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四)鸽病的诊断与给药方法
    来源:辈宠网

1.鸽病的诊断 对鸽病的快速诊断可通过问、看、检和剖检,有关诊断内容分述如下。

(1)问诊:即询问病鸽发病前的情况,也就是饲养管理情况、环境情况、疫苗接种情况、用药情况等,以及饲料与保健沙的配方、原料质量、配好后放置时间长短以及是否曾添加过什么药物等。鸽场有无购进新种鸽,是否按规定进行隔离饲养进行观察,有无外来鸽子或飞鸟进入,有无外来人员进场,周围环境情况,病前天气变化情况,即有无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突然变化的情况,有无应激因素的突然干扰。

特别注意询问本场鸽病的流行情况,附近养殖场疾病流行情况等,以便分析引发鸽病的因素。

(2)视诊:视诊主要是观察,即注意观察以下几个方面。

1)观察鸽群:即观察鸽群活动情况,每只鸽的精神状态、行为、眼神、羽毛等方面的状态。有病的鸽表现异常,如头颈蜷缩、不爱活动、离群独处、精神沉郁、羽毛蓬乱、眼睛无神、呼吸急促,有的还出现抽搐等神经症。

2)看饲料及饮水情况:正常种鸽的食量为每只每天50~60克,饮水量在温度偏低的晚秋、冬季和早春,每天每只20~30毫升,晚春、夏季、早秋气温偏高的时期为40~70毫升,春季每天每只饮水为30~40毫升,夏季及哺育亲鸽每只每天饮水在50~70毫升。鸽子采食量减少、采食时间延长、出现挑食,饮水量增加或减少都是异常现象。鸽子食欲减退,采食量减少,常见于一般性疾病、热性疾病;食欲废绝、拒食,病情严重,常见于如口咽炎或食道阻塞等病;采食量时多时少常见于慢性消化道疾病;有异食癖,如食毛、食蛋或其他异物,可以判断为缺乏维生素、微量元素,或钙、磷比例失衡,以及严重的消化道疾病或寄生虫病。

饮水方面,除了天气较热及运动量大增加饮水以外,一般严重下痢或发热性疾病,常见鸽子频频饮水,病情严重时反而出现饮水量减少或不饮水了。

3)看鸽粪情况:正常的鸽粪是浅褐色、灰黄色或灰黑色,形如短条状或螺旋状,粪便的末端或周围有白色附着物。鸽子拉稀,除了严重应激出现短时间拉稀外,就是消化不良或卡他性炎症;粪稀烂恶臭,且带有白色或浅绿色黏液,周围有泡沫,可能是患了沙门杆菌病、鸟疫、球虫病等;粪便由绿色变为黑绿色,可能是上述疾病进入后期达到很严重的程度;粪便呈肉糜状,可能是肠道卡他性炎症或寄生虫病;粪便干燥呈粒状,可能便秘、缺水;粪便上有白色黏液或红色黏液,可能是球虫或出血性肠炎;若粪便为黑色,则可能是胃或小肠出血;粪便常被一层黏液裹着,有时还有血迹,可能是肠炎。

(3)检查:对鸽子检查项目很多,分别讲述如下,这也是诊断鸽病的依据。

1)皮肤与体温检查:皮肤检查主要是检查颜色,表皮是否有损伤、充血、出血、丘疹及肿瘤等。患鸟疫、肺炎、亚硝酸盐中毒及贫血等,都可能导致皮肤紫蓝色;皮下出血是中毒的症状或维生素K缺乏。

另外,在检查鸽是否健康时,首先要检查体温,鸽子正常体温为40.5~42.5 ℃。鸽患传染病时体温会超过42.5 ℃,体温低于40.5 ℃,则表示体质很弱或濒临死亡。

2)羽毛检查:羽毛脏乱、折毛、掉毛等现象,多为体外寄生虫所引起的。

3)眼睛检查:健康的鸽眼睛干净有神,若眼结膜潮红或苍白,角膜损伤或穿孔,瞳孔混浊或缩小,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则可能患有眼炎、鸟疫、维生素A缺乏症及霉形体病等。

4)鼻瘤检查:健康鸽的鼻瘤干净且有弹性,呈浅红色或粉红色,如出现潮湿污秽、肿胀、色泽暗淡,则是发病的表现。

5)呼吸频率的检查:鸽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呼吸次数为30~40次,当肉鸽运动、气温升高时,呼吸次数会有所增加。在有病的情况下,如发热、肺炎、肠胀气、贫血、体内有害气体增加时,会出现呼吸浅表,呼吸频率增加。当出现昏迷、上呼吸道分泌物不完全阻塞或异物引起的气管狭窄时,可见呼吸频率降低。

