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 IB)是一种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的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疾病。该病具有高度传染性,传播速度极快,因病原系多血清型,而使免疫接种复杂化。感染鸡生长受阻,耗料增加、产蛋率和蛋品质下降、死淘率增加,给养鸡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研究表明,我国目前流行的传支毒株以Mass、T、Hotle和Gray为主,并伴有大量的变异毒株,现已成为危害养鸡业的重要疾病之一。
【诊断要点】传支的临床病型十分复杂,有呼吸型、肾型、肠型和腺胃型等多种变异型。
(1)呼吸型传支:以雏鸡发生严重呼吸道症状,咳嗽、喷嚏和气管发生啰音,输卵管受到永久性的损伤等;产蛋鸡则发生产蛋量下降、蛋品质降低等。剖检病鸡,见鼻道、气管、支气管内有浆液性和卡他性或干酪样(后期)渗出液;气管黏膜粗糙、肥厚和轻度红肿;环绕支气管的肺组织局灶性实变;气管黏膜局灶性或融合性着色,肥厚,气囊浑浊,有黄白色干酪样渗出物。
(2)肾型传支:以肾脏肿大、肾小管和输尿管内充满大量白色的尿酸盐沉积等为特征。
(3)腺胃型传支:发病日龄通常在50~60天,病鸡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消瘦,腹泻,生长停滞,发病率30%~50%,死亡率30%左右,主要是腺胃肿胀。目前认为该病一般是传支和网状内皮增生症的混合感染。
【防治原则】本病目前尚无特异治疗方法。一般的对症治疗没有明显效果,仅能减少细菌的继发感染、减缓病程。此外,传支的发生往往与环境条件有一定的关系,鸡群拥挤、鸡舍气温过热过冷、通风不良、营养不良等均可成为发病诱因。平时应加强对鸡群的饲养管理,适当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注重育雏室的保温与通风,保持垫料干爽,降低空气中氨气浓度等,均可降低传支的发病率。
免疫预防是根治该病的根本性措施。疫苗包括活苗和灭活苗,活苗一般用于首次免疫,而灭活疫苗主要应用在产蛋鸡开产前。
首免:5~7日龄新支二联弱毒苗(LaSota-H120或LaSota-MA5)点眼滴鼻;二免:20~23日龄新支二联弱毒苗(LaSota-H120或LaSota-MA5)点眼滴鼻及新支二联油乳灭活苗皮下注射;三免:45~50日龄新支二联弱毒苗(LaSota-H52等)点眼滴鼻。对于种鸡群,在开产前和产蛋中期应各使用新支二联油乳灭活苗肌注接种一次,其间还可应用新支二联弱毒苗(LaSota-H52)经饮水免疫接种1~2次。在有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发生的疫区,可加免预防肾型的疫苗。当然免疫程序还需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而定。对于病型复杂、血清型和变异株较多的IB尤应如此。
【误区实例】
(1)江苏某个体养鸡场的1 000多羽草鸡于7日龄曾用新一支二联苗饮水首免,15日龄用IBD弱毒苗饮水首免,21日龄用NDIV系苗和IBD弱毒苗饮水二免,并同时肌肉注射新—支—法三联油乳剂灭活苗。鸡群于35日龄发病,开始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呼吸道症状非常明显,气喘、咳嗽;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鸡呆立,羽毛松乱,两翅下垂,拉白色样稀粪;最后肛门周围被粪便糊住,排便困难。剖检病鸡,气管、支气管、鼻腔和窦中有浆液性分泌物,气囊含有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输尿管充满白色尿酸盐,直肠后段沉淀尿酸盐而呈石灰浆样,腺胃严重肿大,胸腺和法氏囊萎缩。病程约2周,整个发病期间共死亡36只,死亡率约3.6%。初诊为低致病禽流感。病鸡发病期间曾使用金刚烷胺、强力霉素和泰乐菌素饮水、氟哌酸拌料,均未见明显效果。
