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一例家养短毛猫遗传性黄嘌呤尿和尿石症病例分析
    来源:辈宠网

摘要:2岁家养短毛猫,血尿、痛性尿淋漓、间歇性排尿障碍。尿沉渣检查:血尿、脓尿、黄棕色球形晶体。会阴部尿道造口手术时,发现许多深黄色到灰色,砂砾样到谷粟大小的结石。这些结石100%由黄嘌呤结晶构成。尿液中黄嘌呤浓度很高。随后发现该猫双侧肾结石,并发泌尿道感染和慢性肾衰。低嘌呤饮食疗法失败,部分由于低配合度。该猫于6岁时安乐。在猫和其他一些物种中,黄嘌呤尿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代谢紊乱。目前,没有相关的分子遗传缺陷可以解释。测量尿黄嘌呤浓度能帮助诊断这种代谢紊乱。

关键词尿结晶,猫下泌尿道综合征(FLUTD),嘌呤代谢,肾结石

简介

嘌呤代谢成次黄嘌呤,由黄嘌呤脱氢酶(XDH)催化次黄嘌呤转化成黄嘌呤,黄嘌呤转化成尿酸。尿酸在肝尿酸酶作用下转化成尿囊素,经肾脏排泄(图1)。嘌呤代谢的紊乱能导致组织积聚,肾脏排泄过量黄嘌呤,尿中次黄嘌呤增多,尿酸浓度下降。黄嘌呤不能溶解于任何PH的尿中,因此,浓度过高将导致黄嘌呤结晶和尿结石的形成。

图1-嘌呤代谢途径,XDH黄嘌呤脱氢酶

黄嘌呤尿在人类、犬猫中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代谢紊乱。在人类,黄嘌呤尿是一种多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在动物,表达机理尚不清楚。犬中,骑士查理王小猎犬和腊肠犬中报道过黄嘌呤尿。有报道指出应用别嘌呤醇治疗过的犬也会出现黄嘌呤尿,是因为别嘌呤醇抑制了XDH的活性;猫中,5只家养短毛猫(DSH)和一只喜马拉雅猫中报道过黄嘌呤尿。最初关于黄嘌呤尿猫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XDH基因的等位基因是没有明显编码突变的杂合子。

在该病例中,我们描述了同时患有黄嘌呤尿、结晶尿、结石、脓尿、细菌尿及肾衰的猫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病例报告

2岁绝育DSH公猫,重4.25 kg,间歇性尿道阻塞,持续3天红尿。该猫室内饲养,吃商品干猫粮和罐头,自由饮水。体格很好,警觉。尾侧腹部区域触诊疼痛,膀胱中等大小。镇静后,放置导尿管时不能向前移动,可能是由于小的结石阻塞尿道,但是在收集的尿液中没有发现这种物质。导尿管保留了2天,给予抗炎药(卡洛芬 2mg/kg),抗生素(头孢维星 8mg/kg),解痉药(酚苄明 0.5mg/kg)。

尿:微黄、浑浊、异常尿浓度(尿比重SG 1.016

尿沉渣:大量白细胞、红细胞、球形到细针形黄棕色结晶(图2a)、细菌。

初步怀疑尿酸铵盐结晶。然而,由于尿酸铵盐、无定形尿酸盐和黄嘌呤结晶形态学特征相似,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明确区分。

移除导尿管两天后,该猫再次尿道阻塞。麻醉后,从尿道中收集到黄棕色、球形、砂砾样到谷粟样大小结石。实施会阴尿道造口术以减少进一步阻塞的风险。依据定量红光分光镜分析,尿石100%为黄嘌呤

12周后腹部超声发现双肾肾盂多个小结石,怀疑黄嘌呤肾结石,但是没有取出进一步研究。

在接下来的18个月里,镇静下分别收集第2周、12周、17周、44周、84周导尿液进行分析,尿浓度一直异常(尿SG 1.012-1.018)。

尿沉渣:大量白细胞,红细胞数量从无到大量,细菌数量不定,结晶数量从无到大量

在沉渣中发现的结晶与尿中发现的类似,菱形结晶很少,在形态学上与尿酸结晶一致(图2bc;第2周)。也有发现由小菱形结晶组成的少量花样黄棕色结晶(图2d;第12周)

图2-黄嘌呤尿猫最初尿沉渣(a)和以后的(b,c 第二周;d 第12周),a和b中的结晶与尿酸铵盐、无定形尿酸盐、黄嘌呤相似,c和d中的更像是尿酸或黄嘌呤。

12周时尿液培养发现绿脓假单胞菌。根据尿液抗菌谱结果,用马坡沙星(2 mg/kg)治疗。

17周时再次尿培养,假单胞菌和厌氧菌持续性感染,脆弱拟杆菌感染,环丙沙星(15 mg/kg)治疗,没有再继续进行尿液培养。

在这18个月中,分别在12周、44周、84周做了血液检查,结果不显著。血清生化显示持续渐进性中度氮质血症和高磷血症,轻微高胆醇血症,且高浓度尿,继发慢性肾衰(CKF)。

为确诊黄嘌呤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液黄嘌呤和次黄嘌呤浓度(第70周),在第12周、17周、44周、70周分别测量血清和尿中尿酸浓度(表1和表2)。10只健康对照猫没有检测到次黄嘌呤和黄嘌呤,而患猫新鲜尿液样本中黄嘌呤/尿肌酐比显著增高(表1与对照组猫比较,患猫尿液中尿酸/肌酐比也显著升高(表1和表2),且患猫的血清尿酸浓度保持在正常范围内(表2)。

