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异位性皮炎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它是三种主要的过敏性皮肤病之一,大约3-15%的犬受到异位性皮肤炎困扰,在一些研究报告中甚至有超过50%的皮肤病是异位性皮炎。临床上的诊断,必须经过排除其他可能的皮肤病,并进行治疗或控制任何伴发的并发症,如果临床症状没有缓解,就要怀疑是否是异位性皮炎。
犬异位性皮炎与暴露于环境中过敏原有着密切关联。临床最为常见的表现是发炎和瘙痒,这些通常是经由IgE所引起的。异位性皮炎通常只能控制,不能治愈。除了少数病例经免疫疗法得以治愈之外(国外曾有报导),其他均需终生进行控制。异位性皮炎与其他过敏性皮肤病(如跳蚤过敏性皮炎、食物过敏性皮炎)等症状非常相似,并且通常因为合并跳蚤过敏性皮炎,和/或继发细菌、马拉色氏菌更贴切感染而使得临床症状复杂化。在小动物皮肤病临床中,很多反复发作的细菌和马拉色氏菌感染是因为异位性皮炎引起的。
1.致病机理
犬异位性皮炎机体I型变态反应引起的。I型变态反应也称速发型变态反应、过敏型变态反应、反应素型变态反应。其发生机理是:外源性致敏原刺激犬机体的淋巴结、肝、脾等器官的单核吞噬系统,引起浆细胞反应,产生特异性IgE。此时机体即处于致敏状态。当被致敏的肥大细胞再次与特异性致敏原接触时,会引起肥大细胞脱颗粒反应。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的颗粒中含有约60%蛋白质、30%肝素、10%组胺。与异位性皮炎有关的介质有组胺、过敏性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等。他们作用于靶组织,导致皮肤出现炎症和瘙痒。异位性皮炎性由于发病迅速。临床上可以通过症状、病史和皮肤试验等来确诊。
2.致敏原
常见的致敏原有、花粉、霉菌、人和动物皮屑它们被相信是经由穿透皮肤的途径进入体内。
最主要引起异位性皮炎过敏反应的过敏原是家中的尘螨,会造成犬常年出现皮肤病。由花粉所引起的过敏就相对的较为少见,一般在花粉较多(如春季)时引起犬发生皮肤病。霉菌、人和动物皮屑所引起的皮肤过敏不太常见。犬异位性皮炎是由于遗传性体质导致的犬对环境中过敏原的过敏现象,很多经空气传播的大分子物质都可能成为过敏原。这些过敏原会经由皮肤吸收,然后与体内抗体接触,过敏原与抗体的相互作用又会引发炎性物质的释放,从而引起皮肤发炎瘙痒和微生物继发感染等一系列症状。患异位性皮炎的犬猫还会出现皮肤屏障功能缺失,这会导致更多过敏原的进入和皮肤水份的大量丢失。
3.临床症状
犬异位性皮炎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皮肤瘙痒和发炎。异位性皮炎通常引起季节性搔痒,发病几年后,搔痒持续的时间会延长。最后,几乎全年都会搔痒。异位性皮炎引起的季节性搔痒趋向在宠物生命的早期开始(在1-3岁间)。跳蚤过敏性皮炎,引起季节性搔痒的另一主要原因,趋向于在晚些时候开始(在3-5岁间)。异位性皮炎引起的搔痒对可的松类药物治疗反应快速(泼尼松,甲基强的松龙地塞米松等)。异位性皮炎引起的瘙痒和皮炎与身体特定部位相关联。皮肤病变常发部位集中在嘴部、眼周围、腹股沟、大腿内侧和前脚趾间等处。其他临床症状还有皮肤色素沉着或苔藓化、脱毛、细菌和马拉色氏菌过度生长、结膜炎大约80%的病例会伴发外耳炎等。易发品种有金毛猎犬、拉不拉多、迷你雪纳瑞、马尔基斯、奇娃娃、八哥、西高地白、西施、约克夏斗牛、沙皮等。
另外,在60%的异位性皮炎病例中会出现继发性次脓皮症(常为毛囊炎)和马拉色氏菌感染。使用抗生素治疗通常能治疗脓皮症,可是往往患犬出现持续的瘙痒(局限于异位性皮肤炎好发的区域)。
4.治疗
异位性皮炎的治疗一般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限制犬接触过敏原,局部治疗(如药用香波)。全身治疗包括:特异性免疫疗法,控制炎症,给予必需脂肪酸和抗菌等治疗方法。
5.全身用药
一些系统性的药物被用来控制异位性皮炎。这些药物有:
5.1皮质类固醇
皮质类固醇通常止痒效果非常好,在临床上只选择短效的、口服的皮质类固醇药物,最好服用的剂量要随时调整,如泼尼松(0.25-0.5 mg/kg po BID)。
