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第二章 养殖场减少疾病的根本出路——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控制体系
    来源:辈宠网

为什么禽流感、新城疫等烈性传染病频繁发生?为什么疾病的治疗越来越难?为什么农户小规模养鸡场比集约化养鸡场疾病问题严重?主要是因为没有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控制体系或生物安全控制体系漏洞太多。

★ 生物安全与鸡病

● 生物安全的概念

广义的生物安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人类的健康安全,二是农业生物安全,三是环境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所受的外来威胁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人和动植物的各种致病有害生物(如口蹄疫、猪瘟、禽流感等)。

外来生物入侵(如“飞机草”入侵造成的物种消失等)。

转基因生物,给人类造福的同时,可能会带来极大威胁。

● 鸡病

养殖的两大成本:饲料成本与疾病防治成本。养殖技术的差距越来越小,下一轮竞争将集中在疾病防范与成本控制,尤其在规模扩大和饲养密度加大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疾病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除了病原因素(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外,还需考虑遗传、营养、环境、管理等因素。

传染病的发生过程:病原入侵→突破第一道屏障(体表或黏膜)→有感受性的器官组织(靶器官、靶组织)→综合作用(入侵病原量、家禽营养状况、免疫状况、饲养管理、环境因素等)→是否发病(临床或亚临床感染)和病程长短。

● 生物安全的措施

生物安全措施由隔离、交通管制(如各种海关和强制检疫、消毒等)、卫生管理三大要素组成。

养殖场常采用生物安全措施的原则:经济、可行、低风险。

★ 生物安全实施的原因

● 生物安全实施的背景

第一,禽产品(禽蛋、禽肉等)是人类动物性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第二,家禽业的发展已由满足温饱问题转向食品安全问题。

第三,家禽生物安全是指所有能避免引起禽病或人畜共患病的病原微生物入侵禽群的管理措施。可以说生物安全是一个预防疾病的系统。

● 养殖场病原的来源

人员性因素:场内工作人员、服务代表、兽医、运输司机、参观人员等。

鸡舍和设备:受污染的鸡舍、设备、用具等。

病鸡或带菌鸡:患病鸡、感染带菌(毒)鸡及康复期排菌(毒)鸡是最直接的传染源。尤其是同时饲养不同年龄阶段鸡的养殖场,更容易造成交叉传染。

媒介动物:如带菌啮齿动物、野鸟、黑甲虫等。

饲料、水源及风等。

● 鸡病带来的危害

死亡:禽流感、新城疫、马立克病、传染性法氏囊病、大肠杆菌病等可造成年鸡死亡,导致养殖失败,经济损失惨重。

生产性能下降:传染性支气管炎、产蛋下降综合征、慢性呼吸道病、大肠杆菌病、沙门杆菌病、种鸡腿病以及球虫病等病可引起蛋鸡产蛋率下降、肉鸡生长停止等。

饲料转化率下降:肠毒综合征、蛔虫病、绦虫病、虱子等病可以降低饲料转化率,肉鸡出栏时间延长,蛋鸡产蛋率低下等。

费用高:兽医检验、服务成本及治疗费用增加。

● 鸡病常见的防治方法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既可以作为疫病预防措施,也可以作为疫病治疗措施,疫苗对某些常见病毒性疾病的预防控制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疫苗还存在着带毒、散毒、保护率不稳定、应激反应、影响鸡群整齐度等问题,再加上新病缺乏疫苗和免疫抑制病存在的问题。尽管存在这些问题,免疫接种在养鸡业的作用仍不容忽视。

抗生素、中草药制剂和益生素的应用:抗生素在生产中常被用来控制某些疾病、促进生长和提高饲料报酬,对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它暴露出的问题也很明显,如耐药性的增加、药物残留、对人医用药的干扰等。

近年来,中草药制剂在鸡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受到越来越多地重视和应用,它对机体的双向调节、免疫增强、抗菌抗病毒、多种作用、安全性、廉价及对诸多化学合成抗菌药物、抗生素显著的配伍效果,得到了广大兽医工作者和用户的认同。它的不足之处在于体积较大、作用针对性不强。

益生素对某些疾病控制效果相对比较好,如沙门杆菌病,但不足之处是使用效果不完全可靠,因为它只能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的数量和种类来提高鸡的抗病力。

