雏鸡的遗传潜力包括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成活率、胴体质量、胸肉率和可销售肉的磅数,这些遗传潜力能实现多少,养鸡业主真正获利多少则主要取决于从1日龄开始为鸡群提供的环境条件情况。生长潜力有多少转化为收入潜力,这是养鸡业主饲养一群肉鸡获利多少的决定因素。要从鸡群获得最大的收入,就要为鸡群提供最佳的环境条件,就像上面所举的例子,如果鸡场的最佳环境条件受到破坏,在20 000只群体中将损失198磅肉,如果按每磅5美分计算,将损失10美元。一批20 000只的肉鸡群损失10美元并不多,但我们必须了解,这只是每天每只鸡损失0.01磅的鸡肉,如果一群鸡每天损失10美元,养鸡业主能承受多少这种损失呢?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养鸡业主加强对环境的管理,则可以有很大的潜力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