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体腔、器官或组织,采取并检验其穿刺物,以诊断疾病的方法。穿刺的目的在于证实穿刺部位有无病理性产物;采取穿刺物(体腔液、活组织或病理性产物)进行实验室检验(理化学、组织学或微生物学),以提供诊断依据;排出病理性产物并灌注药液,以治疗疾病。由于穿刺可造成组织损伤和可能引起局部感染,故应根据临诊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穿刺手术过程及所有穿刺用具均需严格消毒;穿刺局部亦应按外科常规剪毛、消毒。采集穿刺物的器皿应清洁或无菌(微生物检查时)。采取的穿刺物,应立即判定其颜色、透明度及气味等物理特性,并速送实验室检验其他必检项目。
胸腔穿刺 探查胸腔有无积液并判断其性质,以鉴别胸水、渗出性胸膜炎、脓胸和血胸;排出胸腔积液并注入药液,以治疗胸膜疾病。穿刺部位,马、牛、羊在右侧第6肋间,左侧第7肋间(图1);猪在右侧第7肋间,胸外静脉上方或肩关节水平线下2~3厘米处。动物站立保定,术者左手将术部皮肤或皮肤切口稍向前方移动,用特制的胸腔穿刺器或连接胶管的18号长针头,沿肋骨前缘垂直刺入约3~4厘米深,当感觉阻力突然消失时,拔出针芯让液体自动流出;或用注射器吸取积液。术后消毒。当无液体流出时应立即堵住套(胶)管,以防空气进入,形成气胸。
图1 胸腔穿刺部位
腹腔穿刺 采取腹腔液体,鉴别腹水与腹膜炎;腹腔、盆腔器官的破裂或出血;排出腹腔积液或注入药液治疗。穿刺部位,牛、马在剑状软骨突起后方约10~15厘米(图2),白线侧方2~3厘米处(马宜在白线左侧; 牛宜在白线右侧)。动物站立保定, 术者蹲下, 右手持套管针(或16号针头), 由下向上垂直刺入; 左手固定套管, 右手拔出针芯, 采集积液。术后消毒, 穿刺位置要准确, 深度要适宜, 以防刺伤肠管。
图2 腹腔穿刺部位
心包穿刺 采取心包液,鉴别心包积液与心包炎;排出心包积液、积脓, 并冲洗治疗。穿刺部位, 在左侧第5肋间, 肩端水平线下2厘米处(图3)。动物站立保定, 使其左前肢向前伸出半步以充分显露心区, 术者左手将术部皮肤稍向前移动, 右手持带胶管的18或16号长针头, 沿第6肋前缘垂直刺入2~4厘米深, 然后连接注射器边抽边进针至抽出心包液为止。要防止刺伤心脏或发生气胸。
图 3 心包穿刺部位示意图
瘤胃穿刺 采取瘤胃内容物, 检验pH值、纤毛虫的数量与活力等, 以诊断、鉴别前胃疾病; 排出瘤胃积气, 紧急治疗瘤胃臌气。穿刺部位, 取胃液的穿刺点, 在左肷窝三角区的下角尖处(图4a); 排气的穿刺点在左侧髂骨外角与最后肋骨中点联线的中央或瘤胃隆起的最高点(图4b)。动物站立保定, 术者以左手将术部皮肤稍向前移; 右手持长针头或套管针向对侧肘头方向刺入。拔出针芯, 缓慢排出气体, 再插回针芯, 压定针孔周围的皮肤, 拔出套管针; 或连接注射器吸取瘤胃内容物。以穿刺放气为目的时, 放气应缓慢, 以防发生急性脑贫血, 亦可将套管放置一段时间, 待不再排气时拔出。
图 4 瘤胃穿刺部位及套管针
瓣胃穿刺 诊断或治疗瓣胃阻塞。穿刺部位, 在右侧第9肋间肩胛关节水平线上。动物站立保定。用16或18号长针头向左肘头方向刺入, 有刺入实体的感觉。针头随瓣胃蠕动呈“∞”字形旋转(秘结时则否)时,接上注射器,先注入适量灭菌盐水,然后迅速回抽, 如有草屑, 则说明已进入瓣胃, 采取必要措施后拔针。
