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黄痢(yellow scour of newborn piglet)又叫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初生仔猪以剧烈腹泻、迅速死亡为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对仔猪为害严重。
(一)病原
本病由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所引起,其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电镜下可见病菌细胞周围长出很多细长的F6(987p)菌毛(图5-1-1)。目前已知的致病性血清型至少有O8(O为菌体抗原)、O9、O45、O60、O64、O101、O115、O138、O139、O140、O147、O149、O15713个类型。这些菌株一般都具有K88、K99、K987P(K为表现抗原或称荚膜抗原)等黏着素抗原。来自猪的K88菌株都能产生热敏毒素(LT),有的还能产生耐热毒素(ST),但K99或K987P菌株能产生ST,不产生LT。本菌血清型多,之间无交叉保护性,且易产生耐药性。
图5-1-1 ETEC的电镜照片,可见病菌细胞周围长出很多细长的F6(987p)菌毛(磷钨酸负染16 000×)
(二)流行特点
本病的发生无季节性,散养的较少见,多见于规模化养猪场,猪场内有一次发生后,就会延绵不断,严重的窝窝发生、头头发病,为害很大。多发生于1~3日龄,对于初产母猪所产仔猪,由于缺乏母源抗体而下痢严重。病猪和带菌母猪是主要的传染源,通过粪便污染母猪皮肤和乳头,仔猪在吃乳和舐母猪皮肤时发生感染。饥饿、饲料品质差、气候骤变、饲养密度过大、卫生条件较差等不良因素均可诱发本病的发生。
(三)临床症状
出生12小时后,一窝仔猪中突然有1~2头仔猪发病,很快传开,其余同窝仔猪相继发病。病猪拉黄色糊状粪便(图5-1-2),混有凝乳块,腥臭,并沾满肛门、尾、臀部,严重的病猪肛门松弛、排粪失禁,不吃乳,很快消瘦、脱水、眼球下陷(图5-1-3,图5-1-4),肛门、阴门呈红色,站立不起,1~2天死亡,个别窝病死率可高达100%。
图5-1-2 病猪拉的黄色糊状稀粪
图5-1-3 病哺乳仔猪拉稀
图5-1-4 病哺乳仔猪严重脱水
(四)病理特征
病死仔猪,尸体严重脱水而干燥皱缩,眼窝下陷。腹腔器官表面和肠浆膜面有黄白色絮状纤维蛋白附着,严重充血,肠黏膜呈急性卡他性出血性炎症,腹股沟淋巴结和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肝淤血。肠管膨胀,肠壁变薄,胃、肠腔内有多量黄色或灰白色稀粪(图5-1-5,图5-1-6)和气泡,黏膜充血、出血。肾脏有小的出血点或坏死点。镜检,胃肠黏膜上皮完全破坏、脱落,肠绒毛裸露,固有层水肿,并有一些炎性细胞浸润。实质性器官变性,并在肝脏和肾脏常见有凝固性坏死灶(图5-1-7至图5-1-9)。
图5-1-5 病猪胃内充满凝乳块
(五)诊断要点
根据临床的进行性下痢和病理剖检变化可作出诊断,必要时进行病原分离鉴定。
图5-1-6 病猪肠腔充满黄色稀粪,含乳凝块
图5-1-7 病猪十二指肠上皮脱落,肠腔内充满坏死脱落物质和大量细菌(箭头所指40× )
图5-1-8 病猪胃黏膜上皮脱落,和未消化的食物混合; 在胃腔内,固有层明显淤血肿胀
图5-1-9 病猪小肠黏膜上皮脱落,固有层明显淤血肿胀
(六)治疗方法
1. 西药治疗
饲料中按下列剂量添加药物: 新霉素200mg/kg,复方替米先锋1 000mg/kg,环丙沙星200mg/kg等,同时加入VE硒粉200mg/kg;饮水中添加补液盐、多种维生素。治疗病重猪时的选药方案参考表5-1。
表5-1 西药治疗猪大肠杆菌病
药名 | 功用 | 千克体重用量 | 使用方法 | |
大力士(阿米卡星) | 抗菌消炎 | 0.1mL |
混合后肌内注射,每
天2次,连续3~5天 |
|
环球之星 | 0.1mL | |||
地塞米松注射液 | 抗炎、抗休克 | 4~12mg | ||
磺胺嘧啶钠 |
抗菌
消炎 |
二选
一 |
100~200mg | 肌内注射,每天1次,连续3~5天 |
强效阿莫西林 | 10m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