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比熊,6岁,公,已节育,狗粮,零食,你都可以随便拿走,但是如果是路上捡到的,或者厨房,餐桌,只要是偷到的不是我们给他的,他就会全身僵硬守在事发地点或者窝里,你如果有任何反应或者路过,靠近,他就会全身僵硬,龇牙咧嘴,狂叫,扑咬。您会如何面对这样的问题?直接要主人处罚狗?处罚狗还需要我们教吗?那么你又要如何继续这样的Case?
病史:
行为问题就像医疗疾病一样需要经过问诊,取得完整的病史、家族史、然后观察、检查,做一些行为测试,接下来诊断以及区别诊断,然后是治疗,最后就是追踪后续。行为问题已经被忽略了多年,而却是我们需要天天注意的问题,以下是该病患完整的病史、检查、诊断以及治疗:
比熊犬,6岁,公,已节育,从宠物店购买时为两月龄,作为家庭宠物,主人之前未养过宠物。家庭成员有女主人、男主人、和另外一只三月龄母金毛(未节育),一天散步三次,每次15至30分钟,由女主人、男主人或是男主人父母使用项圈及牵绳牵引。上项圈时兴奋,在外偶尔随行,在不熟悉的路段随行困难,经常捡食,易暴冲,在开放的户外无法唤回。与新来的金毛幼犬无法和平相处,每次金毛幼犬接近时其都会全身僵硬,低吼并试图攻击,一星期以来频率未改变。有客人敲门时会边跳边对着门口吠叫,全身紧绷,陌生人进家门时会追着陌生人吠叫,平时主人会在客人上门前将其抱起,在主人给饼干后会停止吠叫。在户外遇到陌生人时无特殊反应,但在陌生人接近并要抚摸时会扯牵绳,躲闪并对其吠叫。可以接受被主人抚摸,被主人推时,站在原地不动身体僵硬,未露牙但表现警惕。无论陌生人或主人喊“抱抱”时都会低吼,主人坚持抱起后无特殊反应。主人拿美容梳接近时会警惕,躲在角落并低吼,美容院无法为其美容。休息时被主人打扰会低吼,吠叫。
一日两餐,每天都喂零食, 狗粮和零食拿走无反应,但在路上的食物或者厨房及餐桌旁的厨余捡到后,则会全身僵硬守在事发地点或窝内,如果主人要靠近则会吠叫及攻击,在攻击行为发生后主人已经尽量避免与之抢食,但是仍然会攻击主人。第一攻击行为发生在三岁左右,具体原因主人已经不记得,主人事后用衣架打他,被打时会攻击衣架,主人会打的更凶,之后他会躲在角落。在美容院美容时将美容师的手咬伤,主人未在现场,伤口为一整块淤青,没有咬穿 。四岁半时节育,当天晚上睡在窝里被主人抚摸时突然攻击主人胳膊一口,并全身僵硬不动,紧盯主人。在男主人过来后上前迎接,主人愤怒以对,察觉主人愤怒后开始低吼,被主人隔离关在阳台数天。被节育后不再追发情母狗,但在路上遇到别的狗时会大叫并冲上前去。有一次在厨房翻垃圾吃时被女主人母亲发现,在女主人母亲前去收垃圾时,冲上去撕扯其裤腿、拖鞋,与之僵持数小时。
描述:
第一次发生这个问题的日期时间2014年3月,而最近一次发生问题的日期及时间2016年4月。
行为问题发生的频率是减少,但是问题的强度没改变。除此之外对快递员、外卖员、门外的声音不停的吠叫,基本无法让他停止,只能把它抱离现场,等人家走了,他才不叫。
而最近家里新来了幼犬,经过一个礼拜依然无法和它玩耍或是太接近。如果幼犬主动和他玩玩具,或者挡住它的路,他会露出牙齿吼叫它,如果它睡在沙发,或者偷吃东西时,幼犬靠近他,他会吼叫发狂并且啃咬幼犬!!