皱胃穿刺 依据穿刺抽出物的pH值(真胃pH1~4; 瘤胃pH6~7)、含纤毛虫否(真胃不含, 瘤胃含),以区别真胃与瘤胃内容物,进行真胃左方移位的诊断。穿刺部位, 左方移位的真胃穿刺, 在左侧肘后至髋结节的联线上,第9~11肋间的三分之二处, 即叩诊出现过响鼓音, 且叩、听诊呈钢管音的位置上(图5)。动物站立保定, 用16或18号长针头垂直刺入, 不断回抽注射器活塞; 变动针头方向和深度, 直至能抽出液状内容物为止。
图 5 左方移位的皱胃穿刺部位
盲肠穿刺 马、骡急性盲肠臌气, 伴有严重内中毒或窒息时的一种紧急治疗措施。穿刺部位, 马、骡盲肠穿刺点在右侧肷窝中心, 即距腰椎横突约一横掌(10厘米)处(图6)。动物站立保定或侧卧保定, 必要时先用外科刀将穿刺点皮肤切一小口, 右手持套管针或针头向对侧肘头方向刺入; 左手立即固定套管; 右手拔出针芯, 让气体缓慢或断续地排出, 然后再插回针芯, 压紧针孔周围皮肤, 拔出套管。
图6 马盲肠穿刺部位
膀胱穿刺 多用于公牛、公猪和公羊的尿道阻塞、膀胱麻痹等导致膀胱过度充盈时的治疗措施。穿刺部位,牛可通过直肠穿刺膀胱, 猪、羊在耻骨前缘, 白线侧方1厘米处。牛站立保定, 先灌肠排除积粪; 然后将带有长胶管的14~16号长针头握于手掌中并使手呈锥形而缓缓伸入直肠, 在膀胱充满的最高处将针头向前下方刺入, 固定好针头至排完尿为止; 再将针头拔出握于手中带出肛门。猪、羊横卧保定, 将左或右后肢向后牵引, 使术部显露, 于波动最明显处, 向后下方刺入, 固定针头至排完尿为止, 拔出针头。
图7 腰椎穿刺及局部解剖模式图
脑脊髓腔穿刺 采取脑脊液并进行检验, 以诊断脑和脑膜疾病;排出脑脊腔积液; 注药治疗。穿刺部位, 腰椎穿刺在最后腰椎与第一荐椎之间的凹窝处,即“百会穴”的位置(图7)。颈椎穿刺在颈背侧正中线与寰椎翼两后角联线的交点,或枕嵴后8~12厘米的颈背侧正中线上(马、牛)(图8)。动物站立保定或横卧保定。腰椎穿刺时,用一手拇指和中指握住针体,另一手固定针尾,并以背腰部作支点垂直刺入,当穿通棘间韧带及硬膜时,稍有抵抗感觉。刺破硬膜时,可见动物尾根(甚至后躯)突然跳动,拔出针芯,即可有脑脊液流出。颈椎穿刺时,按上法刺入, 当针通过抵抗力较小的项韧带间隙后, 即刺到枢椎的齿突上,此时将针略后退(约0.5厘米),并使动物头弯向腹侧,再将针继续向前下方刺入,连接注射器,边刺边回抽,抽出脑脊液时即停止。拔针后消毒术部。
图8 马、牛颈椎穿刺位置示意图
肝脏活体组织穿刺 采取肝组织作病理学检查,以诊断肝脏疾病或某些传染病(如马传染性贫血等)。穿刺部位,牛在右侧离背中线20~40厘米作一水平线与第11(12)肋间相交点(图9);马在右侧髋股关节水平线(即距背中线约12~15厘米)与第14(15)肋间相交点(图10)。为防止内出血,可先静注10%柠檬酸钠液100毫升,经20分钟后,切开皮肤约2厘米长,术者左手放于动物背部作支点;右手握肝脏穿刺器沿切孔向地面垂直刺入,至针底部后,立即拔出穿刺器;送回针芯,通出肝组织块,放入10%甲醛液内固定,如无特制的肝脏穿刺器,也可用长注射针头,以相同方法刺入肝脏后,连接注射器吸取肝组织液,做涂片镜检。
图9 牛肝脏穿刺部位
图10 马肝脏穿刺部位
额骨硬度穿刺 依据骨硬度辅助诊断骨软症、纤维性骨营养不良等骨质疏松疾病。穿刺部位,牛、马在头部额骨上作两眼窝外角的联线与正中线相交,于交点上方左右两侧离开正中线1~1.5厘米处(图11)。动物站立保定,将压力针垂直刺入。无压力针时, 可用普通骨穿刺针代替。
图11 牛额骨穿刺部位
除以上各项穿刺外还有:喉(咽)囊穿刺、脾穿刺、肾穿刺、淋巴结穿刺、关节穿刺、卵巢穿刺、扁桃体组织采取及子宫内膜采取等。
韩永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