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五)鸡白痢
    来源:辈宠网

鸡白痢(PD)由鸡白痢沙门杆菌感染引起,禽伤寒(FT)由鸡伤寒沙门杆菌感染引起。它们主要引起雏鸡和火鸡的败血病,另外鹌鹑、野鸡、鸭子、孔雀、珍珠鸡也易感。这两种疾病都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播。鸡白痢沙门杆菌和鸡伤寒沙门杆菌通常被看成同一种细菌。

1.流行病学特点:鸡白痢的死亡病例通常限于2~3周龄的雏鸡。尽管禽伤寒通常被认为是成年鸟类的一种疾病,但报道仍以雏鸡死亡率高的为多。禽伤寒可致1月龄内雏鸡的死亡率高达26%。鸡白痢、禽伤寒造成的损失始于孵化期,而对于禽伤寒,损失可持续到产蛋期。据报道,有些鸡伤寒沙门杆菌对雏鸡产生的病变与鸡白痢不易区分。

与其他细菌性疾病一样,鸡白痢和禽伤寒可通过几种途径传播。受感染的禽(阳性反应禽与带菌禽)是本病蔓延与传播的最重要方式。在早期的调查研究中,人们即认识到被感染种蛋在这两种疾病的传播中起着主要作用。感染禽不仅将疾病传给同代禽,而且还经蛋传给下一代。其原因:一、蛋在母禽排出时即感染本菌;二、在排卵之前卵泡中即已存在鸡白痢沙门杆菌和鸡伤寒沙门杆菌,后者可能是经蛋传播的主要方式。

鸡白痢沙门杆菌的其他传播方式还有通过蛋壳进入蛋内和通过污染的饮水、饲料传播,但这两种方式似乎不太重要。感染鸡白痢沙门杆菌或鸡伤寒沙门杆菌的母鸡所产的蛋带菌率高达33%。感染雏鸡或小母鸡的接触传播是鸡白痢沙门杆菌和鸡伤寒沙门杆菌散发的主要途径。这种传播可发生于孵化期间,只能通过福尔马林熏蒸方法才起到防止本病的作用。已有报道,感染鸡伤寒沙门杆菌的鸡,死亡率高达60.9%。感染鸡互啄、啄食带菌蛋及通过皮肤伤口,均可使本病在鸡群中传播。感染禽的粪便、污染的饲料、饮水及笼具也是鸡白痢沙门杆菌和鸡伤寒沙门杆菌的来源。饲养员、饲料商、购鸡者及参观者,他们穿梭于鸡舍及鸡场之间,除非认真地将鞋、手和衣服进行消毒,否则也能够携菌传播。卡车、板条箱和料包也能被污染。野鸟、动物和苍蝇可成为机械传播者。

蛋黄中凝集素的水平可影响种蛋传播。鸡白痢沙门杆菌的凝集素对防止感染种蛋的胚胎死亡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而成为通过种蛋传递病原的促进因素。

2.症状:人们认为鸡白痢主要是雏鸡或雏火鸡的一种疾病,而禽伤寒则较常见于育成和成年的鸡与火鸡。由于这两种疾病可垂直传播,所以对于雏鸡与雏火鸡而言,其病症几乎相同。鸡白痢有时呈亚临床感染,即使是经蛋感染的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1)雏鸡和雏火鸡:用感染的种蛋进行孵化,可在孵化器中或孵出后不久见到垂死和已死亡的雏鸡。病雏表现嗜睡、虚弱、食欲丧失、生长不良、肛门周围黏附着白色物,继而出现死亡。在某些情况下,孵出后5~10天才可见到鸡白痢的症状,再过7~10天才有明显表现。死亡高峰通常发生在2~3周龄。在这些情况下,患禽表现为倦怠、喜在加热器周围缩聚成一团、两翅下垂、姿态异常。

由于肺部有广泛的病理变化,可见到病雏呼吸困难、喘息。耐过病雏生长严重受阻,且羽毛不丰。这些禽不可能发育成为精神旺盛或生长良好的产蛋禽或种禽。严重暴发后耐过的禽群,成熟后大部分成为带菌者。

据报道,雏鸡感染鸡白痢沙门杆菌可引起失明,胫跗、肱桡和尺关节肿胀。在某些情况下,雏鸡的关节发生局部性感染的概率较高,可致跛行和明显肿胀。在美国东部地区最近暴发的鸡白痢中,经常可见由鸡白痢沙门杆菌引发的滑膜炎或跗关节肿胀。

(2)育成和成年禽:感染禽有没有症状,不能只根据其外部表现作诊断,特别是鸡白痢病例。鸡群有急性暴发时,最初表现为饲料消耗量突然下降、精神萎靡、羽毛松乱、面部苍白、鸡冠萎缩。当同时发生鸡白痢和禽伤寒时,还可见到其他症状,诸如产蛋率、受精率和孵化率的下降,这主要取决于禽群感染的严重情况。感染后4天内可出现死亡,但通常是发生于5~10天。感染后的2~3天,体温上升1~3 ℃。据报道,育成禽和成年禽较少发生鸡白痢,主要症状为厌食、腹泻、精神沉郁和脱水。

