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义
疥螨病是家兔的常发病,疥螨是由疥螨或痒螨侵入家兔的皮肤所引起的一种体表寄生虫病,以剧痒和患部发炎、结痂、消瘦为特征,其传染性很强。病兔或病兔污染的环境为传染源,轻者使病兔日渐消瘦、毛色无光,重者使家兔逐渐衰竭死亡。现结合本人实践经验将该病作一介绍。
2.流行特点
兔疥螨病主要发生于冬季和秋末春初,因为这些季节光照不足,兔毛长而密,特别是在兔舍潮湿、卫生状况不良时孳生蔓延,通过健康兔与病兔的直接接触或与螨虫污染的兔舍、用具等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人的衣服和手传播病原。各品种的兔均易感,但以瘦弱兔和幼年兔、营养不良及机体抵抗力弱的兔最易感染且发病严重。侵害兔体的螨较常见的有痒螨科的兔痒螨和兔足螨;疥螨科的兔疥螨和背肛螨。
3.临床症状
3.1痒螨
主要发生在外耳道内和耳朵外缘,在病初接近耳根处发生红肿,继而脱皮,有时流出渗出液,渗出物干燥后结成黄色痂皮,干燥后使耳缘干裂并塞满耳道,如纸卷样,可引起外耳道炎症,病兔耳朵下垂,不断摇头,并用爪搔抓耳朵,严重时蔓延至脑部,引起癫痫症。
3.2疥螨
家兔感染疥螨时,先由嘴、鼻孔周围和爪部发病,逐渐蔓延到鼻梁、嘴、眼圈等部位,病兔嘴肿胀,影响采食,迅速消瘦,随着病情的发展,患部皮肤逐渐增厚,失去弹性而形成皱褶,严重者形成“石灰头”。足部也产生灰白色的痂皮并有爪抓地姿势,又称“石灰足”,有的造成贫血,最后衰竭死亡。
4.诊断
家兔的疥螨病与体表真菌病、脓皮病临床症状极为相似,所以在临床上极易混淆,必须根据临床症状结合病料的实验室检查,方可作出准确诊断。
4.1鉴别诊断
4.1.1兔体表真菌病
又称皮肤霉菌病、毛癣病,是由致病性皮肤真菌感染的大小孢子菌和毛癣菌感染皮肤及毛囊、毛干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皮肤病,此病在个别卫生条件差的场所容易发生,特别是高温、高湿季节容易发生。表现为脱毛、皮肤红肿,继而呈现糠麸状,蔓延至家兔的全身各个部位。仔兔、幼兔容易感染此病。
4.1.2营养性脱毛
多发于夏季,呈散发,成年家兔多发。但皮肤无异常,主要是断毛较整齐,根部有毛茬,发生部位一般在腿、肩部两侧和头部,与饲养管理情况密切相关。
4.1.3脓皮病
多为葡萄球菌混合感染,呈现毛囊炎或局部性皮炎症状,局部组织出现丘疹、炎性肿胀性的皮肤结节,而后发生脓包和溃疡等。
4.2实验室诊断
4.2.1 兔体表真菌病检查
将患部用75%的酒精消毒,用镊子拔下感染部被毛,再用小刀刮取皮屑。将病料放在载玻片上加10%氢氧化钾液数滴,加温3-5分钟,以不出现气泡为度。盖玻片压紧后镜检,可见分支的菌丝与毛上呈平行的、链状排列的孢子。伍德氏灯检查,小孢子霉菌感染的毛呈绿色荧光,而毛癣菌感染的毛发无荧光反应。
4.2.2 螨虫虫体检查
在患部皮肤与健康皮肤交界处刮取痂皮,刮至皮肤轻微出血为止,将刮下的皮屑置培养皿内使之成为薄层,为防止虫体爬散,预先在病料周围涂少量凡士林,用热水加热至45℃,30min后除去皮屑,借助于放大镜在黑色背景下观察。将上述方法刮取的皮屑置于载玻片,滴加适量的煤油,加盖玻片并稍用力搓动,使病料破碎、镜检。
4.2.3 螨虫虫卵检查
采取有患兔的病料,用显微镜检查是否含有螨虫虫卵。如图6:
5.治疗
