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角膜获得性的疾病
    来源:辈宠网

角膜炎可以根据特征分为:

1. 浅表的伴有血管爬行的角膜炎(比如血管翳、色素性角膜炎、肉芽组织增生、慢性传染性角膜炎和肿瘤);

2. 浅表的没有血管爬行的角膜炎(比如点状的、代谢性浸润的、角膜变性的、损伤后有瘢痕的);

3. 基质(深部)性角膜炎;

4. 干眼症。

德国黑背性血管翳(慢性浅表性角膜炎)

血管翳被定义为上皮下的血管和肉芽组织浸润到角膜,蔓延到基质层的表层(见图1)。

德国黑背的血管翳是典型的血管、淋巴结、血浆细胞和黑色素从颞侧的角巩膜缘开始到基质的表层,导致上皮下的肉芽组织色素化。

病因

不详,但多数认为和易感品种的免疫介导性疾病有关,同时与紫外线的照射会加重此病有关。

1. 易感品种

   A. 常见于德国黑背和牧羊犬的混血或有类似祖先的犬。
   B. 其他品种
   - 比利时坦比连犬,被认为比德国黑背有更高的品种易感性。
   - 边境牧羊犬
   - 灵缇
   - 西伯利亚哈士奇
   - 澳大利亚牧羊犬

2. 紫外线照射(海拔)-生活在海拔5000-7000英尺高度是生活在3000-5000英尺高度患此病的2.7倍,生活在7000英尺高度以上的是生活在3000-5000英尺高度患此病的2.87倍。

3. 性别因素-未做绝育的动物较少发生此病。
发病年龄-最早可以发生在9月龄动物,最老的发生在10岁,多数发生在3-6岁。

发展和症状-双眼

1. 从颞侧的角巩膜缘开始。然后发生在鼻侧的角巩膜缘,然后相对生长。最后受到影响的是靠近背侧的角巩膜缘。如果病例在早期被发现,一般一侧较另一侧严重。最终,病变彻底将所有角膜遮盖,然后造成动物失明。

2. 小的角膜的斑点可能出现在靠近血管翳的透明角膜区域。

3. 当病变被色素遮盖,动物主人只有当动物失明时才会发现,此前动物主人不认为是病。没有病变的部位有闪亮的外观。

4. 此病可能急性发生,2-3周就可能被发现,也可能是慢性的发生,发展需要数月。

5. 慢性的病变会发展为脂质的角膜变性(胆固醇沉积),当病情严重时,尽管局部的治疗已经将血管翳控制,同样可导致失明的发生。

6. 第三眼睑可能色素化,并且在边缘伴随血浆细胞的浸润,并且变厚。

治疗

提供临时的控制,但要持续终身。药物反应的好坏与环境有很大关系。高海拔地区的动物很难控制此病(大于5000英尺)。

具体治疗:

1. 早期的病例-局部的药物

   A. 糖皮质激素
   1) 强有力的治疗是必要的。0.1%地塞米松,1%醋酸泼尼松龙,1%磷酸泼尼松龙。
   2) 局部的糖皮质激素4-6次/天,直到症状改善,然后根据用药后的反应,改为2-4次/天。
   3) 眼膏或眼药水。需要和抗菌素联合用药。常规的治疗,最好不用抗菌素。
   B. 环孢素-1%环孢素眼药对于血管爬行的病例有效,对于降低上皮色素沉着也有一定的效果。最初2次/天,随着症状好转逐渐减量。
   C. 联合用药-环孢素2次/天联合局部的糖皮质激素4次/天,具有协同作用。随着症状改善,糖皮质激素降到2次/天。4次/天局部用糖皮质激素,对于全身敏感的动物是效果最好的。

2. 病情一般的病例或局部的治疗没有效果的

   A.皮下注射repository糖皮质激素
   1)甲基泼尼松龙-10-20mg/眼
   2)倍他米松-3mg/眼
   3)氟氢泼尼松-5-10mg/眼
   B.接着使用局部的糖皮质激素。
   C.期望在7天内有所改善。根据不同的病情一般在1-6个月有效。
   D.一些动物会在注射后的3-5天出现多饮、多尿的症状。

