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犬脓皮症的诊疗及营养解决方案
    来源:辈宠网

脓皮症(Suppurative Dermatitis)是皮肤的化脓性感染,也称为化脓性皮炎。通常由葡萄球菌、链球菌、绿脓杆菌等感染引起。外伤、代谢紊乱及体表寄生虫可诱发或继发本病。其病程持久,治疗持续时间长,需结合营养治疗才可防止反复发作。

病例:

京巴犬,雄性,2.5 岁,体重7kg。2009 年10 月10日主人发现其皮肤掉毛、出现红色丘疹等,至附近医院治疗未见好转,随后病情严重,趾间出现脓性渗出,于2009 年10 月20 日转院就诊。患犬体温39.2℃,呼吸频率17次/分,心率82次/分;全身皮肤大面积脱毛,某些区域出现红色丘疹连成片;趾间较重,有脓性渗出物、破溃间或结痂、搔痒。

一、实验室诊断

① 体表寄生虫检测:在健康与患病皮肤交界处刮片镜检,发现有蠕形螨成虫(由于已使用过杀螨药物,数量较少)。

② 真菌检测:刮片镜检未见真菌菌丝及孢子;伍德氏灯检测未见相关真菌排泄物。

③ 血常规:静脉采血后进行血常规检测。白细胞数值升高,已出现菌血症。

④ 细菌培养:无菌操作取脓性渗出物,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发现有两种细菌菌落。纯化培养后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一种为球菌;一种为链状球菌,二者均为革兰氏阳性菌。为确定菌种,应用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鉴定,以便于进行脓皮症流行学调查研究。

二、治疗

① 驱杀螨虫:采用药浴、涂抹药膏及注射伊维菌素等方法,伊维菌素每隔5~7 天注射一次,不超过5 次。

② 抗炎:使用NASIDS类抗炎药物,减轻炎症反应。

③ 抗感染:根据药敏实验结果,使用头孢类等对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强杀灭作用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④ 营养控制:本病病程长,易于复发,使用皮肤处方粮进行辅助治疗。皮肤处方粮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等抗炎营养素,同时含有皮肤修复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可以加快治疗过程,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另外,还可以使用一些锌制剂,加快皮肤愈合。

三、体会

脓皮症是犬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其中由螨虫伴发感染的病例占很大比例。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要采取综合的治疗方案,控制继发感染。但是目前帮助皮肤修复的营养治疗方法没有引起临床医生们的关注。发生皮肤疾病后,皮肤的免疫屏障遭到破坏,给病原微生物侵入创造了门户,并在局部进行增殖,破坏周围的皮肤组织。如果此时单纯用抗菌杀虫等治疗方案,只能去除或者控制病原体,但不能对周围受损伤的皮肤进行修复。一旦停药,由于皮肤屏障的破坏,会使其它病原体更易入侵皮肤,这就会导致疾病反复发作。

目前在国外已大量使用处方粮或者其它营养控制方法,可很好发挥修复皮肤屏障及加快皮肤恢复过程的作用,正逐渐引起国内宠物临床医生们的重视。引起脓皮症的病原菌种类复杂,在治疗前应该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测,确定病原菌类型,应用分子生物学等方法确定病原菌的菌种,进而指导临床药物的使用,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