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摘要
小肠腺癌(small intestine adenocarcinoma)是起源于腺上皮的恶性肿瘤,呈局部浸润性生长,多见于老龄雄性犬猫。主要症状表现为小肠梗阻所致的呕吐和体重减轻等胃肠道症状。主要与所有可以引起肠阻塞的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肠套叠、肠扭转、肠嵌闭、肠粘连、肠绞窄、脓肿、肉芽肿、血肿、坏死或先天性畸形。B超引导下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发现肿瘤上皮细胞即可初步诊断为小肠腺癌,最终确诊还需要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手术切除是小肠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化疗效果不佳。
二 基本信息
动物名字:月儿,动物种类:犬,品种:西施串,性别:雌性(已绝育),年龄:6岁。
三 病史与临床症状
2015年1月主人发现患犬腹腔内有一大肿物,在他院进行手术切除,未进行病理学检查。2015年3月,患犬出现呕吐、食欲下降、精神沉郁、几天不排便等症状,主人带患犬到我院就诊。
四 临床检查
患犬轻度消瘦、脱水,精神沉郁,体温39.0℃,心率109。
血常规检查正常,血液生化检查:GLO 46.8 g/L (23-45 g/L),CHO 3.50 mmol/L( 3.9-7.8 mmol/L),LDH 148.2 U/L(0-100 U/L),其他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B超检查:局部空肠扩张(直径约2.7㎝),腔内可见大量产回声内容物。前中腹可探及一个回声不均匀的软组织回声结构,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大小约5*4*4㎝,扩张的空肠止于此处。
B超引导下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镜检可见大量上皮样细胞,细胞大小不一,细胞质粗糙,可见大量空泡,细胞核大小不均,部分细胞核仁明显,偶见多核仁或多核仁(见图一、图二)。初步诊断为小肠腺癌。
图一 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 可见大量上皮样细胞,部分细胞的细胞质呈空泡化X40
图二 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 细胞成簇存在,细胞核大小不均,核仁明显X100
五 开腹探查
异氟烷吸入麻醉后,术部常规剃毛消毒。切口由剑状软骨向后止于脐下2.0cm,沿腹白线打开腹腔。腹腔内可见大量血性腹水,使用吸引泵吸引腹水后,检查肠管,发现空肠中段有一小段肠道表面发生糜烂,此处肠腔严重狭窄,触摸糜烂处质地坚实,有一肿物。肿物之前的肠管明显扩张,大量积液;后面肠道空虚。同时肠系膜根也有表面糜烂的肿物(见图三)。检查消化道其余部分及淋巴结未见明显异常后,行肿物剥离术,并将肿物侵害肠道切除后行肠道端—端吻合术。切除的肠道可见:肠管壁增厚明显,表面糜烂,质地坚实,肠腔十分狭窄,几乎不通(见图四)。预后不良。
图三 开腹探查,可见空肠中段与肠系膜有糜烂性病变
图四 手术切除的空肠,肠管壁增厚明显,肠腔十分狭窄,几乎不通
六 诊断
组织病理切片结果显示:小肠腺癌。肠绒毛消失,肠道分层结构消失,大量腺细胞浸润性增生,肌层之间出现明显的腺细胞浸润,部分肠壁出现细胞坏死,细胞有大量空泡化,细胞核染色不均,多见核分裂像,并有多核仁现象,细胞质大量颗粒,有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见图五、图六)。
图五 组织病理切片 肠道分层结构消失,大量腺细胞浸润性增生
图六 组织病理切片 细胞有大量空泡化,细胞核染色不均,多见核分裂像,并有多核仁现象,细胞质大量颗粒
七 术后护理及预后
术后进行输液治疗,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代谢不平衡,同时给予抗生素,以防止术后发生腹膜炎。患犬术后持续呕吐,给予止吐药物进行治疗。但患犬最终因病情恶化,腹围增大,术后一周死亡。
八 讨论
临床上,引起犬猫胃肠道症状的疾病有很多,各种肠道肿瘤也可引起为肠道症状。犬肠道肿瘤并不常见,占所有肿瘤3%左右,多发于老龄公犬,平均发病年龄为6 ~ 9岁,平滑肌肉瘤的平均发病年龄为12岁。犬肠道肿瘤主要发生在远端的结肠,就小肠而言,则多发生在空肠和回肠。犬常见的肠道肿瘤为淋巴瘤(29%)、腺癌(29%)、平滑肌肉瘤(23%)和肠道间质瘤(23%)。德国牧羊犬与边境牧羊犬多发腺癌,而拳师犬与沙皮犬则多发肠道淋巴瘤。
猫肠道肿瘤占所有肿瘤4 ~ 9%,多发于老龄公猫,平均发病年龄为10 ~ 12岁。猫肠道肿瘤的发病部位以小肠为主,主要在空肠和回肠,常见的肠道肿瘤依次为淋巴瘤、腺癌和肥大细胞瘤。
小肠腺癌(small intestine adenocarcinoma)是起源于腺上皮的恶性肿瘤,多见于老龄雄性犬,根据组织学特征可以将肠腺癌进一步分为管状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和未分化癌等。本病常引起弥漫性小肠增厚或局部环形病灶,主要症状表现为小肠梗阻所致的呕吐和体重减轻。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肿瘤上皮细胞即可诊断为小肠腺癌。内窥镜、手术和B超引导下细针抽吸技术也可用于诊断小肠腺癌。
目前对于犬猫的小肠腺癌尚无有效的化疗方案,手术切除是治疗小肠腺癌的主要手段,对单一肿物往两侧4 ~ 8㎝作为切除的边缘,截肠之后进行吻合。手术并发症主要是肠道伤口愈合不良导致腹膜炎或肠道狭窄。术后进行辅助性化疗,疗效不佳。
预后方面,在没有局部或远端转移的情况下,完整的手术切除能有效延长存活时间,但是小肠腺癌的预后差。有研究表明,未经治疗的犬的平均存活时间只有12天,手术切除后的平均存活时间则为114天。没有经过治疗的猫几乎都会选择安乐,而很多接受治疗的猫撑不过术后2周。然而,能够术后存活超过2周的猫就有可能达到长期控制的效果,平均存活时间可达15个月。
转移方面,对猫而言,50%会转移到局部淋巴结,30%会转移到腹腔,20%转移到肝脏;犬的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与猫差不多,第二常见转移的部位是肝脏。
参考文献
[1] 何丹、袁占奎、薛琴. 犬小肠腺癌病例[J]. 中国兽医杂志, 2009, 45(9): 55-57
[2] Joanna Morris.Jane Dobson.Small animal oneology[M].Iowa:BIackwell,2001;130-135
[3] Theresa Welch Fossum,Cheryl S.Hedlund,Donald A.Hulse,Ann L.Johnson.张 海彬,夏兆飞,林德贵等主译,《小动物外科学》第2版,359-67.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