3.严重的病例有小的瘢痕或病情在发展,尽管使用了糖皮质激素和环孢素的药物。
   A.激光治疗同时结膜下注射糖皮质激素。
   B.症状应该在一周,最多30天有所改善。这种治疗特别适合角膜的色素沉着。通常大约60-70%的色素会在30天内消失,如果病变的厚度超过1mm或激光没有照射的病变会有复发的可能。如果治疗的效果不好,可以再次用β射线照射。

4.严重病例并且导致失明,并伴有严重的瘢痕,很多的脂质沉积和/或在基质中有色素沉着。
   A.浅层的角膜切开术。15号刀片开始需要使用。尽可能的分离,将深层的所有血管移除对于预后非常重要。当分离暴露下面的透明角膜的时候,使用64号刀片很容易分离角膜。将角膜分离到角巩膜缘,然后将其移除。任何连带的有色素的结膜也需要移除3-5mm(从角巩膜缘计算)。
   B.手术后用β射线照射整个角巩膜缘,对于防止新生血管有很重要的作用。
   C.直到重新上皮化之前都要使用抗菌素软膏(9-12天)。如果动物能被严密的监视,抗菌素和糖皮质激素的软膏可以使用。愈合完成后,局部的药物仍然需要使用。如果愈合过程有血管的爬行,上皮化完成后结膜下可以注射糖皮质激素。
   D.手术操作可以重复2-3次。每一次手术角膜都会变薄,直到最后到达不能再生的那一层结构。

预后

根据生活的区域,低海拔地区对此病有益。如果治疗停止,可能会反复,在低海拔地区可以减少到2-3次/周。如果主人选择间断治疗,效果不会很好。只要限制在固定的区域内,多数失明的动物会仍然生活的质量很好。

并发症

1. 浅表的角膜变性-这是因为这种病是慢性发展的。

   A. 上皮下和前基质层胆固醇混浊。病发一年后,浅表的上皮混浊经常会发生。这些病变通常在原有的位置复发。胆固醇的沉积可能会很稳定或在使用环孢素治疗后退化。
   B. 浅表性的囊肿的退行性变化-上皮的囊肿可能在施行了浅表的角膜切开术后或β射线照射后出现,有些动物只接受了局部的环孢素治疗后也会出现。病变通常很小(1-2mm),内含是透明的液体,有时会融合。
经过很长时间的治疗后,浅表的囊肿会发展到基质,导致大疱性的角膜炎。在这些病例,角膜会发生很严重的变性,并逐渐耗尽了再生的能力。这些包括:很多年的持续的角膜切开术、糖皮质激素的治疗、β射线的照射。

2. 角膜溃疡或外伤。长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会降低角膜再生的能力。假如角膜发生被抓伤或深层的角膜的穿透,糖皮质激素的治疗需要马上停止,直到角膜愈合后才能再使用。延缓角膜的愈合是常见的。

血管翳是慢性的刺激或感染的结果

慢性的感染或刺激会导致类似德国黑背的血管翳。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一定要找到病因,假如感染存在,则需要进行培养和药敏实验,从而选择最合适的抗菌素。假如感染存在,先治疗感染,然后再治疗血管翳的病变,和治疗德国黑背的血管翳的方法相同。假如眼睛感染并且失明,浅表的角膜切开术一定要等到炎症得以控制后再进行。

猫的嗜酸性角膜炎

病因

被认为和嗜酸性皮炎有类似的进程。近来发现有很多的猫同时感染猫的疱疹病毒。

临床表现

1. 浅表的血管病变伴随少量的白翳,在角巩膜缘处类似于德国黑背的血管翳。病程逐渐向中央发展。如果不治疗,病变最终会影响到整个角膜。这需要一年的时间(见图2)。

2.随着病情的发展,白斑会隆起,第一印象类似于霉菌的感染。

3.有些病变会非常薄,有很细的血管网和很小的白斑。

4.通常是双侧。一般不是很难受。少量的眼分泌物。

诊断

1. 临床症状足以高度怀疑此病的存在。

2. 角膜的刮片可以确切诊断。显微镜下可见嗜酸性细胞和巨细胞。退行性嗜酸性细胞会破裂,在载玻片上可见很多自由的嗜酸性细胞的颗粒。

治疗

1. 早期的病例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对早期的治疗效果不甚理想,但对于长期控制复发或配合使用甲地孕酮时可以降低其使用量是有帮助的。

