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科岩黄芪属多年生饲用植物(Hedysarum brachypterum)。
形态特征 草本,高15~30厘米。茎斜升,疏或密生长柔毛, 具纵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11~25片;托叶三角形,膜质,褐色,外面有长柔毛;小叶椭圆形、矩圆形或条状矩圆形, 常纵向折叠,上方密布暗绿色腺点,近无毛,下面密生灰白色平伏长柔毛。总状花序腋生,花梗短;苞片披针形, 膜质、褐色;花红紫色,花萼钟状,内外有毛,萼齿披针状锥形; 子房有柔毛, 具短柄。荚果有1~3荚节,顶端有短尖, 荚尖有白色柔毛和针刺 (图)。
短翼岩黄芪
分布地区 分布在中国的内蒙古和河北北部, 蒙古也有分布。属于草原旱生植物,常在干草原和荒漠草原地区的石质山坡、丘陵地和砾石平原出现。
利用特点 内蒙古高原地区4月中旬返青, 6月上旬开花,6月底至7月初结荚,7月底种子成熟。结果期干物质中含粗蛋白质17. 77%,粗脂肪5. 39%,粗纤维17. 27%,无氮浸出物45. 71%,钙1. 40%,磷0. 15%。为良好的饲用牧草,马、牛、羊等家畜均喜采食,羊尤其喜食花和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