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日益受到欢迎的观赏动物,兔病的就诊病例在临床上也越来越常见。其中,胃肠道功能紊乱,尤其是胃肠迟缓导致的停食、排便异常等异常表现是最主要的就诊原因之一。
就其消化生理特点而言,兔子是一种严格的草食动物。其消化系统的生理特点和机能在进化过程中,已经完全适应于以牧草等粗纤维食物为主要食物来源,通过肠道内的微生物对植物纤维进行消化分解,产生挥发性脂肪酸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进而被兔体吸收利用。故从兔牙齿切割、磨碎草料的摄食动作开始,到胃和小肠的储存运输食物,再到盲肠微生物消化的特殊性以及结肠蠕动规律性排便等,都可能会受到多种外界或内部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出现胃肠迟缓的病理表现。
本文仅就兔胃肠功能紊乱中的胃肠迟缓的常见原因及治疗方法做出综合性的描述,以供同行在临床上作为参考之用。
常见的病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1.食物结构不当,精细饲料过多,缺乏粗纤维,如牧草等。粗纤维可以帮助磨损牙齿,更可以刺激胃肠蠕动,有利于消化。
2.缺乏充足的饮水,导致机体缺水,胃肠道蠕动减慢。
3.日常运动量不足,笼养等饲养方式减少了动物的活动量,进而影响胃肠道的蠕动机能。
4.换毛期,因梳理体表导致被动舔食过多的被毛。过多的被毛堆积在胃肠道内,与食物纠结一起形成团块,不能顺利向后通过消化道,甚至造成梗阻。
5.牙齿问题,先天牙齿发育畸形和后天长期进食少含粗纤维的食物,导致牙齿磨损不足,进而出现牙根过长、发炎及牙刺划伤临近粘膜组织引发疼痛和炎症,影响进食,造成摄入食物量不足,反馈机能降低,胃肠蠕动迟缓。
6.其他一些疾病导致饮食欲下降,厌食等。如环境改变、传染性口炎、肝肾功能不全等原因也可伴随胃肠迟缓表现。
临床表现
1.食欲减退,突然地停食;饮水或停饮。
2.精神不振,缩卧不动。
3.排便数量明显减少,甚至没有排便。尿量或减少。
4.有些可观察到频繁磨牙等疼痛表现。
5.慢性经过的病例可表现体重下降,消瘦。
临床检查
1.患病动物的精神、姿态和被毛状况和皮肤脱水等情况,测量体温。
2.口腔内外、牙齿状况的检查及肛周检查。
3.腹部检查有时可见腹部紧张,和胀满、肠音减弱。触诊非常必要,胃内积食可在左侧肋弓后触及到膨大的胃体,通过触诊感受胃内容物的数量和质地(通常兔摄食后4~5小时胃部排空);后腹部触诊盲肠和结肠,可见盲肠内容物增多,密度增加。结肠段通常有少量粪便,有时可触及串珠状大颗或聚结在一起的粪便球。
4.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初步辨别胃肠道内容物的位置、性质、及胃肠道是否有梗阻、胀气等表现。胃肠迟缓一般表现为胃肠道内均匀充盈的内容物,无明显的胀气;梗阻或消化道异常发酵的可见明显的胀气。
5.血液学检查结果因病情严重程度和长短而不一。初期轻微的病情多不伴随明显的指标改变、有时仅见轻度的脱水和血糖升高。更严重的病例可能伴有炎症表现,白细胞升高和中性粒、单核细胞比例升高,肝肾功能异常及血浆PH值、离子紊乱等并发症。
治疗
1.给予流食,如营养草粉糊,提供充足的饮水。不主动进食的应考虑人工饲喂。鼓励病兔多运动。同时人工辅助按摩腹部,促进胃肠的蠕动。
2.给予药物治疗,以促进胃排空、增加胃肠蠕动为目的。单纯的胃内积食病例,可选用胃复安0.5~1mg/kg, bit tid ,PO SC;胃肠蠕动迟缓的病例可选择西沙比利0.5mg/kg, tid, PO。中药中的焦三仙、山楂等具有消积导滞作用,也可煎服或磨粉服用,中成药“四磨汤”促进胃肠道蠕动,改善便秘等情况,也酌情使用。
3.伴有严重胀气的服用消胀片,1~3片/次,3次/日。
4.因毛球症引起的胃内积食和毛球便,可给予含有木瓜、凤梨酵素等成分的化毛膏、化毛锭,分解毛发周围的蛋白质物质,便于胃肠内容物下排。
5.口服矿物油5ml/次,促进胃肠内容物排出。便秘的可酌情开塞露直肠给药。
6.补充肠道益生菌制剂和维生素C,可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减轻有害菌的异常增殖,缓解发酵和产生有害物质。
7.抑制肠道厌氧菌发酵及有肠炎表现的,甲硝唑,10~20mg/kg, 2次/日,PO。
8.有脱水的病例,需考虑静脉或皮下补液。通常给予生理盐水或乳酸林格氏液,50~100ml/kg/日。长期补液还需补充维生素及葡萄糖等。
9.精神不佳、频繁磨牙,通常提示腹部疼痛,可以给予止痛药。美洛昔康,0.5~1mg/kg,1次/日,PO SC;氟尼辛葡甲胺0.5~2mg/kg,1次/日,PO SC。
10.对症治疗其他导致胃肠迟缓的疾病。
兔子的胃肠迟缓是饲养过程中常见病之一,主要原因多见于饲养不当和照顾不细所致。提醒动物主人日常饲养中要给宠物兔提供充足的粗纤维牧草、充足的饮水和充足的运动。对患病动物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及时的就诊检查和对症治疗,是病情康复的最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