临床症状消失后,该猫依然间歇性痛性尿淋漓、尿频、细菌尿、血尿,用卡洛芬(2 mg/kg)治疗。由于它身体状况越来越糟糕,在诊断为黄嘌呤尿的4年后,该猫6岁时进行了安乐死。死后没有进行剖检

讨论

本文描述了一只成年去势家养短毛猫患有黄嘌呤尿,与之前报道过的5只猫相似。根据尿液结晶形态以及100%由黄嘌呤构成的结石诊断为遗传性黄嘌呤尿。除此之外,该猫还患有轻度酸尿症,伴有继发性细菌尿路感染,渐进性CKF

黄嘌呤结晶有多种形态,如球形、卵圆形或菱形,呈棕黄色,与尿酸铵盐和无定形尿酸盐在形态学上很难区分。尤其是菱形晶体(图2cd)与尿酸盐和黄嘌呤很类似,诊断有困难。该猫中看到的晶体也出现在用别嘌呤醇治疗过的犬中,但是该猫没有用过此药。晶体没有进行生化分析,轻度酸尿症的原因不明。

与本文中猫类似,所有之前报道过的黄嘌呤尿猫最初也出现下泌尿道感染综合征和尿道阻塞。通过进一步的检查,发现结晶或者结石,或者两者都有。在这些确诊为黄嘌呤尿的猫中,有3只为黄嘌呤结石,1只为黄嘌呤结晶尿,1只猫与该报道中的猫类似,既有结石也有结晶。虽然在本报道中这些结石100%由黄嘌呤构成,尿中却没有检测到黄嘌呤浓度。由于该报道中的猫没有服用过别嘌呤醇或其他药物,最有可能为遗传性黄嘌呤尿。

本病例伴有持续性脓尿和细菌尿。在另一只猫的黄嘌呤尿培养物中也发现了大肠杆菌埃希氏菌,通过抗生素治疗。在遗传性尿结石中慢性细菌性泌尿道感染(UTI)的潜在因素有多重,不太可能是肾结石直接导致。插过导尿管和做过会阴部尿道造口的猫中UTI传播比较高(2253%)。反复导尿和会阴部尿道造口有可能继发绿脓杆菌和脆弱拟杆菌感染。有可能感染到肾脏。

据报道在134FLUTD的猫中,7.5%为细菌感染结晶尿,2.2%为尿路结石,2.9%两者都有。

代谢方面,由于XDH缺乏导致黄嘌呤尿,以次黄嘌呤和黄嘌呤增多,尿酸浓度下降为特征。这种代谢交叉模式在另一只猫中也报道过,血液和尿液中次黄嘌呤和黄嘌呤浓度的增长显著,但是没有检测到尿酸浓度。之前报道过的黄嘌呤尿喜马拉雅猫,血清和尿液中黄嘌呤浓度都升高,但血清次黄嘌呤浓度正常(尿中次黄嘌呤没有检测到)。有趣的是,据报道几只猫的黄嘌呤结石包含尿酸。有可能这些猫有不同于XDH缺陷的代谢缺陷,或者猫中嘌呤代谢不同于其它动物。

12周时,第一次血清检测发现氮质血症,一直持续,在复查期间发现CKF。在人类、犬和一只黄嘌呤尿猫中有过黄嘌呤结石导致肾损伤的报道。Mestrinho报道的猫有黄嘌呤结石细菌性输尿管阻塞,表现出高氮质血症,但是在移除阻塞之后,肾损伤消失。本次病例中CRF损伤的原因可能是泌尿道阻塞和持续性UTI。需要注意的是,猫中不同类型肾结石与慢性肾衰的进程或者死亡没有联系。

黄嘌呤尿的推荐治疗包括饲喂低蛋白或低嘌呤食物,以减少嘌呤形成,但是这种饮食疗法的有效性还没有在猫中建立。

本文描述了一只患有先天性黄嘌呤尿、黄嘌呤结石、结晶、脓尿、细菌尿和肾衰的猫。结晶、结石,导尿管导尿和会阴部尿道造口手术可能导致并发UTI,猫的生活质量下降。怀疑尿酸铵盐、无定形尿酸盐或黄嘌呤结晶尿时测量尿中黄嘌呤浓度。酸尿症时可能表明不同于XDH的代谢缺陷或者猫不同的代谢模式。

参考文献

1 Althof S, Kindler J(2006) Das Harnsediment. Atlas UntersuchungstechnikBeurteilung, 7th edn. Thieme, Stuttgart,pp 1440, in German
2 Bass M, Howard J,Gerber B, Messmer M (2005) Retrospective study of indications for and outcome of perineal urethrostomy in cats. JSmall Anim Pract 46:227231
3 Bradbury MG,Henderson M, Brocklebank JT, Simmonds HA (1995)Acute renal failure due toxanthine stones. Pediatr Nephrol 9:476477
4 Cannon AB, WestroppJL, Ruby AL, Kass PH (2007) Evaluation of trends in urolith composition in cats: 5,230 cases (19852004). J Am Vet Med Assoc 15:570576
5 Corgozinho KB, deSouza HJM, Pereira AN, Belchior C, da Silva MA,Martins MCL, Damico CB (2007)Catheter induced urethral trauma in cats withurethral obstruction. J Fel Med Surg 9:481486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