区别诊断:
Aggression, Fear 害怕的攻击行为
Aggression, Interdog 狗与狗之间的攻击行为
Attention Seeking Behavior 寻求关注行为
Housebreaking,incomplete 驯化不良
Attention Seeking Behavior 寻求关注行为
Aggression, Territorial 领土保护的攻击行为
Aggression, Food related 食物保护的攻击行为
测试:
经过测试,狗狗对于女主人无论是美容、用手处置、拥抱、轻轻拍打、打扰休息、要求纪律、牵绳散步、拿走食物,拿走物件,通通没有不良反应,而对男主人的美容、用手处置、拥抱、轻轻拍打、打扰休息,出现低吼咆哮,而要求纪律、牵绳散步、拿走食物,拿走物件,通通没有不良反应。
观察发现,每当狗狗出现攻击反应前后,耳朵会往后倒,尾巴下垂,瞳孔放大,静止不动,有时候会露出月牙眼(Moon eye),而对于快递员的吠叫等行为,并没有出现上述症状,只有在开门的瞬间可以看到一些微小的退缩。而对于两只狗的相处问题里,也完全看不到任何害怕的反应。
最后的诊断:
Aggression, Fear 害怕的攻击行为
Aggression, Interdog 狗与狗之间的攻击行为
Attention Seeking Behavior 寻求关注行为
行为训练及矫正计划 :
Day 1(1.5小时)
- 讲解狗狗的需求
- 讲解训练原理,以及挑选零食,零食的等级分类
- 讲解狗的学习(特别是尝试错误的学习)以及行为因结果而改变
- 讲解狗狗的各种信号,让主人看懂自己的狗狗的状态
- 解说正强化以及负处罚的运用
- 练习称赞狗的方式,全家(无狗)
- 练习训练模式(不使用狗操作)
- 练习时机的掌握(运用设计游戏运动)
Day 2(1.5小时)
- Clicker Training 训练,要求主人全家每人做十次
- 讲解响片训练捕捉模式以及引导模式
- 以Clicker Training 训练Sit、Look 、down
- 家中幼犬项圈训练,社会化,并且分析害怕原因及应对
- 幼犬大小便问题教学
- 教导如何泛化狗狗的行为
Day 3(1.5H)(开始矫正)
- 训练 Stay、随行、唤回,以及Come
- 随行练习,主人操作并且修正错误(户外)
- 修正喂食方式及习惯
- 运用正强化以及负处罚处理两只狗的相处
Day 4(1.5H)
- 护食矫正 (户外)
- 进笼训练
- 运用反制约教主人轻松剪指甲,以及帮狗狗美容
Day 5(1.5H)
- 户外唤回
- 随行训练
- 出门基本礼仪教学
- 金毛社会化教学
Day 6(1.5H)
- 教金毛幼犬使用漏食玩具,游戏方法,以及进笼训练
- 陌生人进家门吠叫处理
- 复习以及提问
结果:
经过六天的训练,比熊在陌生人进门时不再吠叫,变为期待。对主人的关注度和互动明显提高,随行时,关注主人的频率变高,暴冲频率大幅降低,不再注意地上的骨头和垃圾。同时学习到正确的互动方式,与幼犬妮妮的关系明显改善。进笼训练以后,在笼内的时间明显变长。对主人基本不再出现低吼情况。主人也能成功给比熊上耳药水。
偶而出现比熊躲在厕所警戒时,主人可以轻松让比熊离开,并且迅速开心与主人互动。
对于金毛幼犬,比熊已经可以和金毛睡在一起,并友善相处。
***金毛幼犬:经过了六天的基础训练以后,对外出的害怕降低,社会化过程仍然在进行,提高了对主人的关注度,外出正在学习随行。学会游戏,会衔回等等互动。
两只狗已经可以睡在一起,并友善相处。
讨论:
狗狗的行为问题往往和主人以及生活的环境包括社交环境有莫大的关系,在诊断行为疾病问题的时候,病史的取得非常重要,因为这些都是环环相扣的,包括为什么要养狗的主人心态,都会影响狗狗行为问题的发展,所以详细的问诊是解决行为问题的第一步。
当一切都清楚之后,您的心里可能会出现好几个可能的问题,如上述的:
Aggression, Fear 害怕的攻击行为
Aggression, Interdog 狗与狗之间的攻击行为
Attention Seeking Behavior 寻求关注行为
Housebreaking,incomplete 驯化不良
Attention Seeking Behavior 寻求关注行为
Aggression, Territorial 领土保护的攻击行为
Aggression, Food related 食物保护的攻击行为
