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尿的生成过程。与哺乳动物尿生成过程基本相似,禽类肾小球的有效滤过压较哺乳动物低, 滤过率也低。
肾小球滤过作用生成的原尿经肾小管进入集合管,最后汇入输尿管到泄殖腔。在这一过程中原尿中约有98%的水、全部葡萄糖、Na+、Cl-、HCO3-和其他机体有用的成分也有不同程度的被重吸收而返回血液,同时肾小管壁上皮细胞也向管腔中分泌和排泄,如尿酸、肌酸、马尿酸、鸟便酸、对乙酰氨基苯甲酸、甲基葡萄糖苷酸和硫酸酚酯等物质,其中尿酸为相对不溶解物质。原尿在肾小管内以等渗性重吸收时,当超过尿酸的溶解度便在肾小管内液中析出,而留下纯的无溶质水被重吸收,沉析的尿酸与肾小管壁上皮细胞分泌和排泄的其他成分被输入泄殖腔,泄殖腔上皮将其中部分水分重吸收, 从而使原尿成分发生显著变化成为终尿, 并与入泄殖腔的粪便一同排出体外。
家禽尿液一般呈奶油色, 浓稠状半流体, 某些情况(如利尿时)可稀薄如水。呈酸性反应,pH6.22~6.7(鸡)。禽类尿的化学组成与哺乳动物尿的主要差异在于禽类尿内尿酸多于尿素, 肌酸多于肌酸酐。而哺乳动物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