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种茧保护
    来源:辈宠网

通过对温度、湿度、空气、光线等环境要素的控制和调节,使种茧获得良好的发育环境,以提高种茧质量的技术措施。种茧保护对于蛹蛾的健康及产卵质量上有很大影响。熟蚕上蔟后,在正常环境下经过三天左右吐丝终了,经一天左右蜕皮化蛹,再经10~15天羽化成蛾。这一阶段即种茧保护阶段。

在进行种茧保护时,温度以24~25℃为合适,并需防止激变,种茧保护前期,种茧对高温敏感性很强,若接触30℃高温时间愈长,不仅死蛹多,发蛾率低,并且一蛾的产卵数显著减少,不受精卵增多。长期在20℃以下低温中保护时,同样有上述现象。湿度以75%~80%为宜,低于60%的过干状态时,发蛾率和产卵量均将显著减少,且不受精卵增多,特别在化蛹和发蛾阶段,其影响更大。如湿度过高,则有多发僵病危险。蛹对空气要求比大蚕期低,但长期保存在空气污浊的环境中,有增加不受精卵的倾向。故种茧室必须注意空气流通,保持新鲜。当高温时更须注意,并利用早晚凉爽时进行换气。光线对蛹的生理影响较小,但强光刺激时,也能引起蚕蛹尾部旋动而擦伤蛹体,并消耗体力,增加后期死蛹。在种茧保护后期,要严格保持昼明夜暗,不可长时期光照,以保证发蛾的集中齐一。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