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细胞内、外进行消化分解作用的细胞器。呈小泡状,直径0.25~0.8μm,界膜厚约6nm,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并以酸性磷酸酶作为标志酶,溶酶体内无作用底物者称初级溶酶体,内容物电子致密度较低,呈均质状,与溶酶体膜之间常有一狭窄的空晕。溶酶体内含有被激活的酸性水解酶和相应底物者称次级溶酶体,内容物非均质,含有因底物种类和被消化分解程度不同而形态多样的结构。可分为异溶酶体、自溶酶体和分泌溶酶体3种类型,它们是初级溶酶体分别与吞噬泡或吞饮泡、自噬泡和过剩的分泌颗粒合并而成。次级溶酶体的水解酶将底物消化分解,产生的可溶性物质经溶酶体膜进入细胞质基质,而不含活性酶、只含有底物残渣的部分称残余体,或以胞吐方式排出细胞外,或终生存留于细胞质。溶酶体在细胞内破裂时将引起细胞自溶,如被排出细胞外并释放出水解酶时则可使周围组织降解。所以,溶酶体除具有杀死、处理、清除对细胞或机体有害的病菌、衰老死亡的细胞及其碎片和累积过多的分泌颗粒外,在骨的改建过程中陈旧骨基质的清除与吸收、母畜分娩和断奶后子宫的恢复和乳腺的退化、排卵时卵巢表面的破裂、受精时精子进入卵内等均与溶酶的活动有关,甲状腺分泌时,将滤泡内甲状球蛋白重新摄入细胞后,也借助于溶酶体将其水解成甲状腺素和三碘甲腺原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