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科柳属饲用灌木(Salix flavida), 别名小黄柳。
形态特征 高1~3米。老枝灰白色,生长枝暗黄色,有光泽;嫩枝鲜黄色、细、无毛。叶片条形或条状披针形,长2~8厘米,宽3~6毫米,无毛,表面淡绿色,背面稍苍白色,边缘具粗腺齿; 叶柄长约3毫米,无毛。柔荑花序先叶开放;雄花序长1~2厘米,苞片矩圆形或卵形,黑褐色,具白色长柔毛,雄蕊2,花丝离生,无毛,腺体1,腹生;雌花序长1~2.5厘米,苞片和腺体同雄花, 子房矩圆形,有疏长毛,花柱明显,柱头2深裂。蒴果淡黄褐色, 无毛 (图)。
分布地区 分布于中国辽宁、吉林、内蒙古、陕西等省。生于沙丘间低湿地, 沙埋后能在流动沙丘上生长。在毛乌素沙地和腾格里沙漠有引种栽培。是草原带和半荒漠带良好的先期固沙植物。
利用特点 在内蒙古中部于4月上旬花芽萌动, 4月下旬开花, 5月下旬始果,果期约9天,果实成熟时种子即刻飞散。开花期干物质中含粗蛋白质13. 91%, 粗脂肪6.83%,粗纤维36.08%,无氮浸出物37.50%,粗灰分5. 68%,钙1.22%,磷0.55%。幼嫩时山羊乐食其嫩枝叶, 干枯后散落的枯枝叶山羊、绵羊和牛喜欢拣食。
黄 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