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髌骨脱位分为内侧型和外侧型脱位,目前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根据脱位的位置和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手术措施,对于内测型脱位,本病例采取外侧韧带叠加术和股骨滑车形成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犬 髌骨脱位 股骨滑车形成术
1病例简介
2012年10月20日,博美,公,6月龄,1.3kg ,39.3℃、呼吸25次/min、心率105次/min,已免疫驱虫,饮食以狗粮为主。
该犬一个星期前右后肢无法着地走路,无疼痛感,最近后肢不能站立,运动不耐受。触诊:右侧髌骨位于滑车沟内侧,外力无法复位,骨外侧肌的肌腹位于股骨内侧。左后肢髌骨位于滑车沟内但是极易脱出,右后肢明显内旋。其他未见明显异常(见图1、图2)。
图1 右后肢内旋
图2 后侧观右后肢内旋
2实验室检查
X-ray检查 双侧髌骨均位于股骨内侧(见图3)
图3 X光检查
3 手术治疗
3.1 术前准备
0.9% NaCl 60mL、氨苄西林0.15g,IV;痛立定0.15mL,SQ;硫酸阿托品0.1mL,SQ;15min后,丙泊酚8mg。
3.2 手术过程
3.2.1麻醉 诱导麻醉后插管初始以3%的麻醉浓度,待麻醉平稳后以1%的维持浓度。
3.2.2术部准备 整个后肢剃毛后用碘伏和酒精依次消毒,铺创巾,创巾要覆盖整个动物体(见图4)。
图4 术部准备
图5 暴露关节端
3.2.3 切开皮肤 从滑车嵴近端外侧开始,向滑车嵴和髌韧带的远端外侧延长,横过关节间隙,最终止于胫骨粗隆远端外侧。沿同一切线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见图5)。
3.2.4 分离肌肉 将骨外侧肌完全游离(见图6、7)
图6 分离术部周围肌肉
图7 游离外侧肌
3.2.5 带有软骨瓣的滑车软骨形成术 此技术只适用于4~6月龄的犬。切线开始于后十字韧带的股骨止点前向近端延伸,止于滑车最近端。恰好在滑车的表面的远端作一连接上述两条切线的横切线,三条切线均穿透软骨到达软骨下骨。用骨膜起子进行分离并从骨膜下骨上提起确定的软骨瓣(图8、9)。然后将软骨瓣向远端牵拉,并用骨锉或咬骨钳移除软骨下骨 软骨瓣复位后不用固定。采用叠加缝合技术使关节切开线后部的筋膜重叠在与髌骨相连的筋膜上(图10)。最后皮下组织和皮肤常规缝合(图11)。
图8 滑车成形术部位
图9 滑车成形术切线
图10 术部肌肉叠加缝合
图11 缝合后的术部
4 术后护理
术后24h禁食禁水; 氨苄西林0.15g,IV,0.9% Nacl 60mL,甲硝锉15mL,IV,连用5天; 伤口每日喷可鲁百克瑞3次并佩戴伊丽莎白项圈,以防舔咬伤口;前1周限制运动,之后进行功能性训练。
5 手术预后
该犬预后良好,右后肢基本恢复正常功能,同时也恢复到了正常的生理角度。髌骨不易脱出,骨外侧肌也恢复到正常位置。