皮质类固醇药物有副作用,所以只能短期使用。
5.2抗组织胺
抗组织胺药物给予。通常习惯给予安他乐(2mg/kg TID),但在一些病例中,某种抗组织胺药物可能比另外一种作用效果要好,这些都是无法预测的。
使用10-15天后若没有效果,可尝试使用另外一种抗组织胺药物,如苯海拉明(1-4mg/kg po,TID),氯苯那敏(0.2-3mg/kg po TID)等。
用抗组织胺药物和皮质类固醇有协同作用,所以有些皮肤病可以结合使用这两种药物来治疗。
5.3必需脂肪酸(EFA)
必需脂肪酸有明显的抗炎抗过敏作用,能协助修复皮肤的防卫屏障,如果使用公式化来调配提供足够的量,ω-3和ω-6 的EFAs的比例必须接近5:1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尝试给犬服用有以上作用特点的法国维克的健肤乐(Megaderm)。
5.4抗生素
持续地控制继发感染,是很重的治疗步骤。如明显的继发性毛囊炎,应使用适当的抗生素作2-4周的治疗。抗生素的选择应该基于对主要病原中间型葡萄球菌非常敏感的抗生素。如可选用全球第一个宠物皮肤感染专用抗生素乐利鲜等。
5.5香波治疗
用香波协助控制异位性皮肤炎是有效的。顶级的清洁力极佳的香波能够帮助清除皮肤上的过敏原和限制过敏原穿透皮肤。特别含有免疫调节因子的异位性皮炎专用香波,如法国维克的爱乐美(Allermyl shampoo)香波效果比较明显。香波中的单糖(mono-oligosaccharides)技术能缓解炎性反应,其作用是抑制过敏反应机制。
6.免疫疗法
免疫疗法是现在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在国内还没有应用到临床上。在接受皮内测试后(或试管内,此时特异性过敏原IgE),异位性病例就可以使用免疫疗法。通常使用10种左右的过敏原,即使诊断时反应为弱阳性也要将尘螨包括在内。
选择抗原主要依据于体内和体外试验结果。如果皮肤试验正确的话,其结果可为鉴定主要变应原提供参考。建议应用生物学技术来标准化抗原,有时甚至应用人医抗原鉴定技术。由于酶联免疫特异性测定(ELISA)简单(特异性IgE测定),所以是很有吸引力的监测方法。通常ELISA特异性很低,人们争论ELISA试验的重复性和敏感率都很好但阳性预测值却非常低,这会使试验没有意义。多克隆抗体诊断意义重大,但有时许多决定簇的单克隆抗体诊断结果也很好。近来建议应用一项革新性的人类特异性IgE受体技术来诊断。任何一个康复或病情轻微病例都可以通过这一技术而得到相关情况。因而,在脱敏治疗记录中,致敏物应该合乎情理(相关的阳性反应、皮屑、霉菌、花粉等仅在环境中呈现的致敏原等进行检验)。
7.讨论和小结
异位性皮炎的发生一般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容易发生过敏的特异性体质,这是先天遗传决定的,并可遗传给下一代,其机率遵循遗传法则;二是有遗传性过敏体质的犬必须与抗原发生接触。在治疗方面,一般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笔者在治疗此病时,有一些体会。首先从营养方面满足病畜皮肤细胞的需要,在食物中适当添加亚油酸、维生素E、维生素B等是很有必要的。亚油酸属皮肤必需脂肪酸,它能够恢复皮肤正常防御屏障,阻止过敏原的侵入和皮肤水分的丢失,必需脂肪酸中的ω-6和ω-3的含量最好为5:1的黄金比例,这种比例能够达到修复皮肤结构和抗炎的最佳双重效果。维生素E能够帮助减少皮脂被氧化;维生素B对表皮细胞有营养支持作用;其次在药物方面,尽量采用皮肤外用药,如药用香波等。病情较重者可适当用些皮质类固醇类药和抗生素,药物剂量勿过大,应适当调整。
总之,异位性皮炎是犬猫非常普遍的皮肤病,也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皮肤病。如果在排除寄生虫性皮肤病、皮肤继发感染和其他过敏问题(FAD和FA)后,犬猫皮肤的临床症状仍然存在,我们就要怀疑为异位性皮炎。完整了解异位性皮炎的发病机理、临床症状和其并发症,才能更为有效的治疗和控制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