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学名词。这是中药的一种效能。指药物作用的4种不同趋向。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发散上行,沉是泻利下行。升浮药上行而向外,有升阳、发表、散寒等作用;沉降药下行而向内,有潜阳、降逆、收敛、清热、渗湿、泻下等作用。药物作用的趋向,与其性味、质地、炮制、配伍等密切相关。从性味而言,凡气属温热、味属辛甘的阳性药物,大多具升浮作用,如黄芪、桂枝之类;凡气属寒凉、味属苦酸的阴性药物,大多有沉降作用,如大黄、硭硝、黄柏之类。从质地而言,花叶及质轻的药物大多升浮,如辛夷、荷叶、升麻;子实及质重的药物多能沉降,如苏子、枳实等。但也有例外,如旋覆花属花类,但不升;蔓荆子属子实类但不沉。从炮制方面,酒炒能升,盐炒能降,姜炒能散,醋炒能收敛。从配伍而言,升浮药物配之以沉降药物,也能随之下降;沉降药物配之以升浮药物,也能随之上升。如桔梗能载药上行,牛膝能引药下行,即所谓“升降在物,亦可在人”。临床应用中草药这一性能时,除掌握其普遍性外,还应知道它的特殊性,才能针对病情灵活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