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扭黄茅
    来源:辈宠网

多年生密丛型喜热旱生禾本科野生牧草(Heteropogon contortus),又名地筋。

形态特征 秆直立,高40~90厘米。叶鞘扁而具脊,叶扁平或对折,长10~20厘米,宽3~6毫米。总状花序单生茎顶,长3~7厘米。小穗成对并作覆瓦状排列,花序下部3~10对小穗不孕,上部各节小穗1无柄,1具柄,结实的无柄小穗长6~8毫米,基盘尖锐。第一颖近革质,第二颖较窄,具2脉。第一外稃长圆形,远短于颖,第二外稃极窄,退化成芒的基部, 芒二回膝曲, 长6~10厘米。有柄小穗不结实,偏斜盖于无柄小穗上 (图)。

分布地区 为中国热带、亚热带南部森林破坏后形成的次生稀树干草原的建群种。生于山地、丘陵的草丛、灌草丛中。常与虾子花、木棉等形成扭黄茅群落。分布于西南、华南、华东南部。

扭 黄 茅

利用特点 华南地区4月返青,7月开花, 9~10月结实, 11月枯黄。营养期干物质中含粗蛋白质6.58%,粗脂肪0.92%,粗纤维29.76%,无氮浸出物55.85%, 粗灰分6.89%, 钙0.44%, 磷0.03%。粗蛋白质含量较低,无氮浸出物含量高,适口性中等。青嫩时为各种家畜喜食,花后适口性下降。以扭黄茅为主的草场适于放牧。果熟后种子坚硬的基盘易刺伤羊的皮肤, 应避开果熟期放牧。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