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二、疫苗接种使用与运输贮存的注意事项
    来源:辈宠网

(一)禽用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珍禽疫苗应在具有兽用生物制品专用经营许可证的商店购进。疫苗瓶上必须贴有中国兽药监察所统一印制的专用标签,或有专门的动物防疫机构组织供应,同时还必须正确使用疫苗接种才有预防疫病的效果。使用疫苗接种,应注意以下问题。

1.疫苗特性:禽用疫苗种类多,生产厂家多,免疫方法各不相同,因此选择质量好的疫苗是科学免疫接种的前提。合格的疫苗应具备下列特性:

(1)疫苗必须来自信誉良好、质量有保证的厂家,并且要依照现行法规使用,特别是通过GMP认证的产品质量可能更有保证。

(2)安全性高,注苗后没有或很少有不良反应。

(3)效果明显,使用后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和持久的保护力。

(4)疫苗性质稳定,易于保存和运输。

(5)使用方法简便,易于大批使用。价格低廉,来源充足。

2.免疫接种:对珍禽群进行免疫接种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疫苗质量要有保障,要从正规厂家购买。如果注射不合格的疫苗,就会导致免疫失败,可能导致传染病的发生。

(2)各种疫苗必须按相关的规定进行低温冷藏,运输时要有冷藏设备。如果在运输或贮藏中失效,相关的疫苗就要全部报废,重新购买。

(3)使用疫苗前要逐瓶检查,看瓶子是否有破损,疫苗是否变质,并记录疫苗的品种、生产厂家、生产批号、有效期、贮存条件、注射地点、日期和畜(禽)数量,以备查验。

(4)认真阅读疫苗使用说明,严格按照说明书所要求的稀释方法、使用方法及剂量使用,不要随意改变。一般来说,液体疫苗在使用前应充分摇匀,每次吸苗前再充分摇匀。冻干疫苗加入稀释液后,经充分振摇和全部溶解后方可使用。在一般情况下不要擅自对某些疫苗加大或加倍剂量。

(5)免疫时所使用的各种器具要清洁、消毒后使用,不得在同一注射器中混用多种疫苗。但在使用活苗时,所用器具不可用消毒药消毒,以免影响免疫效果。废弃的针管、针头和生物制品的容器都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6)饮水免疫时要注意水质不能过硬,水中不能含有消毒剂,并要根据禽只的日龄及舍温控制好饮水量,要保证绝大多数禽只在规定时间内饮到足量的疫苗水。

(7)免疫接种前后要加强饲养管理,提供舒适的环境和适口性好的饲料,减少应激因素,使珍禽群及早产生足够的免疫力,并提高抗体水平。一般不提倡在断喙和阉割时接种疫苗,因为这些对幼禽都有巨大应激。

(8)弱毒活疫苗在首次使用地区,可能引起动物严重反应;正处于疫病潜伏期的动物使用后,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引起死亡。为此,在全面开展防疫之前应对每批疫苗进行约30天的安全试验,并观察14天,确认安全后,方可全面展开防疫,注射弱毒苗的前后3天内不得饲喂或注射任何抗生素、磺胺类或抗病毒药物。

(9)使用抗病血清,应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早期使用,如发生某些过敏反应可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如注射肾上腺素等。

(10)疫苗只能防病,不能治病,而抗病血清也只能用于疾病初期的治疗或紧急预防。某种生物制品仅对相应的疫病有效,而对其他疫病无效。

(11)由于疫苗免疫可导致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副反应,引起机体短时间抵抗力下降,即出现免疫负期,故两种以上疫苗免疫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一般至少间隔3~5天。

(12)联苗或多种疫苗混合免疫,可大大提高防疫工作效率,但应考虑不同疫苗之间的相互干扰,以及机体对多重刺激的承受能力。如果疫苗之间产生了干扰作用,或机体不能忍受过多刺激,引起剧烈免疫副反应,减弱了机体功能,均不能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

(13)疫苗接种应选择正确的途径,既要考虑工作的方便,又要考虑疫苗的特性和免疫效果。此外,疫苗接种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应考虑疾病流行情况、珍禽健康状况和气候影响等情况。