(3)发病率和死亡率: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很大,受年龄、品种的易感性、营养、鸡群管理和暴露特性的影响,鸡白痢引起的死亡率从0~100%不等。最大的损失发生在孵化后第2周内,在第3~4周时死亡则迅速下降。据报道,禽伤寒引起鸡的死亡率为10%~96%。

发病率常比死亡率要高得多,因为总有一些雏鸡会自然康复。感染鸡群所孵出的幼雏及与这群雏鸡同一房舍饲养的雏鸡通常要比遭受运输应激的雏鸡死亡率低。火鸡与肉鸡的损失程度相同。

3.病变:雏鸡最急性病例,在育雏阶段的早期表现为突然死亡而没有病变。急性病例,可见肝脏、脾脏肿大和充血,有时肝脏可见白色坏死灶或坏死点,卵黄囊及其内容物有或没有出现任何病变,但病程稍长的病例,卵黄吸收不良,卵黄囊内容物可能呈奶油状或干酪样。有呼吸道症状的患病禽,肺脏有白色结节,在心肌或胰脏上有时也有类似马立克病肿瘤的白色结节。心肌上的结节增大时,有时能使心脏显著变形。这种情况可导致肝脏的慢性出血和腹水。心包增厚,内含黄色或纤维素渗出液。在肌胃上也可出现相同的结节,偶尔在盲肠和大肠的肠壁可见到。盲肠内容物可能有干酪样栓子。有些禽表现关节肿大,内含黄色的黏稠液体。

4.治疗:预防和治疗的有效药物,磺胺类药物包括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嘧啶、磺胺噻唑、磺胺二甲基嘧啶和磺胺喹啉,这些药物已用于鸡白痢和禽伤寒的治疗。磺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和磺胺甲基嘧啶在雏鸡饲料中最大用药剂量为0.75%。雏鸡于1日龄时开始喂药,连用5天或10天,可有效地预防雏鸡的死亡,但鸡群在停药5天后又出现死亡。最初5天在粉料中拌入0.5%的磺胺甲基嘧啶,可降低感染母鸡的后代——雏鸡的死亡率。治疗禽伤寒时,饲料中加入0.1%的磺胺喹啉,用药2~3天,如有需要,再以0.05%的比例用药2天;也可用水配成0.04%的药液,连用2~3天,若有需要,也可重复一个疗程。在屠宰食用前至少停药10天。许多研究表明,用药后存活的禽中,有相当一部分成了感染禽。

许多抗生素可有效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如氯霉素以0.5%的比例拌料,连用10天;金霉素以200毫克/千克的比例拌料,氨基糖苷类以150毫克/升或225毫克/升的比例饮水,连用5天。但是,这些抗生素都不能有效地根除鸡白痢沙门杆菌。孵化前用硫酸新霉素喷雾蛋壳,这对控制雏鸡的鸡白痢是有益的。

5.管理措施:制定管理制度,防止鸡白痢或禽伤寒传入禽群,逐步地将带菌者消除。

(1)雏鸡与雏火鸡应该从无鸡白痢和禽伤寒的场所引入。

(2)无鸡白痢和禽伤寒鸡群都不能与其他家禽或来自不能确定有无该病的舍饲禽相混群。

(3)雏鸡与雏火鸡应置于能够清理和消毒的环境中以消灭上批鸡群残留的沙门杆菌。

(4)雏鸡与雏火鸡应饲喂颗粒的粗屑饲料,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鸡白痢沙门杆菌、鸡伤寒沙门杆菌和其他沙门杆菌经污染的饲料原料传入鸡群的可能性。使用无沙门杆菌饲料原料是极为理想的。

(5)通过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外源沙门杆菌的传入。

1)自由飞翔的鸟类常常携带沙门杆菌,但很少遇到鸡白痢沙门杆菌或鸡伤寒沙门杆菌。禽舍必须有防止飞禽的设备。

2)鼠、兔、猫、狗和害虫可作为沙门杆菌携带者,但很少发现其感染鸡白痢沙门杆菌或鸡伤寒沙门杆菌。因而,禽舍应有防啮齿动物的设施。

3)控制昆虫很重要,尤其是防苍蝇、鸡螨与小粉虫。这些害虫常为环境中的沙门杆菌和其他禽病原的生存媒介。

4)使用饮用水或供给经氯化的水。在某些地区,取露天池中的表层水供给肉鸡饮用,这有一定的危险性。

5)本菌的机械传播者,包括人的鞋和衣服、养禽设备、运料车与装禽的板条箱。必须小心谨慎防止经污染物传入鸡白痢沙门杆菌或鸡伤寒沙门杆菌。

6)必须对死禽做适当地处理。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