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所有动植物和微生物的全部遗传内涵及所有生态过程及结构。它包括了生物的遗传多样性和生物所生存的生态环境及结构。地球上的物种数目,估计有500万~3 000万种。但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地球上的物种正在减少,每年有17 500种动植物在地球上永久地消失。在以后的20~50年内,地球上将可能有逾一半数量的物种丧失。物种间是相互依存的,有些物种为另一些物种提供屏障、蚕食或者被吞食等,因此这种变化速度可能使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失调。有科学家宣称,物种灭绝危机是人类文明所面临的一种仅次于热核战争的巨大威胁。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本身,由于地球上人口的增加,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自然资源的需求相应增加,过度的开发超过了自然界本身的承受能力,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许多生物的生存受到威胁。这一现象已引起许多科学家和政府的重视,他们认识到人类是地球生物圈的产物。它的生存必然离不开生物圈的完整存在。1992年5月22日在内罗毕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有150多个国家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了这个文件,此后,又有中国、美国等国家签署。希望通过《生物多样性公约》来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