对于这些鉴别诊断,您就需要进一步做行为的测试,以及观察来断定最后的诊断,而这些判定以及观察以及各种行为测试,就需要经过学习了,就好比一般内科,您可能需要触诊,可能需要做血液检查,可能需要五官镜检查,需要听诊.....。
经过学习,您可以从狗狗的肢体行为,耳朵的位置、额头的状态、表情,瞳孔变化、毛发的变化、面对状况的行为改变.....来了解到狗狗所存在的状态是什么。这也包括了各种测试,依照狗狗的反应来决定牠可能的问题,最后排除不可能的问题,而产生最终的诊断。
以上述的Case来谈论,比熊的攻击行为中,明显看到瞳孔的放大,尾巴缩到两腿之间,即便是主动的攻击,也可以观察到她的眼神,这些都说明他是因为“害怕”而产生的自保攻击,因为攻击的程度依照分级,它只属于Contact Bite,这是攻击的第二阶段,警告意味浓厚,而实质攻击的意味不高。
在攻击中发现狗狗并没有先露牙,这种警告的讯号消失,意味着被处罚的严重程度,他的学习里发现露牙意味着会被主人狠狠的打,这导致狗狗学会了先忍耐,到了忍不住的时候就会直接采取攻击,这主防卫型的攻击行为和冒犯性的攻击行为有很大的不同,比熊每次都出现全身僵硬的反应,这是因为自信心不足,因为害怕而产生的反应,然而冒犯性的攻击行为,首先不太会出现全身僵硬,其次也不会出现瞳孔放大,最后就是攻击后也不会躲起来。
另外为快递员的吠叫行为,我们先看到了全身僵硬,但是之后却完全消失,这是因为吠叫行为原本源自害怕,但是被主人的关注以及成功驱赶快递员所强化了,主人越关注这个问题就越严重,在频率以及强度上是有增无减,这是Attention Seeking Behavior寻求关注的行为,而不是一般人心中所认定的“坏狗狗行为”,也就是说,狗狗的吠叫是为了主人而叫。
而两只狗的相处中,在自然界狗狗原有的领土范围缩减到只有家那么点大,而所以的资源又不是任意取得,这会引起狗狗更可能的去保护自己的资源,而这些资源中有很大一部分已经转换为“主人”,对于一只幼犬来说,他只是想接近家中比熊,没有任何侵犯的意义,然而老犬在一开始的行为却往往导致主人的责难,这不但无济于事,反而让单纯的问题演变为因为寻求主人关注而更拒绝幼犬的接近。所以这种比较单纯的Interdog aggression,就很容易透过简单的训练来解决,但是首先要解决比熊的“Attention Seeking Behavior”。
在设计行为矫正课程中,首先是和主人沟通了解主人希望达到的程度,再依照需要设计,而行为问题的解决绝对不是我们来解决,而是教导主人修正主人的行为才可以得到解决,送去训练场的结果,通常是被狠狠的打了一圈,也许在训练师在场的时候,狗狗会因为害怕而出现“有条件的服从”,但是实质上会把更多狗狗的信号打掉,埋下未来更可怕的无警告的强烈攻击行为,即便在外面的训练场能够解决行为问题,但是回到了主人手上,主人的行为没有经过修正,这个行为问题中将再度呈现,甚至会更加严重。所以会有很大的一部份着重在主人的教育以及教导主人如何和狗狗沟通。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只用了每天1.5小时的时间,连续六天,不但教导主人去教导比熊,也一并教导金毛正确的社会化以及基础服从训练,运用正增强(Positive Reinforcement)来引导所有的行为,建立更良好的关系(Bonding),重新拾回比熊对主人的信赖,所以可以更快速的完成所以的行为,这包括Sit, Down, Stay, Heel, Come, Recall….etc.
同时运用反制约法Counterconditioning来训练他们可以轻松的被主人清洗外耳、以及剪指甲(非强制的方法)。
在这些都完成以后,导入行为矫正,运用了负处罚的原理,让狗狗在执行攻击、吠叫之前产生一个短暂的时机,再在这个时机(Timing)导致正增强,所以可以在极短暂的时间完成行为的矫正。完成后运用教导的泛化原则(Generization),让这些矫正回来的行为更加的固化稳定。
对于还没有进入行为范畴的兽医,如果对行为没有兴趣没有关系,您可以和当地的正向训练师合作,如果对于行为有浓厚的兴趣,可以进修并且将行为治疗导入医疗之中,训练的工作可以和正向训练师沟通处理,但是对于行为的了解,可以快速地增进主人对您的信赖。
行为治疗并不像坊间所说的那样费时,那样的难以处理,在临床上大多数愿意配合的主人,行为问题的解决就是这样的快速,但是前提是我们已经做好全盘的分析检查以及诊断,再依照诊断设计训练以及矫正课程让训练师执行。
上述的Case(四川)我也是在诊断后交由内地的训练师执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