3.制定正确的免疫程序:不同地区疫病的流行状况不同,不同品种不同用途的禽只对病原微生物的敏感性不同,因此针对不同的珍禽要制定不同的免疫程序。如鸵鸟与鹌鹑的免疫程序差异很大,即使同一禽种,饲养在不同地区,所采用的免疫程序也有差异。所以,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要综合考虑不同地区疫病流行状况,不同珍禽对疾病的感受性,母源抗体的水平及疫苗的保护力等多种因素,必要时要结合免疫监测结果,才能使免疫接种真正起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

即使制定了合理的免疫程序,在执行过程中还应根据当时疫情动态及珍禽群的健康状况等进行调整。如周围珍禽场已发生了某种传染病,本场已受到威胁,或本场经监测或观察出有发生某种传染病的潜在危险,应对该病提前进行紧急免疫;又如,本场珍禽虽然已经到了某种疫苗的免疫年龄,但珍禽群正处于发病时期,应在珍禽群康复后再进行免疫。

(二)运输和贮存禽用生物制品的注意事项

1.运输禽用生物制品的注意事项:

(1)运送禽用生物制品应采用最快的运输方法,尽量缩短运输时间。一般在夏季不超过2小时,冬季不超过4小时。

(2)凡要求2~15 ℃贮存的灭活疫苗、诊断液及血清等,宜在同样温度下运送。若在严寒冬季运输,须采取防冻措施。

(3)凡须低温贮藏的活疫苗,应按制品要求的温度进行包装运输。

(4)所有运输过程,必须严防日光暴晒,如果在夏季运送,应采用降温设备;冬季运送液体制品,应注意防止制品冻结。

(5)不符合上述要求运输的生物制品不得使用。

2.贮存禽用生物制品的注意事项:

(1)各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必须严格按各制品的要求,进行贮存。例如冻干疫苗,一般要求在-16~-18 ℃保存,氢氧化铝及油乳剂疫苗则需保持在2~8 ℃,而且不能冻结。

(2)必须设置相应的冷藏设备,指定专人负责,按各制品的要求条件严加管理,每天检查和记录贮存温度。保存生物制品的冰箱或冷冻箱不能断电,否则会降低或失去免疫效力。

(3)各种禽用生物制品应分别贮存,并有明显标志,以免在贮存中发生标签丢失或字迹模糊,混淆不同的疫苗。

(4)检验出的不合格的禽用生物制品应及时销毁,不能使用。

(5)超过规定贮存时间的或已到失效期的禽用生物制品,必须从库中及时清出销毁,同样不能使用。

(6)禽用生物制品的入库和分发,均应有相关负责人进行详细登记。

(三)常用疫苗及其用法

现在已有许多禽用疫苗,它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但不能代替合理的饲养管理。因为严格的防疫和隔离制度是获得疫苗接种成功的重要条件,接种疫苗要根据所制定的免疫程序进行。接种时勿用过期疫苗,疫苗不能受日光直射,注意使用剂量。雏禽接种后在疫苗反应期内,将室温提高1~2 ℃。勿对病禽接种。要有针对性地选择疫苗。表4.1是一些常用疫苗及其用法,可参考进行。

表4.1 常用疫苗及其用法

疫苗名称 用法及用量 免疫期 保存温度及时间
鸡新城疫Ⅱ系(或克隆-30或Ⅳ系)弱毒疫苗 预防鸡新城疫。

7~10日龄、25~30日龄雏禽滴鼻或点眼。疫苗用生理盐水稀释,滴入1~2滴,每滴0.03~0.04毫升

4~6个月 0~4 ℃保存3个月,25~26 ℃保存7天
鸡新城疫Ⅰ系疫苗 预防鸡新城疫。

60日龄以上禽类接种无菌生理盐水或蒸馏水或冷开水稀释100倍摇匀,可皮下注射0.1毫升,点眼1~2滴,或消毒钢笔尖蘸取刺翅内侧无血管处皮下2次,或稀释1 000倍胸肌注射0.03毫升

1~2年,点眼法免疫9个月 0~4 ℃保存3个月,25~26 ℃保存7天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