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盘属吸虫寄生于羊、牛等的胰脏胰管内所引起的一类寄生虫病。分布广泛,具有一定的地区性。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及内蒙古等广大草原上流行严重。长江流域、西南各省区亦有发生。除反刍动物外,猪和人也可寄生。常见种为胰阔盘吸虫〔Eurytrema pancreaticum (Jans-on.1889)〕,属斜睾目、歧腔科、阔盘属。虫体呈棕红色,长椭圆形,扁平,稍透明,吸盘发达。其大小约在(4.5~16)×(2.2~5.8)毫米之间(图)。虫卵为(34~52)×(26~34)微米,呈棕色椭圆形,内含毛蚴。虫卵随粪便排至体外,被第一中间宿主陆地螺吞食后,于其体内孵出毛蚴,进而发育为母胞蚴和子胞蚴及尾蚴。尾蚴从螺体逸出后,被第二中间宿主草螽吞食,在其体内形成囊蚴。牛、羊等吃草吞食含囊蚴的昆虫而受感染,幼虫进入动物胰管中发育为成虫。在螺体内发育的时间约需半年至一年,在终末宿主体内发育为成虫需要3个多月。整个发育史需10~16个月才能完成。
胰阔盘吸虫(H.O.Monnig)
在胰管中寄生可引起慢性增生性炎症,致使胰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甚至完全闭塞,导致消化障碍。动物表现消瘦,毛干易脱,贫血,颔下、胸前出现水肿,腹泻。严重者可引起死亡。粪检找到虫卵和尸体剖检发现虫体便可确诊。治疗可用吡喹酮混水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