家兔疥螨病的治疗方法很多,但因为病情轻重、药物选取、综合防治措施的不同,治疗效果差异很大。因此针对病情轻重,正确的选用治疗药物及治疗的综合措施对兔疥螨病的彻底根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1治疗措施
5.1.1 兔体用药
首先用2%敌百虫溶液浸泡或浸湿患部,然后剥去痴皮和污物,清理干净后再外搽2%敌百虫溶液,每天2次,连续3天。同时,用虫克星(伊维菌素)粉,每千克体重0.1克内服。伊维菌素注射液每千克体重0.02-0.04mg皮下注射。7天后重复用药一次,重者两次用药后7天再给药一次。如果合并细菌感染,可用抗生素配合治疗。
5.1.2 病料处理
治疗病兔要远离兔舍,将所有剥离的病料集中后焚烧处理。
5.1.3 所有笼舍、用具及兔舍地面彻底的消毒一遍,7天后兔舍用药再消毒一次。
5.2 治疗效果
用药后2周观察病兔痂皮完全脱落,患部长出新肉,病状消除;兔场没有其他兔继发感染,说明兔疥螨得到根治。上述治疗措施中三个方面缺一不可,每个环节的疏漏都会影响其疗效。
6.病例介绍
6.1 基本情况
2010年6月6日王女士带家兔一只,性别:公;重量:4 kg。因全身皮炎,贫血、消瘦,要求治疗。临床检查发现:病兔耳道分泌物多见(图7);尤其在脚爪部发生病变严重(图8),皮肤增厚变硬、形成龟裂等变化,病灶部位被毛脱落,形成很厚的糠麸样结痂面,奇痒,不停地用嘴啃咬脚部,严重发痒时前后脚抓地。
6.2 临床检查见图7和图8
6.3 实验室检查
耳朵分泌物检查:痒螨(+);皮肤患处检查:疥螨(+++)
6.3.1治疗
用镊子夹去患处的外层痂皮,然后用双氧水洗去污血,再用碘伏擦洗患处,每日1次,连用5天,1周后再重复用药即可。
使用伊维菌素注射液治疗:皮下注射按0.03mg/kg/bw,一周一次,连用三周。
治疗耳螨:先用耳康清洗耳道,后用耳肤灵内涂,连用2周,背部用大宠爱30 mg外用,一周一次,连2周。
控制皮炎:速可生0.4 ml,皮下注射,连用7天;皮肤外用P乐乐软膏,每日1次,连用7天(防止舔舐);饮水中加B族维生素,3周后,病兔逐渐好转,1月后转归康复。
7.体会
治疗螨病的药物,大多数对螨虫卵没有杀灭作用,因此必须治疗2~3次,每次间隔l周左右,防止再次感染。
平时要仔细观察兔耳内、脚等部位,有无脱毛搔痒现象,发现病兔立即隔离,笼舍和一切用具不与病兔接触。
对受污染的环境、兔器、笼具等进行彻底消毒可用杀螨液喷雾灭螨。
本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治疗时所用器械和工具等必须彻底消毒,从患畜身上清除下来的一切污染物(如毛、痂皮等)全部收集焚毁。
预防此病,兔舍要通风,透光,宽敞,干燥,经常清扫兔舍兔笼,定期消毒。
用药后应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环境卫生,避免重复发病。
致谢:
感谢同事崔久占医师和郑晓玉检验师提供化验图表,感谢北京观赏动物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刘治西等主编 畜禽常见病临床诊疗纠误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351-352
[2]程相朝 薛帮群 等编著 兔病类症鉴别诊断彩色图谱 中国农业出版社273-284
[3]施振声主译 小动物临床手册中国农业出版社 868-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