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头科莫尼茨属(Moniezia)绦虫寄生于绵羊、山羊和牛等反刍兽小肠引起的疾病。为大形绦虫,长达600cm,宽1.6~2.6cm,每个节片内有两套雌雄性器官。卵巢呈半环形,卵黄腺填补在卵巢下方的缺口处,紧靠纵排泄管内侧。睾丸散在于纵排泄管内侧区域。常见有两种,重要区别在节间腺,其他形态均相似。扩展莫尼茨绦虫(M.expansa) 的节间腺成簇,8~15簇排成一行; 贝氏莫尼茨绦虫 (M. benedeni) 的节间腺弥散分布,成一窄条,居节片中央。中间宿主为若干种地螨,中绦期为似囊尾蚴。危害羔羊、犊牛较严重,虫体大、且生长特别迅速,剥夺宿主营养,其代谢产物可能有毒素作用。幼龄患畜常精神不振,被毛粗乱,腹围增大,有贫血与浮肿现象;消化紊乱,便秘或下痢。偶尔出现轻瘫等神经症状。从粪便中排出的孕卵节片呈黄白色圆柱状,置玻片上轻压,即可看到三角形或菱形的虫卵,壳内含一具梨形器的六钩蚴。驱虫可用丙硫咪唑、氯硝柳胺或硫双二氯酚。预防的主要环节是定期驱虫,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在秋季地螨蛰伏越冬后全群驱虫,春季地螨开始活动以前再驱一次。地螨畏强阳光与干燥,早晚活跃,草深阴湿处多螨,在螨活跃季节应根据螨的这些习性,避螨放牧。参阅裸头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