2. 口服甲地孕酮-最初的治疗是5mg/天就足够了;复发的病例需要10mg/天,一般在 5-7天内会出现明显的改善。维持量的决定,一般每7-10天降2.5-5mg。有些动物的治疗可以是间断的。在使用甲地孕酮之前,动物主人需要告知药物的不良反应。

3. 如果使用甲地孕酮没有明显的效果,可以尝试结膜下注射糖皮质激素。

色素性角膜炎

因为刺激导致了角膜的色素的沉积(见图3)。可能是浅表,也可能是深层的。

病因

   1. 异生的睫毛或双行睫毛;
   2. 眼睛突出-环境的刺激;
   3. 眼睑内翻,过大的鼻皱褶;
   4. 任何慢性的角膜结膜炎,特别是干眼症;
   5. 德国黑背的血管翳;
   6. 角膜损伤后(浅表的或深层的);
   7. 先天的易感品种-京叭犬或巴哥犬,最小的3个月就可出现。

发生-多数发生在眼球突出的品种-波士顿更、京叭犬、巴哥犬。

特征-如果色素沉积在基质中,并且影响到视力,就应该采取手术的方法。如果仔细检查发现病情很稳定,则无需手术。浅表的色素,如果将刺激的因素移除,色素会自行消失。

治疗浅表的色素
   1. 移除刺激的因素。
   2. 局部使用环孢素眼药,一般在30天内会得到改善。
   3. 如果30天内没有改善,β射线的治疗是必要的。
   4. 在某些复杂的病例,刺激移除后,角膜仍然不透明,浅表的角膜切开术会有帮助。术后的治疗类似于血管翳的手术后的治疗。眼球突出的病例不要使用浅表的角膜切开术。
   5. 对于眼球突出的病例,考虑鼻侧或颞侧的眦成形术。

预后
   1. 将病因移除后,效果是理想的。
   2. 如果病因不能移除,持续局部的糖皮质激素和抗菌素的治疗。可以控制,但不能治愈。

角膜的变性和代谢性的浸润

角膜的水肿或基质中的沉积(脂质、钙)(见图4)会导致很多形式的非炎性的角膜变性的发生。

获得性的角膜变性可以发生于慢性的角膜炎后,或发生于全身的代谢性疾病、角膜的手术或其他不明原因之后。这些病变通常是永久的或缓慢发展的。角膜变性的病因和病理在很多病例还不清楚具体的原因。

内皮的变性

1. 犬的内皮的变性-内皮的失养症导致水分进入角膜,使角膜增厚。局部的治疗使用5%的氯化钠眼药,4次/天或许会改变角膜的透渗透性,从而减轻水肿的症状。角膜内皮的变性一般会发展,并最终可能导致动物失明。假如病情严重,会导致圆锥角膜,最终发展为大疱性角膜炎。角膜的移植可以用于没有血管爬行的动物。如果有血管爬行,效果是不能确定的。

   A. 波士顿更有品种易感性(通常是母犬),贵妇、松狮、吉娃娃、博美等也易感,在8岁或更老的时候常常会渐渐出现角膜内皮的变性,最终会导致失明。
   B. 犬的老年特发的内皮变性-老龄犬会因为3-6周没有改变的的角膜水肿导致整个角膜的混浊。在角巩膜缘有1-2mm的正常的角膜环。一般治疗没有效果。
   C. 角膜的手术-角膜的穿孔或裂口有时会导致永久的内皮的损伤。这可能出现在进行晶体摘除手术后的角巩膜缘,这是手术的并发症。一般情况水肿只局限于角巩膜缘,其他地方都应该是透明的。

2. 猫的角膜内皮的变性-猫的葡萄膜炎会导致角膜内皮的永久的损伤。可能造成严重的角膜增厚和不可逆的损伤。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