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动物临床中老年动物就诊的比例逐渐增多,其中肿瘤病例占很大的部分,是引起老年动物生活质量下降甚或死亡的很大原因。本文统计了北京博爱动物医院2007年至2009年临床部分肿瘤(或疑似肿瘤)病例、肿瘤手术病例及肿瘤送检病理切片病例,为规范临床肿瘤病例的登记及诊疗进行总结探讨。
1 病例来源
2007-2009年,在北京博爱动物医院临床就诊的肿瘤(或疑似肿瘤)病例,以及同期在我院手术室实施肿瘤手术的病例及术后送检肿瘤病理切片的病例。
2方法
查阅整理2007年-2009年的“病例登记”; 查阅整理同期有记载的手术室“手术日志”; 查阅整理送检病理切片资料。
3结果
3.1 临床肿瘤病例统计结果
临床肿瘤病例共298例,有记录的临床肿瘤病例中:犬249例(其中大型犬9例、中型犬14例、小型犬226例),猫46例,松鼠下颌肿瘤、兔下颌肿瘤、龟眼部肿瘤各1例;平均发病年龄6.6岁;有记录的病例中公畜147例,母畜89例(因记录不全部分公母不详)。 肿瘤发病部位分布为:皮肤肿瘤150例;乳腺肿瘤32例;睾丸肿瘤29例;内脏肿瘤26例;口咽肿瘤25例;眼部肿瘤11例;阴道增生9例;血液淋巴瘤7例; 肛周腺瘤6例;骨科肿瘤3例。
3.2 手术室肿瘤病例统计结果
肿瘤手术病例共73例,其中犬61例、猫12例;平均年龄为9.2岁(最小1岁、最大19岁);公畜27例、母畜46例(其中18例乳腺肿瘤均为母狗)。
病例发病部位分别为:皮肤肿瘤25例;乳腺肿瘤18例(均为母犬,其中有两例为复发,一例第一次同时绝育后二次手术后现在仍成活,另一例主人第一次拒绝同时实施绝育手术第二次手术后拆线后不久死亡);口咽肿瘤6例(牙龈及下唇肿瘤各一例;有一只猫做4次咽部肿瘤手术,爱吃烤鱼片,最终老死);内脏肿瘤6例(直肠壁杯状细胞瘤、肠系膜肿瘤、胰腺肿瘤、肾脏肿瘤、子宫肿瘤各一例);眼部肿瘤4例(均为眼睑肿瘤);阴道增生 4例;肛周肿瘤3例;睾丸肿瘤4例;阴道肿瘤2例;骨科肿瘤1(胫骨浸润性巨大骨瘤)。
3.3 送检肿瘤病理切片统计结果
共送检29份样本(6份猫样品,23份犬样品),均为术后取样,用10%福尔马林浸泡,送检中国农业大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病理报告结果:肿瘤20份,炎性3份,水肿1份,囊肿1份,正常组织1份,萎缩组织3份;样本检出肿瘤组织占送检样本68.97%。肿瘤病例平均发病年龄10.4岁(最小3岁,最大19岁)。
4讨论
4.1 病例登记中存在的问题
本次肿瘤病例统计存在统计不全,因为临床肿瘤发病初期存在漏诊情况,同时所统计的肿瘤病例存在登记不规范,基本的病例资料(像动物种类、品种、年龄、性别等)记录不全等问题,肿瘤的发病部位、肿瘤大小及有无转移均鲜有记录详细。建议就诊病例登记应该翔实,同时对于肿瘤的记录应该采用国际通用规范标准。
4.2 临床肿瘤发病分布
临床肿瘤病例平均发病年龄6.6岁,实施手术治疗的肿瘤病例平均年龄为9.2岁,送检病例平均年龄为10.4岁,普遍是年龄小时发病,主人往往采取观望态度,等到年龄变大肿瘤进一步外观增大时再手术治疗,手术麻醉风险和手术难度均提高。建议临床肿瘤病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建立规范诊疗流程,提高治愈率。
临床和手术肿瘤病例中,以皮肤肿瘤最多,母犬乳腺肿瘤发病率仅次于皮肤肿瘤,与文献报道一致[1]。公畜多于母畜,仍以犬的病例为主,临床猫肿瘤病例占犬肿瘤病例的18.5%,手术猫肿瘤病例占犬病例的19.7%,可能与养犬数量大于猫有关。
4.3 规范肿瘤病例诊断流程
在人医院病理科采用的A(Autopsy尸检)B(Biopsy活检)C(Cytology细胞学检查)进行诊断[2],建议小动物临床肿瘤病例先用细胞学检查来确定是炎症性还是非炎症性的肿块,再通过手术后送检进行病理切片确定肿瘤性与非肿瘤性(本文中肿瘤病例占送检病例的69.0%),是良性还是恶性,以及进一步肿瘤的定级,对病例的预后有指导意义[3]。存在的问题是目前国内规范的可送检的小动物病理实验室几乎没有,只有送检小动物教学医院或兽医学院病理实验室,目前送往国外已经有接受的正规病理实验室(比如德国的LABOKLIN实验室和美国的AMC诊疗中心),但存在国内或国外的液体邮寄的问题,所以本院送检的病例标本很少(占手术病例39.7%),期待本土临床小动物病理实验室或小动物病理专家的诞生。
4.3 肿瘤后续追踪治疗的探讨
治疗应该不仅仅停留在手术层面,应该结合病理切片结果继续治疗(化疗、放疗等),定期复查,追踪病例转归。有很多复诊病例往往都是已经“病入膏肓”才来就诊,不怪主人,而是医生自己的自始至终都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肿瘤后续追踪治疗流程。建议肿瘤切除后依据病理报告的结果确定后续的追踪治疗,良性的肿瘤可以每3个月复查一次,不同的恶性肿瘤依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化疗或放疗等治疗,同时及时复查肿瘤情况及化疗等造成的身体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