6)鼻孔检查:健康鸽的鼻孔是清洁的,无分泌物流出,当肉鸽患鼻炎、喉气管卡他、鸟疫、霉形体引发疾病时,鼻孔内有大量的分泌物流出,沾污鼻孔周围及鼻瘤,表现不安,摇头,甚至咳嗽、打喷嚏、喘气或张口呼吸。当鸽鼻腔有大量分泌物蓄积和发生坏死性肺炎时,可见张口呼吸,呼出的气体有臭味。

7)咽喉检查:用双手轻轻打开鸽喙,检查有无潮红、肿胀、分泌物、假膜、烂喉、溃疡等,有时可能是患有咽喉炎、白假丝酵母病、白喉型鸽痘和毛滴虫病等。见口腔有粟粒大小的灰白色结节时,可能是维生素A缺乏症。

8)嗉囊检查:检查嗉囊是否有饱胀发硬。将鸽子倒转时有水样物流出,并有酸臭味,有时可能是消化不良,硬或软嗉囊病。

9)泄殖腔检查:检查泄殖腔有无充血、出血点的现象,如果有,可能是肠炎、副伤寒、Ⅰ型副黏病毒病。

(4)剖检:对死亡的鸽体进行解剖,对内脏各系统进行检查也是诊断的一种手段。剖检应在病鸽死亡后尽早进行,以便准确地观察到病变情况。解剖时应首先剥离皮肤,观察鸽子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是否正常,随后可以打开胸腔、腹腔,对内脏进行检查。检查脏器包括气囊、腹膜、食道、气管、心、肝、胃、脾、肾、胰等,观察其上有无病灶、炎症表现以及其他异常现象。

2.给病鸽投药方法 包括群体给药和个体给药。群体给药有温水给药法、混料给药法、保健沙给药法及外用给药法,个体用药包括口服给药法和注射给药法。

(1)群体给药:

1)温水给药法:本方法是将给鸽群投的药溶于水中让鸽饮服,这种方法适于在水中药效不被破坏的药物,药液当天配当天用完,当天用不完的也可以隔天使用;而在水中容易被破坏的药物,则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饮完,这样方能保持药效。通过饮水给药时,必须在给药前2小时左右停止供水,以便使鸽子饮到足够的药液。用药时要计算好药的用量,确定配制的浓度,按春、秋、冬季每只鸽每天饮30~40毫升,夏季则每只鸽每天饮50~60毫升水计算,把每天每只鸽的平均用药量加入水中,确保鸽子每天的用药量。

2)保健沙给药法:根据鸽群日龄(或年龄)确定每天每只鸽采食保健沙的量,然后称取每天每只鸽的平均用药量加入保健沙中,现用现配,确保鸽子吃够足量的药物。因保健沙所含药物成分较多,含有大量的常量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维生素,用药时应考虑这些物质对用药的影响,以免影响药效。例如,土霉素、四环素等不能与钙离子一起使用,在保健沙中加入这些药物时,暂时不加含钙的原料。

3)混饲给药法:有的养鸽场使用的是全价配合颗粒饲料,可以按每天每只鸽需要的饲料量将每天每只鸽需要的药量加入饲料中,也能确保鸽子吃足药量。不用全价配合颗粒饲料的鸽场,而所用的药又不溶于水,又不能加入保健沙中,可以将其混入少量水中喷在饲料上拌匀喂鸽子。

4)外用给药法:多为洗浴用药,使用量要适量,称量药物要认真、准确,防止药物中毒。

(2)个体给药:即对患病的鸽隔离饲养单独用药治疗的用药方法,一是口服给药法,二是注射给药法。

1)口服给药法:用药量准确,用于个别病鸽治疗。片剂、丸剂、胶囊可以直接投入口里。即投药人将鸽喙打开,把药粒投向口腔深处,并灌入少量的水,药物就被吃进去了。如果是水剂,可用胶管插入食道较深一点的部位,将药液灌入,胶管不能插得很浅,否则药液易进入气管呛入肺中造成麻烦。如果是粉剂,可以配成水剂,再按水剂灌药的方法进行灌服。

2)注射给药法:这种方法尽量少用,因为鸽子小,肌肉少,注射时容易造成损伤。必须采用肌内注射时,一是要用小针头,二是要小心操作,进针不能插得很深。注射部位应在大腿肌肉厚的部位或胸脯。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