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球菌属中唯一的动物致病种。旧称马棒状杆菌。在葡萄糖酵母膏琼脂上呈丝状但迅即断裂为杆状、球形或多形体。不产生芽胞,无气中菌丝体和分生孢子,无运动性。革兰氏阳性, 有时呈弱抗酸性染色。DNA的G+C含量为70~71摩尔%; 含结核硬脂酸及霉菌酸(碳数30~38)。偏性需氧, 10~40℃生长, 最适温度28~30℃。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边缘整齐、光滑闪光的灰红至橙红色菌落。在马铃薯或牛乳琼脂形成色素更为明显。在血琼脂产生大量粘质, 不溶血。不产生毒素。氧化酶阴性, 不发酵糖类, 不产生靛基质, 不液化明胶。分解尿素, 产生触酶, 还原硝酸盐。
从马、幼驹、牛、羊和猪等动物分离到。引起幼驹化脓性支气管肺炎、肠炎和淋巴结化脓症, 通常致死。也引起其他动物子宫、肺淋巴结等的化脓性病变。主要来源于土壤,通过吸入和食入感染。存在于畜粪、地表土、水、瘤胃及肠内。在肥沃的中性土壤(pH7.3)中长期存活, 马粪是较适宜的生长环境, 在温、湿季节能大量繁殖。对干燥和热有一定抵抗力, 60℃ 1小时才杀死,能耐过2.5%草酸1小时处理。对脱氧胆酸、5-氟尿嘧啶及丝裂霉素C敏感, 对常用抗生素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