(2)某养殖户饲养的1 900只肉仔鸡28日龄发病,发病初期有轻微的呼吸道症状,羽毛逆立,精神萎靡,排米汤样稀粪,鸡爪干瘪;3天后,呼吸道症状加重,精神沉郁,怕冷扎堆,羽毛松乱,食欲废绝,口渴贪饮,严重下痢,拉黄白绿粪;随着病情的发展,鸡群严重呼吸道症状,张口伸颈、甩鼻、呼噜、咳嗽,口腔内充满黏液,并不断做吞咽和摇头状,企图把口腔的黏液甩出,粪便呈水样,并有病鸡死亡。剖检6只病死鸡,病变大致相同。鸡体脱水,喉头气管黏膜出血、充血,肺出现水肿并有干酪物,气囊增厚,有黄白色干酪物,肝脏肿大、外有纤维素性白色包膜,心包增厚,外有纤维素渗出物,腺胃乳头水肿,十二指肠黏膜出血,卵黄蒂下3~6厘米处有出血,回肠出血。肾脏肿大、苍白,肾小管和输尿管内尿酸盐沉积,肾脏呈“花斑肾”,盲肠扁桃体轻度出血。初诊为非典型新城疫继发感染大肠杆菌病。大群采取新城疫疫I系苗紧急注射,上午饮用泰乐菌素,下午饮用黄芪多糖和氟苯尼考,效果不明显,死鸡不断增多。其实这是一起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非典型新城疫继发感染大肠杆菌病的混合感染。
(3)某养鸡场饲养3 000羽三黄肉雏鸡,网上育雏。38日龄时开始发病,最初个别雏鸡精神不振,羽毛蓬乱,两翅下垂,食欲下降,个别鸡流鼻液,喘气,呼吸迫促,张口呼吸,发出异常“呼噜”音(夜晚呼吸音更明显),出现咳嗽,眼睑肿大,流泪,病雏因怕冷而常拥挤在一处。当天户主将病雏隔离,用乳酸诺氟沙星饮水,没有明显效果,次日死亡6羽;随后病鸡数增加,症状加重,死亡数也陆续增多,第7天达到高峰,继而持续下降5天。其间用喉炎康、恩诺沙星、阿莫西林等抗菌类药物治疗均未见效,死亡率约10%。剖检,大部分病雏机体脱水严重,肌肉发绀,皮肤与肌肉不易剥离;气管黏膜水肿和充血,有浆液性、黏液性或干酪样渗出物,支气管附近可见有肺炎病灶,鼻腔、喉头、气管内有少量淡黄色黏稠液体;肠壁变厚;肾肿大苍白呈化斑状,表面有尿酸盐沉积。这是一起典型的肾型传支病变。
【纠误分析】本病在临床上易误诊为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慢性呼吸道病等。
(1)实例1误把肾型传支当做低致病禽流感,二者的确不易区别,低致病禽流感有轻微到严重呼吸道症状,咳嗽、流鼻涕、流泪,少数鸡眼部肿胀、结膜炎。严重者眼睑及头部肿大,通常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饮食减少,病鸡患更加严重的心包炎及气囊炎。
(2)实例2忽略了肾型传支,另外在对新城疫的处理上,对28日龄肉仔鸡采取新城疫Ⅰ系疫苗紧急注射也欠妥。
(3)实例3误把肾型传支当做传染性喉气管炎,后者多见于成年鸡,主要表现为坐式呼吸困难,伸直头颈张口呼吸,咳嗽,咳出血性黏液,附着于笼具、饲槽上。剖检可见,喉头和气管黏膜发炎肿胀、出血,气管后段常有血凝块样物质沉积。
【推荐用药】没有特效的药物,对症治疗可以减轻病情。一旦发病,应当用强力霉素、复方泰乐菌素等广谱抗生素治疗继发感染,连用3~5天;或穿心莲、黄芩、大青叶、板蓝根各45克,黄连、沉香、麻黄各30克,黄柏、甘草各40克,连翘、玄参各30克,柴胡50克,共为末,加适量水熬开晾凉,1%拌料喂服,连用5天,对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减少死亡都有一定的作用。
【注意事项】大量的临床实例表明,常规疫苗H120、H52对肾型IB的流行几乎无效。接种肾型的IB疫苗已成为必然。针对IBV致病性复杂、血清型多样,且不同血清型之间交叉保护性弱的特点,进行毒株筛选,研制多价IB疫苗,才能有效防治IB。在这里值得介绍的是,新城疫、传支二价活毒疫苗(VH+H120+28/86)中的传支H120+28/86,特别选用传统的麻州血清型H120毒株及针对肾型病毒28/86毒株研制而成,对传染性支气管炎具有较好的全面防治效果。MA5对肾型传支和呼吸型传支具有一定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