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牛吸吮线虫病
    来源:辈宠网

吸吮线虫寄生于牛的结膜囊、第三眼睑下和泪管引起的寄生虫病。又称眼虫病。中国的常见种为罗氏吸吮线虫 〔Thelaziarhodesii (Desmarest, 1818)〕, 属旋尾目、吸吮科、吸吮属。虫体乳白色,表皮上有明显的锯齿状横纹。头端细小,有一小长方形的口囊。食道短,呈圆柱状(图)。

雄虫长9.3~13毫米,尾部蜷曲,有两根不等长的交合刺。雌虫长14.5~17.7毫米,尾端钝圆,尾尖侧面上有一个小突起,阴门位于虫体前部,开口处略凹陷。雌虫在牛结膜囊内产幼虫,作为中间宿主的蝇类舐食牛眼分泌物时,将幼虫咽下。幼虫进入蝇卵滤泡中发育为感染幼虫,后者经腹腔移行到口器。含感染幼虫的蝇舐食牛眼分泌物时幼虫进入牛眼内,约经20天左右发育为成虫。

罗氏吸吮线虫前部侧面

本病多发生在温暖、湿度较高、蝇类活动的季节。各种年龄的牛均可感染。虫体机械地损伤眼结膜和角膜,引起结膜角膜炎。病牛眼结膜潮红,羞明流泪,摇头不安。继发感染细菌时,病情加剧。重病牛可引起失明。依据症状并在眼内发现虫体即可确诊。可用硼酸溶液、海群生、磷酸左咪唑、甲氧啶等药物治疗。疫区应在冬春季节对牛只进行预防性驱虫。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