● 生物安全措施

◆养殖场的设计与管理

场址的合理选择:场址要远离交通要道、排水沟、其他污染源(如孵化场、禽产品加工厂、金属加工厂等);地势高,水、电便利,水质符合饮用标准。

养殖场布局合理:养殖场要设围墙或围栏;道路要硬化、平整,行人、运输道路分开,运输最好单方向进行,从幼龄禽到老龄禽、从清洁区到污染区、从独立活动区到公共活动区;幼龄禽舍处于上风向;场址布局合理,办公区、生活区与生产区分开设置,并保持合理间距;进出禽舍口设消毒池;适当绿化。

鸡舍设计注意事项:鸡舍要有2.5米以上净高;隔热保温性能好;半开放式鸡舍要能够较好的对流通风;墙壁内表面和地板平整光滑、耐冲洗,利于清洁消毒;门窗设置防野鸟、老鼠、蚊蝇等装置。

◆鸡群科学的管理

第一,鸡的种类和品种。不同种类和品种的养鸡场有不同的生物安全措施,要详细规划。

第二,鸡群的密度要适中。密度越大越容易发生疾病,一般建议每平方米10只成年肉鸡,具体的密度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而确定。

第三,鸡群的来源。确保鸡来自无传染性疾病的鸡场。引进雏鸡时,最重要的是看种鸡是否做过常规检测,如鸡白痢、鸡伤寒、鸡贫血病、马立克病、支原体病(慢性呼吸道病和滑液囊炎)等。

第四,禁止混养。鸡群混养增大了疾病的危险性。尽量不要把不同年龄、不同免疫状况的鸡在一起混养。

◆人员的管理和日常工作管理

第一,场内工作人员。要建立和自觉遵守生物安全与卫生防疫制度,不得与外来禽类接触,更不能私自养禽。

第二,服务商。如饲料服务商、兽药服务商、生物制品服务商、屠宰公司等人员及其他来访人员进场前必须彻底消毒。原则上尽量避免和减少到养殖场区。

第三,检查人员。如政府检查官员等进场前要彻底消毒,穿戴工作服。

第四,兽医技术人员。对于养殖场专职兽医人员进出鸡舍前要穿戴工作服并严格消毒,包括手和工作场地的消毒。严禁外来兽医进入养殖场,若发生疫情必须到养殖场处理疾病时,必须经过严格消毒后方能进入鸡舍。

第五,饲料和饮水的管理。饲料与鸡的健康有很大关系,如动物性饲料原料(鱼粉、肉骨粉等)很容易滋生霉菌和受沙门杆菌污染,饲料储存不当造成维生素含量降低等。

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检查水质(包括水源和饮水系统),因为水对鸡的影响是很大的,如水中微生物含量过高易造成年鸡群发病。

第六,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建立常规操作手册,明确各种标准规程并严格遵照标准规程执行。

◆啮齿动物和昆虫管理

啮齿动物和昆虫常常是疾病传播的媒介。

清除啮齿动物的第一道屏障是在厂区周围设置相对开阔的场地(啮齿动物害怕穿过开阔场地),关闭门、窗等。

清除啮齿动物的第二道屏障是诱饵灭鼠。清除苍蝇和其他昆虫的有效方法是根除它们生活、繁殖的栖息地(如粪堆、腐烂的蔬菜等),关闭门窗,使用纱窗,搞好卫生清洁。

★ 档案建立

建立鸡群养殖档案,记录每栋鸡舍每一批鸡的有关数据,对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可提供重要的依据。

★ 鸡舍清扫要点

自上而下清扫(包括舍内和舍外)。

移出有关设备、用具。

检修老化设备和用具。

消毒顺序:清扫→消毒水浸泡→水冲洗→喷洒杀虫剂→(移入设备、铺设垫料)→甲醛熏蒸消毒。

★ 生物安全实施的原则

生物安全没有固定模式,要根据本场情况和周边环境本着“经济、可行、低风险”的原则来设计。运用生物安全的观念组织生产,只有彻底改变观念,从管理层开始,到产业链中每一环节都树立生物安全理念,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疾病的发生,获得最大的利润。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