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牧草栽培
    来源:辈宠网

采用先进农业措施,提高牧草产量和品质的生产过程。主要是根据牧草生长发育特点与要求, 通过人工栽培改善并创造牧草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光、热、水、空气、养分等环境条件,以获得最好的牧草产量和品质。栽培牧草产量一般高于野生牧草5~10倍。

栽培历史 苜蓿栽培已有3 300余年的历史。16世纪中叶意大利首次种红三叶,1681年英国最先种黑麦草。现在世界上畜牧业发达的国家都重视牧草栽培研究。中国最早栽培的牧草是公元前126年引进的紫花苜蓿。1949年以后开始重视牧草生产,7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到1990年人工草地面积累计约1 073万公顷。

栽培内容 认识牧草形态特征, 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和适应范围; 根据需要选用适宜当地生长的优良牧草种和品种; 进行科学的栽培管理与合理的收获利用。

栽培技术 在新建植的人工草地或与其他植物间种、混种、套种、复种的地上,因地制宜地作好整地施肥、种子处理等播种前的工作。在土壤墒情最佳时期或雨季前后播种,也可干土寄籽或冬季播种。幼苗出土后加强田间除草松土、追肥、灌排水、防治病虫害及自然灾害等管理措施,保证幼苗及成株正常生长。开始退化的草地要进行人工补种。人工栽培牧草生长到25~30厘米时就可以放牧利用,在抽穗到开花前后可青饲、青贮或调制干草。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